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物化”是我国古代美学独特的范畴,最早发端于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包容关系并把它作为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基本上是先秦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如《达生》篇所说:“灵台者,天之在人中者也。”《庚桑楚》篇郭象注:“灵台,心也。”,意谓人心中包含着天地自然,突出了“天”的自然含义。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必须通过“物  相似文献   

2.
正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预设立方位,圣人效此而成就天地之功能。人的智谋与卜筮所展现的鬼神之智谋结合,百姓助成其谋事。此句话中:"成能",成就其功能。"与能",参与其功能。"人谋",谋划人间之事。"鬼谋",占卜隐秘之事。这句话,从圣人和百姓两个角度,谈了《易经》的功用。对于圣人而言,心怀天下,让人民过上安详和乐的生活,是其职责。如何做到呢?这就要观天地、万物  相似文献   

3.
郭晶晶 《科技信息》2010,(25):164-164
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理想的文人就是"圣人",本文从"圣人的内涵"、"圣人"的修身之道、"圣人"的治世之道三个方面阐述了老子的这一看法,表现了老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和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元气自然论者,王充提出了"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的命题,一面强调"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一面指出天地是含气之自然。在此基础上,他沿着元气自然的思路解释天地生人以及人的命运,在反对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的同时,走向另一种迷信。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审美文化的灵魂,当它实践于文学艺术,便会滋育一种“宇宙情怀”。从神秘体验中升华出神圣“宇宙情怀”,《红楼梦》与《边城》的景象描写堪称典范,它们分别以精湛的艺术表现诠释了自然“神秘”中的神圣“天人合一”,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宇宙情怀”这种文学精神的写作传承。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主张"道法自然"的治理模式,强调"无为则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方法论,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治思想基础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理境界,最终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子》主张从解构的角度审视权力和政治的功用与同时代其他各家思想的治理向度迥然不同,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国社会"治世"的出现,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有限政府构建和深化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真剖析其蕴涵的合理的生态价值,对缓解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道家思想中"规律之道"内涵丰富,老子从"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作为"规律"作了系统、详尽的阐述。文子继承了老子"道"作为规律的思想,"道者,物之所道也",提出把道看作宇宙万物所遵循的根本规律,道也具有自身的规律,即为"反"。庄子将老子的外在规律之道转化,认为规律之道主要是存在于万物中使万物成为万物的原理。三者对"规律之道"的论述,既一脉相承,又有所突破,共同丰富和完善"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圣人在《老子》一书中,不但是智慧的化身、最理想的人格状态,也是以"道"为核心的体系的重要支点之一。圣人对"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互动过程所体现的动态意指予以体悟。圣人体道,不但彰显"道"之最高价值意义,更是"道"与万物之间动态关系的体现。这些都是圣人对老子哲学的体系构建所体现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潘洁敏 《科技信息》2011,(29):31-32,12
中日茶文化都渗透了"儒道释"三家思想。虽然三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但三者之间并非毫无区别。中国茶文化是崇尚道家的"天人合一",日本茶道是崇尚禅宗的"天人合一"。本研究从中日茶文化精神的比较出发,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在两国茶文化中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11.
《老子》通行本第六十四章讲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其中,"学不学",在郭店楚墓竹简甲本中作"教不教"。针对文本及释义上的分歧,采用文字考据的方法对"教"字发展演变进行考证,可知"学"是"教"字的变形。以文献为基础,从《老子》内容和思想上进行观照,得出此处文本原应做"教不教",表达"教导、指导"之义。在时代变迁及个人主观需要的影响下,后人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产生了变化,更加促成了异文的产生。"学"字异文的探讨有益于揭开《老子》原文的工作,反映老子"不言之教"的教化思想以及解读老子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自然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老子》与《庄子》中虽都讲“自然无为”,但却在大体一致之中表现出了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把握道家“自然无为”这一思想,也更能体会《老子》、《庄子》的思想特色,以及从《老子》到《庄子》的思想演变。  相似文献   

13.
"道"是老子的核心话语,老子通过"道""天地"与"人"的比较来完成对人类社会政治的建议与批判。老子在《道德经》里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层次上极为清晰的三种秩序与价值,在它们之间互相的张力之中实现了某种平衡,从而游刃有余地出入其间,体现出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贝 《孝感学院学报》2009,(Z1):106-107
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就是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律,人不仅从自然界得到物质供养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且道德修养与一切活动都要同自然达到最高的统一,天人合一是《周易》的价值理念,八卦孕育的思维模式、卦爻辞的思想内涵、"三才"的和谐共济都凸显着这一思维。  相似文献   

16.
《声无哀乐论》和《琴赋》体现了魏晋玄学思潮影响下嵇康对音乐艺术形式的独特认识,是他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总结。音乐的本体是"和","和"具有自然自由和谐本真的特征。音乐本身不具有哀乐,是审美主体的心理差异引发了不同的情感,它与情感具有对应关系而非必然等同关系。音乐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和艺术形式,不必然具备社会教化功用。音乐追寻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是宇宙万物的自然和谐。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探索审美与艺术活动的本质仍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代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是对先秦文献《老子》的注解。该注在诠释中除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之外,还利用转换论题、切换立论角度等诠释学方法对《老子》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以开拓出新的论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将"自然长生之道"上升为"常道",摆在了比"经术政教"之"可道"更重要的位置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在"自然长生之道"与"经术政教之道"的一升一降之间,开辟出了阐释的新领域。这是本书至为关键的一个诠释学问题。由于其将"自然长生之道"上升为"常道",客观上为早期道教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兼爱"主张整体的爱,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兼爱"思想并没有在战国时代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兼爱"思想作为一种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经济基础和客观现实;"兼爱"思想忽视社会主体之间存在着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幻想跨越阶级之间的利益差别而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道德调和;"兼爱"思想具有明显的"圣人立言"、"圣人代言"的特征。这种道德建设模式,由于圣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而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道家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宇宙观认为,人处于宇宙系统中,“道”是天地万物之祖宗,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出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于统一生态系统。《道德经》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日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相似文献   

20.
小易 《科技智囊》2007,(9):65-65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儒家的思想是用来缔造圣人的,尤其是在《系辞》的解读过程中,此点感受颇为强烈。站在人文的角度看《易经》,用人文的思想解读它,使其为我所用,这是《系辞》本身对人文科学最大的贡献。能够如此清晰、透彻地理解《易经》,并用如此美妙、精准的语言阐释它,古圣先贤的功力着实令人敬佩!每读到精妙处,只能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