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共同前沿面模型,利用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统计数据,实现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及分组实证测度,并且对传统的效率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分组测度的评价办法。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整体不高且多数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不同技术密集程度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区域统计年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研究开发数据进行演算和预测,运用时间序列相关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开展工业设计与工业互动的实证比较研究,验证Porter用户产业需求拉动理论和消费者用户需求拉动理论,Grossman设计驱动内生增长理论在不同区域适用性。结果表明:产业用户需求拉动理论在江门(制造业相对发达,工业设计相对较弱)获得支持,在顺德(制造业和工业设计都相对发达)未获支持,最终消费者用户需求拉动理论在两地都没有获得支持,Grossman设计驱动内生增长理论在两地都获得证实。工业设计累积投入能促进区域工业增长,但即使在顺德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仅略快于工业设计累积投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23个省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东部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由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西部地区则是由技术效率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效率有所下降则是由于技术衰退所导致的。研究还发现,所有制结构、技术市场环境以及劳动力素质与技术创新效率有较强的正向关系,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创新效率未产生影响,政府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呈负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23个省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东部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由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西部地区则是由技术效率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效率有所下降则是由于技术衰退所导致的。研究还发现,所有制结构、技术市场环境以及劳动力素质与技术创新效率有较强的正向关系,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创新效率未产生影响,政府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呈负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医药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界定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级地区进行分析评价,对比东、中、西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医药经济聚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比较优势,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不均衡态势,建议政府对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区域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2005~2016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身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均显著提升了本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制造业集聚在长期和短期内对本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相邻城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能源拥挤效应是指产出随着能源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的非正常经济现象.为了检验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能源拥挤效应,提高制造业低碳发展能力,根据产出异质性能源拥挤效应可分解为期望能源拥挤和非期望能源拥挤.利用RAM-DEA模型分别建立管理处置和自由处置下期望能源拥挤和非期望能源拥挤模型,对中国制造业28个子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行业非期望能源拥挤效应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到2014年制造业行业存在大约9626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能源效率较低,且行业差异较大;从能源无效的来源来看,传统制造业主要是拥挤无效,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技术无效,而传统化工行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是拥挤无效和技术无效兼而有之;近年来期望能源拥挤无论在发生频率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善,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行业开始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研究结论对制造业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产能过剩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布的非参数检验问题。首先,借助统计方法筛选评价指标;然后,测度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检验不同地区效率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较高,但河北和山东则较低;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普遍偏低,但重庆却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且较为稳定;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投入与高产出,低投入与低产出的地区,即使技术创新效率相当,它们的效率分布状况也未必一样。  相似文献   

9.
外部融资是平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参照点理论,利用固定效应门槛模型,分析并检验了企业规模在外部融资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中,企业规模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政府补贴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均具有显著门槛效应.当规模低于门槛阈值时,外部融资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不显著;当企业规模突破门槛阈值后,外部融资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门槛阈值更高,且突破门槛阈值后,外部融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本文能够丰富科技金融领域相关研究,并为制造业企业创新融资和绿色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间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间品进口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如何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考察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机制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工资水平,进而提高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但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东部地区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进口资源类、其他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技术溢出阻碍制造业就业的增加,而其他资源型和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技术溢出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资源约束前提下,能否有效提升创新效率是选择创新路径的重要考量依据。本文将技术外取分解为技术引进和研发外包两种模式,基于后发国家的创新追赶,从“能力-机会”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自主研发与技术外取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主研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影响,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倒“U”型关系。(2)当研发能力不强时,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有正向提升作用,而研发外包则相反,当研发能力得到增强以后才有助于创新效率提升。(3)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以及自主研发与研发外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分别呈现出显著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这些研究结论,为探讨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我国机器人应用日益普遍以及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探讨了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其机制在于机器人应用能够发挥治理效应与人力效应.对于非高科技行业以及位于制度环境并不完善地区的企业来说,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人力效应影响机制的深化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结构通过发挥“双重互补作用”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最后,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开发式创新,机器人应用对于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为如何推动机器人产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2005-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异质性对政府补贴资助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以及二者交互项对政府补贴资助效果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总体上...  相似文献   

14.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并可进行编程的机器,它也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关键要素.以十五个主要的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制造、购买、使用国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国2010-2017年的工业机器人及制造业、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从11个指标中提取了工业机器人发展强度、工业机器人产业需求、工业机器人经济规模效应等三个主成分,建立三维综合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动态变化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分别构建了企业、行业和城市层面的数据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基于城市制造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企业技术升级两个角度,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的具体作用渠道.研究发现:该环境规制政策显著推动了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城市制造业产业清洁度和企业生产率相比政策实施前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短期内环境规制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生产性要素投入对制造业产业清洁度产生影响,尚未形成行业创新驱动.同时,企业技术升级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的增加,尚未观察到企业创新和资金筹措的变化.本研究对厘清环境规制政策效果,提升城市环境规制执行的内在激励,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R&D联盟的组建及其组建时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D联盟中成员的核心能力为联盟快速组建并把握市场机遇创造了条件.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对R&D联盟的组建及其组建时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成员在创新中的相对重要性对R&D联盟组建时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本节约效应越大,盟主越倾向于组建联盟,也越能促进R&D联盟的快速组建;既追求技术创新效应又追求成本节约效应的联盟与只追求成本节约效应的联盟相比,在联盟组建时机上前者比后者提前的时间长度随着成员创新成本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成员在技术创新中的相对重要性的增加而呈现出左倾的"S"形非单调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内生化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构建包含资源开发和制造业在内的四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剖析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引导更多劳动力流向技术创新部门,激励技术创新,弱化资源开发对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切断"资源诅咒"的传导途径,社会资本成为打破资源诅咒的关键.进一步,以政府机构质量和信息沟通共享构建社会资本指标,运用1998-2013年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交叉效应"的引入,资源与经济倒U关系的拐点逐渐往后推移,证实了社会资本打破"资源诅咒"的内生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DEA模型,以2007年到2012年我国28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纯技术效率整体处在较低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波动较大;但规模效率相对较好,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且近两年基本维持稳定.研究还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北京和广东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甘肃、陕西、内蒙古等西南、西北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最低,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位于中间水平,且存在很大上升动力和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化纤生产大国,化纤机械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高速卷绕头作为化纤长丝纺丝机的重要单元机,国内之前研究相对较少.将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应用于高速卷绕头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提高卷绕头产品开发效率.以Solidworks软件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具,基于对槽筒的参数化建模与模态分析,实施高速卷绕头槽筒的结构动力优化.对比现场试验测量和校准的数据,验证了结构动力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称之为“两大产业”)的产业协同集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IV-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将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以探究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对GTFP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大产业协同集聚还没有发挥出正外部效应,其对技术创新和GTFP还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技术创新是两大产业协同集聚影响GTFP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两大产业协同集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水平的发展从而抑制GTFP的提升;受不同地区差异性影响,在中介效应检验中,我国“北京等10个省(区、市)”等3个地区的检验结果各不相同。为促使两大产业协同集聚对技术创新和GTFP的影响作用由负转正,从加强跨区域联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