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芙蓉  吴超 《科技信息》2012,(35):439-440
目的:分析MAR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123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MARS治疗,分析其疗效及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分期、患者年龄、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结果:MARS治疗重型肝炎123例,治愈或好转48例,治愈好转率39%。MARS对早、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0.8%、46.5%、13%,对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4.3%、55.6%、42.9%。MAR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与治疗次数不呈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有关。结论:MARS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患者年龄、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分期有关,与MARS治疗次数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1995—11~2003—10收治的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中治愈及好转714例(68.1%),重残95例(5.6%),死亡276例(26.3%).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430例病人加用尼莫地平和130例加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愈及好转444例(79.3%),重残10例(1.8%),死亡106例(18.9%).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发生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控制体温与常温治疗7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7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控温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期间监测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后3月内根据C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控温组愈后良好18例(50%),常温组愈后良好7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颅内压下降程度优于常温组(P〈0.05)。结论控制体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恢复良好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血浆置换(PE)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PE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68.42%,对照组3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早、中期治疗效果更好,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采用低温疗法(34~36℃)治疗90例,低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的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加强基础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褥疮及感染.结果:痊愈33例,轻残18例,中、重残12例,死亡27例,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下降了17%.结论:低温治疗可使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减小,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辽地区蒙古族、汉族,不同年龄人群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致病性情况.方法:采用了LISA对298例健康人群111例肝炎患者中进行抗-HGV检测.结果:健康人群HGV感染率为2.5%,汉族为1.69%.在肝炎患者中蒙古族HGV感染率38.70%,汉族为18.75%,健康人群HGV感染率为2.01%,肝炎患者为24.32%.结论:蒙古族HGV感染在健康人群还是肝炎患者中都明显高于汉族人群.肝炎患者HGV感染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朱爱利 《甘肃科技》2006,22(6):191-192,108
重型肝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临床病,病死率可高达80%~90%[1],各种类型肝炎均可以引起重型肝炎。近年来开展的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广大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了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进行血浆置换术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作者给出了使用血浆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48例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及12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结果表明我国肝炎患者中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它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中,HGVRNA的检出率为10.4%,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8%,而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3.3%,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的损害,HGV感染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0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 AFP.结果患者血清 AFP 呈高水平者(>400μg/L)预后良好;血清AFP呈低水平者(<100μg/L)常病情恶化.结论观察血清AFP的动态变化对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死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7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两个以上受损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的病死率因受损或衰竭脏器数目的增多而增高.结论 及时诊断多脏器功能衰竭,积极治疗并控制感染,逆转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对重型肝炎的预后判定,曾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总结我科1998年2月~2001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炎30例,根据所测得AST/ALT比值大小,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对晋城市市区6个监测点的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得出6类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土壤尘36.71%。煤烟尘26.54%,钢铁尘10.90%,建材尘10.49%,原煤尘8.46%和交通尘6.90%),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 对34例HMD患儿早期使用固尔苏,配以综合治疗措拖,并以呼吸机机械通气,观察其在使用固尔苏前和使用后各时段肺功能指标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以及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用固尔苏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a/APO及氧合指数(OI)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14.71%,并发症发生率:肺炎38.24%、颅内出血23.53%,颅内出血23.53%,无1例肺气漏发生,无1例慢性疾患发生。结论固尔苏能明显提高HMD的疗效,合理掌握用约指征和时机,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于甘肃省高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迟发型颅内血肿,严重低钠血症,脑梗死,急性脑膨出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8%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60.41%明显高于对照组35.42%(P0.05)。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低钠血症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5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7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低钠血症患者,据血钠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低钠血症组。比较三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并对比三组病死率。轻度低钠组患者Child-Pugh评分B级比例较A级稍高,两者共占比约84.21%;中度低钠组Child-Pugh评分B级居多,约62.06%;重度低钠组患者几乎全部为Child-Pugh评分C级;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 P0.001);3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低钠血症水平密切相关(χ~2=13.62 P=0.0342),且病死率随低钠血症严重程度明显增高(χ~2=13.32 P=0.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钠血症水平是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原因及严重并发症,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分析134例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情况.结果:肝炎后性79例(58.96%),酒精中毒性44例(32.84%),瘀血性5例(3.73%),病因不明性6例(4.48%).结论: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肝炎后性,其次为酒精中毒性、瘀血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18.
在4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现脑并发症84例发生率为19.81%,分析结果显示出高血压患者年龄愈大,病程愈长,脑并发症亦愈高.且脑并发症发生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程度,持续时间成正比,提示脑并发症与动脉硬化也有关,早期和持续降压治疗可预防发生不可逆的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37例肺心病缓解或慢性迁延期患者,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后1周内诱发急性发作,并同时或序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分析,其血象,动脉血气分析和皮质醇均有明显改变。2-5个器官衰竭病死率为13.3-38.5-83.3-100.0%,总病死率为40.5%。揭示心因性刺激应激源,导致心理失理失去平衡,神经内分泌反应性升高,机体免疫功能骤然下降,可能是诱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37例MSOF临床特点。其中脑出血发生率最高,为30%。本组病例均有明确诱因,100%发生脑水肿,高颅压,36例与感染有关,其中31例为肺内感染,提示神经外科MSOF的动力部位常在头颅及肺脏。防治的首要目标应是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肺内感染。本组病死率为45.95%,低于文献报导,病死率下降与早期有效心肺肾功能支持下积极治疗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