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是我国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重大技术,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输出与国际发展,形势较好、来势很旺,发展的市场潜力大、技术与人才优势强、基础条件好;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遇到了种子检疫限制、前期投入不足、技术本身缺陷、出口经营无序、出口限制过多等问题及制约因素。应采取优化策略、规范输出、破解壁垒、提高质量、政策扶持等推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杂交水稻发展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略介绍我国杂交水稻对粮食增产的巨大作用,分析目前杂交水稻面临的形势,预测本世纪末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提出9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市场的发展历程、技术市场规模和交易主体:欧美国家的技术市场经过近400年的发展相对于中国较为成熟,中国技术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中国技术市场成交规模在近20年呈爆发式增长,但占全球比重的增长幅度较小;国际技术市场的交易主体为专业技术公司和成熟型企业,中国技术供给以个体经营企业为主,技术附加值不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国内技术要素供给不足,仅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市场化激励手段较弱,仍处于宏观调控阶段。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持续提高科技水平,增加技术要素供给;细化技术市场交易主体类型;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市场的发展历程、技术市场规模和交易主体:欧美国家的技术市场经过近400年的发展相对于中国较为成熟,中国技术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中国技术市场成交规模在近20年呈爆发式增长,但占全球比重的增长幅度较小;国际技术市场的交易主体为专业技术公司和成熟型企业,中国技术供给以个体经营企业为主,技术附加值不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国内技术要素供给不足,仅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市场化激励手段较弱,仍处于宏观调控阶段。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持续提高科技水平,增加技术要素供给;细化技术市场交易主体类型;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万耀荣 《科技资讯》2014,(31):94-94
在我国,水稻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说在全世界是比较先进的。虽然袁教授的水稻杂交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水稻产业的综合栽培技术,就需利用以科技理论为基础完善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该文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提高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讨论。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波  陶梅 《大自然》2012,(6):6-7
水稻源于亚洲,现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稻米成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从1964年起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历经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通过"三系法"于1973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已育成一批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大面积产量潜力达12~15吨/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从辽宁的技术出口现状浅谈我国的技术出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辽宁省部分行业技术出口现状为例,分析了技术出口结构、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贸易形式等情况,指出我国技术出口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我国应从扩大整机、设备出口入手,促进技术附加值高的成套装备或生产线出口,以促进我国技术出口的扩大.对此,笔者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5—2021年52个国家HS-2分位产品层面的出口数据,借鉴Hausmann方法对各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算,结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度量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运用2S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溢出和市场结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中国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必须遵循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非线性机制,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持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市场现状,阐述了日本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认为政府应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从完善立法、调整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而企业自身必须自我完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强化管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支持下,中国强优势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连续创造了世界大面积水稻单产纪录,继续保持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本文对“十一五”末以来中国强优势杂交水稻创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包括强优势杂交种育种理论和技术、重要功能基因挖掘与开发、强优势亲本和杂交种创制、强优势杂交种产业化技术、强优势杂交种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展望了未来5年强优势杂交水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