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利用一些变色酸单偶氮化合物测定铬(Ⅲ)的分析方法.在醋酸一醋酸钠缓冲介质中.变色酸2C、铬蓝SE、酸性铬深蓝、铬偶氮酚KS、酸性铬蓝K与铬(Ⅲ)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稳定的有色鳌合物,摩尔吸光系数最高可达 2.24×10~4 L·mo1~(-1)·cm~(-1).以铬(Ⅲ)-铬蓝SE体系为例,测定了鳌合物的组成,研究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用氢氧化铍共沉淀法分离富集了水中的铬(Ⅲ),使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很高的灵敏度,用于天然水、废水和合成水样中痕量的铬(Ⅲ)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磷酸介质中,Cu2+离子与间羧基苦胺酸偶氮变色酸反应生成络合比为12的稳定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663 nm处有最大吸收,其摩尔吸光系数为2.88×104L·mol-1·cm-1,Cu2+离子含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铜的标准回收率在95%~102%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间磺酸基偶氮氯膦与Cr_2O_7~(2-)离子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钢铁样品和水样中铬的测定,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高,结果表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0nm)=2.8×10~4dm~3·mol~(-1)·cm~(-1),Cr(Ⅵ)量在0~0.8μg·cm~(-3)范围之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增敏偶氮氯膦mA褪色光度法测定铬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偶氮氯膦mA与铬 (VI)褪色反应的影响因素。发现在硝酸介质中 ,表面活性剂对偶氮氯膦mA与铬(VI)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铬 (VI)量在 0~ 2 4 0 μg/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 ,其摩尔吸光系数达到 8.2× 10 4L·mol-1·cm-1;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铬的新方法。可用于水样及合金钢中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在硫酸介质中,DSPCF 与 Cr(Ⅵ)反应,Cr(Ⅵ)将其氧化而使红色逐渐减褪。利用此褪色反应,探讨了测定 Cr(Ⅵ)的条件,提出了环境保护中测定微量 Cr(Ⅵ)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其摩尔吸光系数ε(470)=5.5×10~1l·mol~(-1)·cm~(-1),铬含量在0.2~10.0μg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水样测定时,变异系数为0.74~1.31%。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6.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新显色剂BCTZACA光度法测定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变色酸(简称BCTZACA)与镍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7.0HAc-NaAc介质中,新显色剂BCTZACA与Ni(II)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558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57×104L/(mol·cm)。Ni(II)在(0—1.6)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直接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对镉有灵敏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94×10~6升·摩尔~(-1)·厘米~(-1)。本文报导了它的合成及吸光性能。又通过十六种新合成的该类衍生物与镉的显色反应,发现了不同结构的各类取代基与吸光性能关系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铜(Ⅱ)与新显色剂间溴偶氮羧—m的显色反应,在5~20℃试剂与铜形成β型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710nm,ε_(710)=1.11×10~5L·mol~(-1)·cm~(-1),显色酸度为pH2.80~3.20,铜含量在0~16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颜色稳定,操作简便,测定铝合金中铜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偶氮类化合物与铋的的显色反应中,对吡啶偶氮类的显色反应研究颇多[1—4]但变色酸偶氮类化合物与铋的显色反应的研究尚未见报导.作者从几种偶氮氯膦类显色剂中筛选出马尿酸偶氮氯磷,并对其与铋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在硝酸介质中,水相显色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31×10~4;Sandell灵敏度S=0.00285μg·cm~(-1),且显色速度快,稳定性好,在25毫升溶液中含铋量在0—2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1.
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对镉有灵敏显色反应,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94×10~5升·摩尔~(-1)·厘米~(-1).本文报导了它的合成及吸光性能.又通过十六种新合成的该类衍生物与镉的显色反应,发现了不同结构的各类取代基与吸光性能关系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显色剂间羧基偶氮羧(me-c)与Ba2+的显色反应,在pH值为3.0的缓冲溶液中,Ba2+与间羧基偶氮羧(me-c)在λ=705nm形成β型配合物,ε705=1.2×105L/mol·cm.该显色反应可用于痕量Ba2+的分析,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偶氮氯膦—mK 是一种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化台物,学名为2—(4—氯—2—膦酸笨偶氮)—7—(3—羧基苯偶氮)—1,8—2羟基萘—3,6—2磺酸,结构式为:可简写成CPA—mK,它是测定稀土元素含量的高灵敏度显色剂之一,报道双偶氮类显色剂与稀土元素显色反应的文章较多,但偶氮氯膦—mK 与稀土元素显色反应的研究,特别是CTMAB—OP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其显色反应的影响尚未见有报道.本文探讨了在盐酸介质中乳化剂OP 及CTMAB—OP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稀土元素与偶氮  相似文献   

14.
在混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乳化剂OP存在下,研究了3,5-二溴-4-偶氮间苯二酚苯基荧光酮(DBARPF)与钨(Ⅵ)显色反应的光度特征,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钨(Ⅵ)的新方法.在0.32mol/LHCl介质中,DBARPF与钨(Ⅵ)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8nm处,混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一定的增敏作用,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92×105L·mol-1·cm-1,W(Ⅵ)与DBARPF形成稳定的1∶4水溶性络合物.钨(Ⅵ)含量在0~320μ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大多数金属离子不影响钨(Ⅵ)的测定,尤其是与钨(Ⅵ)化学性质相似的钼(Ⅵ)的干扰可以有效地消除.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六种偶氮羧和偶氮氯膦类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试剂与钯(Ⅱ)的显色反应.研究了其二元及三元络合物生成的最佳条件.提出了一系列不经萃取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钯(Ⅱ)的新的光度分析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已用于铂钯精矿、钯催化剂、电解阳极泥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微乳Tween-80存在下,Pd(II)与间羧基偶氮羧(m-CCA)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3.5的醋酸-醋酸钠(HAc-NaAc)溶液中,Pd(II)与试剂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630 nm波长处为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8×104 L·mol-1·cm-1.Pd(II)的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显色剂3-[(对羧基苯)偶氮]-6-[(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变色酸(CPCTZCA)的合成及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铜(II)与CPCTZCA形成配合比为1:2的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5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4(L.mol-1.cm-1),Cu2 质量分数在(0~2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所拟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镁合金、铝合金标样中的微量铜,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新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的合成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峥 《广西科学》2002,9(4):276-280
合成 3种新的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 :5 - (4-安替比林偶氮 ) - 8-羟基喹啉 (AAHQ)、1- (4-安替比林偶氮 ) - 2 -萘酚 (AANP)和 3,6 -二 (4-安替比林偶氮 ) - H酸 (AAHA)。分析其与 5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 AAHQ测定微量 Cu( )的新方法 ,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 1.6 7× 10 4 L· mol- 1 · cm- 1 ,Sandell灵敏度为 0 .0 0 38μg.cm- 2 ,Cu( )在 0~ 30 μg/ 2 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中 Cu(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报导了以间溴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溴膦Ⅲ的路线和操作方法,并用 HMO 法计算了偶氮溴膦Ⅲ分子的电子光谱,依据自编的 OSHMO 程序在 IMS-8000微电脑系统上的计算结果绘制出了它的分子图。凭借π分子轨道能级能量差及选定的β参数数值,推算出电子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本文还报导了该试剂与铀(Ⅵ)、钍和稀土的显色反应情况:在酸性介质中试剂与铀(Ⅵ)形成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 672nm,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灵敏度比偶氮氯膦Ⅲ(ε为7.6×10~4)和偶氮硝膦Ⅲ(ε为9.2×10~4)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壳聚糖(CTS)对重金属离子铬(VI)的螯合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壳聚糖螯合铬(VI)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c(Cr6+)/c(-NH3+)浓度比下壳聚糖-铬(Ⅵ)螯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确定了螯合物的配位比并计算了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铬(VI)具有螯合作用,在不同壳聚糖氨根配体浓度下,当c(Cr6+)/c(-NH3+)≥0.5时,螯合反应达到平衡;壳聚糖中主要配体-NH2基团与铬(VI)按物质的量比2:1形成螯合物,壳聚糖铬(VI)螯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212×108。通过实验考察了壳聚糖用量、体系pH值对壳聚糖螯合铬(Ⅵ)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15 g·L-1,反应酸碱度为pH=4的弱酸环境时,铬(VI)离子去除率可达到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