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书法是一门以汉字结构为造型依据的艺术。它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线,所以人们又称书法艺术是线的艺术。当今许多人在学习或欣赏书法这门艺术时,总感到抓不住要领,似乎书法是一门很难懂的艺术。这是由于书法研究领域里,人们常常忽视了对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中“线”这个最基本因素的研究所带来的结果。 本文拟就书法艺术的基本语言——线的最初意义作一个分析,解开书法的神秘面纱,以便更好地指导书法学习和欣赏。  相似文献   

2.
李领 《科技资讯》2014,(36):164-164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打字更多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写字潦草,常常提笔忘字现象,不得不说,这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悲哀,所以要加快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融入的速度要加快脚步,该文就当前书法艺术的现状,强调了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作用与主要目的,并且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美术是一项古老的艺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美术主要包含书法,绘画等,但是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书法也隶属于美术这一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3.
王晓娟 《科技资讯》2012,(4):223-223
中国的书法艺术被称为"国粹",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的书法艺术正以其独特的话语方式与世界对话,它是中国递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书法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字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书法艺术风格是绝对美学理念通过主体书法实践行为的最佳感性形式显现。在概念内涵上,风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特征,但不同的艺术门类和材料影响到风格的形成;风格不是书法主体的任意所为,但又必须包含主体的美学理念;风格具有美学理念上的最高追求,不仅具有普适性,而且包含书法主体的创造性。书法艺术风格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先验演绎出阳刚、阴柔以及中和之美,并被书法艺术史和书法美学理论史所证实。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风格是绝对美学理念通过主体书法实践行为的最佳感性形式显现.在概念内涵上,风格不是单纯的材料特征,但不同的艺术门类和材料影响到风格的形成;风格不是书法主体的任意所为,但又必须包含主体的美学理念;风格具有美学理念上的最高追求,不仅具有普适性,而且包含书法主体的创造性.书法艺术风格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先验演绎出阳刚、阴柔以及中和之美,并被书法艺术史和书法美学理论史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写字是把汉字写出来传达情感、说明事由;书法是把字写好看即写字的方法:书法艺术既要传达情感、把字写好,又要与姊妹艺术相关联,让线条粗细的变化、浓淡的变化、中侧锋的变化在抽象中传达文字的故事,在抽象的线条、结构中让你感受音符的跳动、舞蹈的婀娜、诗歌的意境、建筑的雄伟.……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化心理。书法本身已不仅是“写字的方法”或“写字的艺术”,而是一门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已超越大众而走向自我,超越实在而深蕴理想,超越本而化为意识。而这些皆因于汉字的意象性、毛笔独特性和情感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8.
笔法略论     
笔法是书法最基本的技术与审美要素,一件书法作品技巧水平的高低首先从笔法中体现出来。提升书法笔法技巧水平是书法艺术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4)
朱守道是书法艺术领域中执着而有成就的耕耘者,早在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中他便以魏晋风格的楷书获得银奖。这些年来,他的行草书艺术创作长风万里,入选多项国家级书法展览,多次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金奖和银奖。1998年他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家。由王光英副委员长题写书名的《朱守道书法作品集》问世后,得到书法界广泛好评。朱守道书法幼承家学,正结构,精笔划,而后溯行草。书法艺术的百花园里,行草书是一枝放射浓郁芬芳的奇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也在寻找一种能够更加快捷地表现内心性情、直抒胸臆的艺术形式。由于行草书体具有实用、易于传情达意等特点,便为人们视为首选。从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有两大基本体系,一是自然物象说,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面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同时对人格化书法的情感内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1.
虽然"写字课"在中小学越来越淡化,老师们也对写字教学越来越淡漠,但却不得不面对社会因学生写不好字而对教育产生的疑问.由于书法评价的主观性特点,我们不可能给"字"作出更细的量化的评判标准,只能要求最直观的"横平竖直、干净整洁",但这并不是我们写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以字为纽带,通过写字要使学生"成人",而我们教学生写的也是有"人"的字.  相似文献   

12.
所谓儒佛道,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们的哲学思想,即儒学、佛学、道学;一为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两个方面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一下书法与儒佛道的关系:儒佛道的传播与书法艺术的发展;儒佛道与书法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唯美”是中围传统书法发展的主流,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书法艺术发展到清代.书坛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与“唯美”传统书法主流背道而驰的反叛潮流。掀起这股反叛潮流的中坚力量是一批不满于黑暗社会现状、不满于官场腐败的文人。反叛潮流的形成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原因。反叛潮流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日实践派.一日理论派。清代书坛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官场文人书法和在野文人书法分道扬镳并驾齐驱的的局面。反叛潮流的探索开拓兴旺发达,使中国书法艺术突破了自古以来实用性和艺术性密不可分的唯一模式.为中国书法艺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不受实用性桎梏的纯粹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由于汉字的字形与意义的直接关联,以及汉字在书体演变中呈现出的丰富形式,使得汉字字形能够超越符号,从而转化为艺术形式.书法的形式不是经过了美化的视觉符号,而是充满着自由性和创造性的视觉图像,其中不仅仅具有汉字原本的抽象含义,而且饱含了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思想.字形是书法艺术不可忽略的基础,而书法在形式上又不拘泥于文字符号的形式,是对符号的超越,从而由实用性的视觉符号成为艺术性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5.
把写字课上成书法艺术课是师范教学中的一个失误。写字课的实践目标应当突出,教材建设应当围绕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编写,写字课的教学原则是目的明确,举一反三,写字课的教学应当抓好示范、辅导、批改、讲评四个环节,并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和比赛形式,巩固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曲靖地区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书法艺术是地乡文化传统风格渊源最深的艺术品类。新时期书法艺术创作的振兴,不仅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培育了众多书法新秀,而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格与流派。从《爨乡书法作品集》所载数十位作者的上百幅作品看,大略可分为传统功力派、爨体流派、先锋派和才情派。这四个风格流派的相互切磋与共同发展,为当代爨乡书法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书法教学课所讲授的不是单纯的"写字课",从理论到实际训练均蕴含着审美的二重性.如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实用"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因材施教,是当前书法教育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书法艺术的欣赏、作品文本、书品与人品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书法艺术在欣赏层面上产生的模糊性以及产生这些模糊性的根源。认为书法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模糊意味,不可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带来审美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从古至今对同一书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甚至极端的褒贬。书法这一独特的批评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也不无存在,从而揭示了书法这一“模糊”意味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师范院校施行的艺术教育《教学大纲》课时过份向西画倾斜,多年来书法篆刻教育没有合理地位,对书法篆刻的轻视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是显而易见的,加上基层学校美术教学条件与设备的严重不足,师范生毕业后掌握的西画技法在中小学里大都派不上用场,而较为迫切需要的书法写字课教学却又无法胜任,中小学书法篆刻教学呈现出大片空白。当务之急是尽快对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改革,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订,使中国书法篆刻这门古老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写好"三笔字"是作为一名未来合格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从当前书法、写字教学的现状谈起,探讨书法、写字教学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