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6种浓度山核桃果皮黄酮提取液(0.1~2.0mg·L^-1)处理盆栽小麦、玉米、大豆和绿豆幼苗,研究对苗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等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黄酮提取液对四种作物苗期的光合性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影响;0.1、0.5mg·L^-1黄酮提取液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促进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适当增加细胞间隙内部的CO2浓度,以0.1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四种作物的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最高增加了20.9%和21%,处理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超过0.5mg·L^-1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快速增加.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具有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气孔开放度,增加对细胞内的CO2供应,改善叶片光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肥耦合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进行了田间春小麦光合作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正相关.水肥单因子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水>磷.交互耦合作用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与水耦合>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水肥耦合促进叶片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扩大了叶面积、提高了叶片蒸腾速率、增大了叶片气孔导度、提高了胞内水浓度、降低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单叶光合速率高于7.5×10-3 μmol/s的水肥优化管理方案是:施氮量为323.4~399.9 kg/hm2、施磷量为65.8~105.7 kg/hm2、灌水量为276.1~353.2 mm.  相似文献   

3.
在防雨水泥池栽条件下,以周麦18和济麦20为研究材料,研究水氮耦合对小麦旗叶主要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施氮处理小麦旗叶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受非气孔因素制约而降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75%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不断增加,胞间CO2浓度逐渐减小,气孔因素制约了光合速率的提高;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75%时,氮素营养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4.
NaCl对菜豆叶片光合CO2和水分交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NaCl处理后,菜豆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大幅下降,幼叶的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光合的气孔限制值升高,而老叶细胞间隙CO2浓度却升高,光合的气孔限制值降低,NaCl处理使幼叶的WUE升高,老叶的WUE下降,NaCl处理下菜豆幼苗对幼叶气孔导度的降低不一定是由其水分关系的改变引起。  相似文献   

5.
磷胁迫对澳洲坚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2a生澳洲坚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澳洲坚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磷胁迫条件下,澳洲坚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以10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温等参数。结果表明:10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等参数差异显著。藤捻、维多利亚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特性,二者胞间CO2浓度均明显低于当地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WUE依赖于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深入理解. 以北京森林站为例,基于时变增益模型(times variant gain model,TVGM)耦合光合作用–气孔导度模型与双源蒸散发模型,从WUE系数及气孔导度2方面研究水–碳耦合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水–碳耦合关系导致模拟蒸散发偏高、模拟总初级生产力偏大,气孔导度的增加抑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抑制效应随气孔导度的增加趋于平稳;日退耦系数在夏季达到最大,年平均退耦系数为0.1左右. 在北京森林站群体水平上,相对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气孔导度的下降较为敏感,导致WUE随气孔导度的下降而降低. 对北京森林站地区水–碳耦合机制的研究,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高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提高WUE依赖于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北京森林站为例,基于时变增益模型(times lariant gain model,TVGM)耦合光合作用–气孔导度模型与双源蒸散发模型,从WUE系数及气孔导度2方面研究水–碳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水–碳耦合关系导致模拟蒸散发偏高、模拟总初级生产力偏大,气孔导度的增加抑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抑制效应随气孔导度的增加趋于平稳;日退耦系数在夏季达到最大,年平均退耦系数为0.1左右.在北京森林站群体水平上,相对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气孔导度的下降较为敏感,导致WUE随气孔导度的下降而降低.对北京森林站地区水–碳耦合机制的研究,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夜间低温对红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温室栽培秋茄(Kandeliacandel)和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幼苗为材料,每日傍晚19:00至次日8:00进行13h5℃和10℃夜间低温处理,白天将材料移至温室.室温恢复1h和4h,分别测定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夜间低温明显降低秋茄和木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5℃处理抑制程度大于10℃.白天常温恢复时间增长,净光合速率回升.10℃处理1~5d,秋茄和木榄幼苗叶净光合速率的抑制程度逐渐下降,其中秋茄幼苗叶的净光合速率恢复能力强于木榄.低温处理过程中,秋茄和木榄叶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率和蒸腾速率均呈线性关系,表明红树叶光合碳获得的减少与叶片水分丢失同时进行,气孔导率是控制光合碳合成和蒸腾水分丢失动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亚适温弱光下4个小型西瓜新品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变化,比较和评价小型西瓜新品系对亚适温弱光逆境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亚适温弱光胁迫使小型西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光合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非光化学猝灭下降。不同品系相比,处理前后均以‘W005×M04’和‘S-12×X-4’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W005×M04’幼苗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值最小,以‘S-2-6×T10’和‘新5×X-4’2个品系的净光合速率最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值最大;处理前4个新品系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光合量子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无差异,处理后以‘W005×M04’和‘S-12×X-4’幼苗叶片的光合量子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值最大,降幅最小;‘W005×M04’的胞间CO2浓度最大,‘S-2-6×T10’和‘新5×X-4’最小。因此亚适温弱光逆境的适应性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W005×M04’>‘S-12×X-4’>‘S-2-6×T10’和‘新5×X-4’。  相似文献   

1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棉花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在人工气候室取得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气CO2 浓度倍增对棉花叶气孔阻力和导度、叶温、叶光合和蒸腾速率、生长状况与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 浓度倍增,棉花叶气孔阻力增加,导度降低,叶温增加,光合速率增大,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棉花生长加快.这些性质的变化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高低两种水分处理)产生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大气CO2 浓度增加对光合速率和生长的正效应及其对蒸腾的抑制作用削弱了水分胁迫对棉花光合和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低水分条件下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的比例大于高水分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甜瓜壮龄叶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土壤水分胁迫下,气孔因素是导致甜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使甜瓜叶肉光合能力降低,引起胞间CO2积累,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同步下降.在土壤湿度极低时,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助于诱导气孔开张.土壤水分充足时,过高的空气湿度导致甜瓜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叶肉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降低.甜瓜生产中土壤湿度应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13.
烟草适度亏水效应与生理灌溉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烟草的适度亏水效应及烟草水分生理灌溉指标,进行了烟草蒸渗仪试验,通过控制土壤水分下限研究烟草的适度亏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烟草光合作用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当旺长期土壤含水量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时,光合作用最强;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受土壤含水量影响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温室番茄蒸散量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作物在地膜覆盖条件下的蒸散量及其影响要素,并评价现状灌溉制度的合理性,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开展了田间试验,测量了番茄植株茎流速率和茎流量、土壤基质势和温室内小气候(总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探究番茄蒸散量和茎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将实际作物蒸散量与灌溉水量进行比较。试验表明,番茄茎流速率具有明显昼夜周期变化特征,茎流速率从08:00 —10:00开始加速增长,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快速下降,在21:00时番茄茎流停止。晴天茎流日变化过程为单峰曲线,多云天气为多峰曲线。在番茄不受水分胁迫时,茎流速率与总辐射、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呈现为总辐射(0.972)、饱和水汽压差(0.970)、空气温度(0.949);日蒸散量与总辐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呈现为总辐射(0.970)、饱和水汽压差(0.965)、最高温度(0.922)、平均温度(0.828)。在番茄果实膨大期,温室内作物系数Kc为1.5,这要显著大于FAO-56推荐的1.15,说明在华北地区FAO-56推荐的作物系数应进行调整。试验期间日光温室累积蒸散量(78 mm)仅为灌水量(255 mm)的31%,表明农户灌水量明显偏多,建议可适当减少灌溉水量,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四翅滨藜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通过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PEG渗透势为0%,5%,10%,15%,20%)试验,测定四翅滨藜幼苗叶的保水力、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度、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光合生理指标等,对四翅滨藜幼苗的抗旱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盆栽控水6d土壤含水量(质量分数)下降为8.3%时,对其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在渗透胁迫下,四翅滨藜幼苗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自由水含量等呈下降趋势;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度、MDA含量、束缚水含量等呈上升趋势;在严重胁迫(PEG渗透15%,20%)下,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幅较大。四翅滨藜幼苗叶保水能力强,束缚水含量较高,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光合-光响应及CO2 响应数据;同时测定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对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由改进指数模型拟合得出紫茉莉的光合生理参数,其表明紫茉莉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及净化空气的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及空气相对湿度(RH)和生理因子中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是影响紫茉莉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栽培种植时,应采取遮阴或雾灌方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陇东黄土旱塬区作物轮作复种系统田间试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几种主要轮作及复种作物在干旱和丰雨两型降水年型的农田水分时空分异规律及土壤水分亏缺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褐毛忍冬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夏季自然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褐毛忍冬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并受到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2,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9,气孔开度的日进程与蒸腾速率日进程趋势相一致;黄褐毛忍冬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8:0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