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红柄白鹃梅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等群落学特征,计测了常见物种的重要值指标,并采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红柄白鹃梅群落划分群丛,计测不同群丛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结果表明:该群落共出现95种植物,隶属于39科77属,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显示了红柄白鹃梅群落具有北温带性质.地面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是该群落的优势层片,反映了了本区夏季水热条件良好,冬季漫长、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根据TWINSPAN数量分类结果,可将霍山红柄白鹃梅群落53个样方划分为13个群丛,D指数、H指数和J指数在描述群丛性质、结构和数量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抽样方法对北京小龙门林场地区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生活型组成等群落学特征,计测了常见物种的重要值指标,并对华北落叶松群落划分群丛。结果表明:该群落共出现了146种植物,隶属50科,114属。地上芽植物和高位芽植物是该群落优势层片,反映了该地区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的典型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根据分类结果,可将华北落叶松群落36个样方划分为8个群丛,基本上代表了本地区华北落叶松群落的群丛类型,具有明确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汾河临汾段湿地植被做了分类和排序研究.TW INSPAN分类将湿地植被82个样方分为16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土壤水分和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八仙山自然保护区7个典型森林群落.在划分群落类型基础上,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垂直结构,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7个典型森林群落隶属于2个植被型的7个群系、7个群丛,其中暖性针阔混交林为2个群系,2个群丛,典型落叶阔叶林为5个群系,5个群丛.(2)所调查的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39科,67属,92种(含变种).(3)各群落均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构成,具有典型北方森林特征.(4)不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度于同一群落不同层片存在较大差异.栓皮栎-荆条-矮丛苔草群丛及白蜡树+核桃楸-雀儿舌头-大叶铁线莲群丛为草本层丰富度最高,其余群丛为乔木层丰富度最高,各层物种丰富度排序多样.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槲栎+吴茱萸-大花溲疏-凸脉苔草群丛和栓皮栎-荆条-矮丛苔草群丛高于其它群丛,并均以栎属树种为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主要表现为油松+核桃楸-三裂绣线菊+大花溲疏-矮丛苔草群丛、油松+蒙古栎-三裂绣线菊-矮丛苔草群丛、核桃楸-小花溲疏-糙苏群丛及白蜡树+核桃楸-雀儿舌头-大叶铁线莲群丛高于其它群丛,表明其信息量大、内部结构较复杂、物种分布较均匀.群落生境与其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坡向对多样性组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南方红豆杉林样地的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地区竹类侵扰下的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可划分为1个群系组4个群丛,慈竹是该群落的优势种,而红豆杉为灌木层的优势种,同时也是群落的特征种;该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均匀度上各群丛各层未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武汉市残存林里常见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样地记录的15个样方中各物种的重要值,通过聚类分析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林进行了群落类型的划分;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结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群丛1:樟-女贞-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2:樟-女贞+棕榈-中日金星蕨+黑足鳞毛蕨群丛;群丛3:樟-海桐+棕榈-井栏边草+天葵群丛;群丛4:樟+马尾松-海桐+白花龙-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5:樟-棕榈+冬青-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6:樟-栓皮栎-蕨群丛.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群丛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最高的是群丛4.研究区域内残存樟树群落,垂直结构上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层.就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而言,多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群丛4例外,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该研究可为武汉市残存樟树林植被的恢复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南方红豆杉林样地的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地区竹类侵扰下的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可划分为1个群系组4个群丛,慈竹是该群落的优势种,而红豆杉为灌木层的优势种,同时也是群落的特征种...  相似文献   

8.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为滇桐属(Craigia)主要物种之一,由于地理分布狭窄、居群数量少、生境高度异质性、物种濒危,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为探究其天然生存群落物种组成特性及数量分类状况,以独山县滇桐天然生存群落集中分布的2个区为对象,采用TWINSPAN和PCA方法进行物种分类和排序,对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数量分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方内记录独山县维管植物51科80属93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42科66属76种,以樟科、鳞毛蕨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TWINSPAN将独山县滇桐天然分布区40种主要植物种划分为常山+石山楠群丛、香叶树+野扇花群丛、香叶树+石岩枫群丛、滇桐+朴树+马蓝群丛4个群丛类型;PCA物种排序可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即马蓝+芒+青冈栎群落、滇桐+椤木石楠群落、南酸枣+石岩枫群落、野扇花+石山楠+香叶树群落,各群落内物种间存在相似的生境,以阳性、耐旱树种居多。  相似文献   

9.
在信阳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广泛入侵的区域设置20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利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等数量生态学技术划分其群丛类型及功能群结构,并探讨功能群多样性与空心莲子草入侵态势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样地群落可划分为3组群丛类型.分别为:空心莲子草+马唐群丛、空心莲子草+稻稗群丛和空心莲子草+麦冬+婆婆纳群丛.群落中的78种植物可划分为3组功能群,分别为:禾本科功能群、菊科功能群和其他类杂草功能群.随着群落中伴生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上升,空心莲子草入侵重要值显著下降.随着禾本科和菊科功能群物种数目的上升,群落的4个α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且禾本科功能群对于多样性的提升作用高于菊科功能群.  相似文献   

10.
晋阳湖湿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晋阳湖湿地的草本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湿地的草本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分类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植物的群丛类型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以后晋阳湖的研究和改造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五鹿山森林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调查,设置60个样地256个森林样方,运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对该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并采用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五鹿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将保护区的森林群落划分为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辽东栎林等15个群落类型.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D、H'和J在描述群落性质时不具有严格的一致性,但都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群落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得出,森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临时样地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了百里杜鹃光叶珙桐群落的层次结构、种类组成和区系等;群落中只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乔木层中光叶珙桐的重要值为43.76,群落中的种类少,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3.
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3):44-47
利用群落和种群研究的常规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台原区柏箐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为珙桐和五裂槭,重要值分别为142.93和61.79。两种群间呈正联结关系,均为集群分布,但五裂槭聚集强度高于珙桐;五裂槭为进展种群而珙桐种群因幼树缺失为衰退种群;群落灌木层树种稀少,物种多样性低于乔木层。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乔木层树种重要值为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为测度距离,运用SPSS软件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类型进行聚类划分,并分析了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根据聚类结果,按优势种命名原则,将双峰山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群落、杉木群落和柳杉 杉木群落,其中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较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上,这些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是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应采用人工间伐、引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花卉及树种等方式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5.
2004年 3-5月,作者用网格式取样捕捉法对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用最优分割法将区内小型兽类群落分为 5个群落.记录了小型兽类的组成、数量、量度及生境因子特征.根据调查计算小型兽类的密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相对重要值等群落特征参数.共记录小型兽类 22种,隶属 3目 8科,各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 1. 685, 1. 062, 1. 295, 0. 854, 0. 723.小型兽类丰富度喜好乔木多度 >40%、灌木盖度 >60%、干扰度 >500m,与坡向、坡度等则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沱江流域人工墨西哥柏林演替系列上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也逐渐降低.20龄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当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已很接近,这说明人工墨西哥柏林通过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成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的趋势很明显,墨西哥柏作为当地速生的造林绿化树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7.
沱江流域人工针叶林演替系列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沱江流域人工墨西哥柏林演替系列上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也逐渐降低.20龄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当地的针阔叶混交林已很接近,这说明人工墨西哥柏林通过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成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的趋势很明显,墨西哥柏作为当地速生的造林绿化树种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8.
山西蟒河南方红豆杉群落和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内南方红豆衫(Taxus mairei)群落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在l2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0科、5l属、60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5种;裸子植物l科、1属、1种;被子植物36科、46属、54种;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方红豆杉为该群落的显优势种群.从年龄结构来看,该种群的幼龄个体十分匮乏,已处于退化的早期阶段,应对该物种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玉林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相关文献,对广西玉林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区系成分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玉林湿地植物有44科82属119种,其中湿生植物32种,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1种,挺水植物68种。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分为11个类型和2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湿地植被分为4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外来入侵种、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是影响湿地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