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燕  刘伯里 《科学通报》2001,46(9):727-730
最近,Alberto等人报道了一种在低压(约10^5Pa)条件下制备水溶性的有机金属络合物[^99mTc-(CO)3(OH2)3]^ 的方法。该络合物在水和空气中均比较稳定,且水配体很容易被其他的络合能力较强的配体所取代,这使得羰基络合物可作为放射性药物应用于核医学。考虑到[^99mTc(CO)3(OH2)3]^ 是一种+1价的络合物,于是用六甲氧基丁基异腈(MIBI)取代上述络合物中的3个水配体,制得了一种新的有机锝络合物[^99mTc(CO3)(MIBI)3]^ ,其放射化学产率可达85%,且具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由于该络合物与已被广泛应用的心肌显像剂[^99mTc(MIBI)6]^ 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期望[^99mTc(CO)3(MIBI)3]^ 也能在心肌中浓集,并可改善[^99mTc(MIBI)6]^ 心/肝比值偏低的缺点。随后进行的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表明,该络合物的确能在心肌中浓集,且具有较高的心/肝比和与[^99mTc(MIBI)6]^ 相当的心/血比,这使得其具有成为心肌灌注显像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刘飞  樊彩云  张锦明  王武尚  刘伯里 《科学通报》2005,50(18):1962-1966
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 99mTc-EC和99mTc-MAMA’-BA等非脂溶性99mTc配合物不能进入动物脑组织中. 利用血-脑屏障上富含特异性胰岛素受体蛋白这一特点, 将水溶性99mTc-EC和99mTc-MAMA’-BA与胰岛素偶联后, 经过分离, 得到了两种新的99mTc标记偶联物: 99mTc-EC-胰岛素和99mTc-MAMA’-BA-胰岛素, 其放化纯度可达到90%以上, 且具有较好的体外稳定性, 期望它们的脑摄取比未偶联胰岛素的相应99mTc标记小分子配体能够有所提高, 以从原理上证明: 难以进脑的非脂溶性小分子99mTc标记配合物与胰岛素偶联后, 可形成一种脑转运体, 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富含的特殊受体蛋白(如胰岛素受体蛋白)等, 经过胞吞胞吐作用将99mTc标记物内化进脑. 随后进行的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偶联物的确都较相应的小分子99mTc标记配合物脑摄取有所提高, 脑摄取比值最高能够达到4~6倍(2~3 h). 这样将可开辟一条难以进脑的99mTc标记配合物穿过血-脑屏障进脑的新途径, 对目前正在进行的99mTc标记神经受体显像剂药物克服BBB障碍, 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羰基锝中间体的水相常压制备为其在放射性药物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得到选择性更好的锝标记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剂,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苯托品衍生物(Tropyn), 通过“2+1”混配法制备得到一种新的羰基锝配合物[99mTc(CO)3(Tropyn)I], 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它有较高的脑摄取, 在DAT浓集的纹状体部位有明显的特异性摄取, 有较高的DAT/5-HTT选择性, 因此有希望成为新的第二代锝标记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  相似文献   

4.
富勒烯衍生物C60(OH)x(O)y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富勒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能在医药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了能了解作为药物或药物载体的C60衍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显像核素^99mTc对C60的一种简单水溶性衍生物C60(OH)x(O)y进行标记,使用γ计数器测定标记物在小鼠体内各脏器和组织中放射性以及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对注射有标记物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显像来确定C60衍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行为。结果表明,标记物能很快被组织吸收,其中头颅骨、胸骨、脊椎、四肢蜂窝、肝脏、脾摄取较高。除脑以外,在其他各脏器的清除速度均不快,化合物可能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生物分布与Yamago等人的实验结论不一致,讨论了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C60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左右C60衍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丁雄军  旧仁禧等 《科学通报》2001,46(18):1519-1523
将肝靶向性基因吡哆醇通过间隔基引入到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配体,再与Gd^3 或Mn^2 配位,合成了两类顺磁性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径61HNMR,UV和IR表征,测定了这些配合物在水溶液中水质子的纵向驰豫R1,配体用放射性核素^99Tc标记,研究了配合的肝靶向性,实验结果表明,张靶向基团后配体对肝细胞显示靶向性,动物磁共振成像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配合物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6.
组成DNA的小分子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的堆积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亮年  乐学义 《科学通报》2001,46(15):1235-1244
评述了组成DNA的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分子内芳环间堆积作用的研究现状及作者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几个重要的三元混配配合物体系:核苷酸-金属离子-多元芳胺、氨基酸-金属离子-多元芳胺、核苷酸-金融离子-类吡啶芳胺、核苷酸-金属离子-氨基酸、核苷酸-金属离子-核酸碱基、核酸碱基-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间堆积作用的几个主要因素。从研究组成DNA的小分子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堆积作用着手,进一步阐明大分子DNA和芳香氮碱配合的作用机制,并为设计和合成作为DNA的分子器件的配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二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小莉  周成勇  杨曼曼  赵静  杨频 《科学通报》2006,51(13):1519-1523
合成了二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Ⅱ)配合物, 并应用紫外、荧光、黏度、循环伏安等方法对此化合物及其与CT-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配合物与CT-DNA作用后,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明显升高, EB-DNA荧光强度几乎不变, 黏度减小; 循环伏安测定表明DNA的加入使得镁配合物的式量电位负移; 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 综上可见, 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方式为静电结合. 应用凝胶电泳研究了此配合物与pBR322 DNA的作用,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区位异构化的氨基萘酰亚胺(NI)为吸光基团,通过炔键将2个NI区位异构体分别连接到2,2′-联吡啶配体上,制备了2个环Ir(III)配合物.利用稳态吸收与发光光谱、瞬态吸收与发光光谱,并结合理论化学计算,对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与已报道的同类Ir(III)配合物相比,新配合物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得到了增强(如在504 nm处摩尔吸光系数达到12000 L mol?1 cm?1),三重激发态寿命得到了延长(达到24.1?s,传统Ir配合物的三重态寿命一般短于5.0?s).此外,纳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谱以及自旋密度的DFT计算表明,配合物的T1激发态具有明显的配体激发态的特征(3IL激发态),而不是传统Ir(III)配合物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激发态(3MLCT激发态).由于新Ir(III)配合物具有强可见光吸收、长寿命三重激发态,所以配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三重态湮灭上转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合适的有机吸光配体,采用与配位中心共轭连接的分子结构设计模式,可有效增强配合物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延长三重激发态的寿命;同时,具有区位异构有机吸光基团的Ir(III)配合物,表现出很大差异的光物理性质.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制备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的Ir(III)配合物,以及研究有机吸光基团三重激发态.  相似文献   

9.
人脑连接组研究: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梁夏  王金辉  贺永 《科学通报》2010,55(16):1565-1583
人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在这个系统中,多个神经元、神经元集群或者多个脑区相互连接成庞杂的结构网络,并通过相互作用完成脑的各种功能.近年来,结合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者们发现利用结构和扩散磁共振成像数据构建的脑结构网络以及利用脑电图/脑磁图数据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构建的脑功能网络具有很多重要的拓扑性质,如"小世界"属性、模块化的组织结构以及主要分布在联合皮层上的核心脑区(如楔前叶、额上回、额中回).另一方面,研究者发现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与脑结构和脑功能网络的异常的拓扑变化有关,这些研究不仅为理解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可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脑网络影像学标记.本文以人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网络的研究为重点,介绍了人脑连接组和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且回顾了近年来人脑结构和功能连接组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人、小鼠和大鼠中,均发现了bfabp(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脑脂肪酸结合蛋白).已知bfabp的表达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关联^[1,2].最近,在斑马鱼里报道了一个bfabp的同源基因fabp7^[3],它的基因结构和连锁图定位已确定,而且通过RT-PCR方法研究了其mRNA的时间变化情况^[4].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都没有给出fabp7的空间表达谱.  相似文献   

11.
十八元大环多核铜配合物合成表征和E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鲁勤   《科学通报》1996,41(4):324-327
大环化合物在主客体化学及分子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4-酰代双吡唑酮是一类新型多齿螯合剂,与二胺类化合物反应,可制得含C=O,C=N等多种功能团的配体及配合物,用于研究结构性能关系、金属离子间及与配体间的能量传递等。本文首次将双吡唑酮与二胺类(乙二胺,1,2-丙二胺)缩合,在模板剂存在下制得Schiff-base型大环多核铜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MS(FAB),FTIR,UV-vis,EPR等表征.由于难以得到配合物单晶,我们用新发展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中铜的配位近邻结构。  相似文献   

12.
梁振虎  金星  张琳  遇涛  李小俚 《科学通报》2019,64(16):1747-1758
麻醉诱导的无意识在宏观尺度表现为大脑区域之间功能连接的中断.然而,在介观尺度,麻醉的脑意识消失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分析了9名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的癫痫患者(年龄18~54岁)的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m,ECoG)数据,采用了相位模式复杂度(phase-pattern complexity,PPC)的同步估计方法,并基于图论度量了皮层尺度麻醉前后的聚类系数、平均特征路径长度、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和中介中心性等几种网络特征参数.结果表明,delta-theta(1~8Hz)频段和gamma2(48~60Hz)频段在意识消失后的PPC值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5).皮层尺度脑网络则由节点间的强连接转变为以少数节点为枢纽节点,并成散射状连接其他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研究表明,麻醉导致的意识消失与皮层尺度神经活动的相位模式复杂度的降低及对应的拓扑网络的简单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类脑智能引导AI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林 《自然杂志》2018,40(5):343-348
人工智能是否要“类脑”以及如何“类脑”是人工智能发展中颇具争议的问题。结合在仿生视觉及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研究体会,阐述了类脑智能研究的意义与方式,讨论了现阶段人工智能与类脑智能的异同,发表了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看法。基于对类脑智能的以上看法,作者及团队将研发智能、感知和操控功能兼备的“机器头脑”,以探索机器自主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元植 《科学通报》1986,31(4):275-275
芳香羟肟类化合物作为铜(Ⅱ)的特效萃取剂,已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冶金工业。研究铜(Ⅱ)-芳香羟肟类配合物的结构与其萃取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合理选择或设计配体的结构,可以提供有用的依据。 由于铜(Ⅱ)离子的顺磁性,ESR波谱能为这类配合物的结构提供重要的信息。我们曾报道过这类配合物在室温下的ESR波谱。近年来,O'Brien报道了某些商品羟肟类萃取剂如:SME-529,P-50以及Lix-63等的铜(Ⅱ)配合物的ESR波谱。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类芳香羟肟萃取剂对铜(Ⅱ)的萃取能力,我们合成了上述芳香羟肟类  相似文献   

15.
湖泊沉积物Sr同位素记录的小冰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章东  王苏民  沈吉  王银喜 《科学通报》2002,47(19):1512-1516
通过对内蒙古岱海近0.5ka以来沉积物中酸不溶物(AI)和清液(AS)^87Sr/^86Sr值的分别测定。结合其矿物组合,Rb/Sr值及CaCO3含量变化,表明小冰期以来岱海流域处于硅酸盐矿物早期风化阶段,在小冰期最盛期,沉积物中的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的^87Sr/^86Sr值均呈明显峰值,反映流域经历的不利于硅酸盐中放射成因Sr溶出的寒冷气候环境,同时,不同矿物相的^87Sr/^86Sr值变化也展示了小冰期后有助于化学风化的增暖气候,因此,内陆湖泊沉积物的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的^87Sr/^86Sr值可作为古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未熟-低熟油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判识标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永昌  沈平  刘文汇  关平  黄第藩 《科学通报》2001,46(10):867-872
系统报道了未熟-低熟油同位素组成特及其内涵,全油碳同位素可分为两组,一组主峰δ^13C值为-30‰--29‰,另一组主峰δ^13C值为-27‰-25‰,分别与湖泊相和盐湖或泽津相环境相关,族组分间碳同位素分别馏相对小,差值常小于2‰,且最大分馏常出现在饱和烃与芳烃之间,氢同位素δD值为-18‰--130‰,主峰群为-170‰--150‰,说明以湖泊相为主,而δD以-160‰--150‰为次高峰,表明古水体常有咸化过程,原油伴生气甲烷δ^13C平均值为-50‰--52‰,比成熟油伴生甲烷同位素均值约轻10‰,未熟油和源岩之间族组成和单体烃炭同位素组成有较好对比关系,而源岩相对富集^12C,是有别于成熟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柳江人头骨化石的CT扫描与脑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秀杰  刘武  董为  阙介民  王燕芳 《科学通报》2008,53(13):1570-1575
柳江人头骨是迄今在中国华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 因颅腔的内面附有坚硬的钙质胶结物, 无法获取清晰的颅内模, 以往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头骨的外表面. 采用高分辨率CT机对柳江人头骨进行了扫描及三维重建, 获取虚拟的柳江人颅内模及脑的形态特征的数据, 为其在人类进化上的地位提供新的信息. 通过与和县, 周口店(ZKD), KNM-WT 15000, Sm 3, Kabwe, Brunn 3, Predmost等化石人类及现代人颅内模的比较, 显示柳江脑多数特征与现代人相似,如长而宽的脑型, 额叶宽阔饱满, 脑较高, 顶叶加长; 少数特征与现代人不同而似早期人类,如枕叶后突程度较现代人显著、小脑半球较现代人收缩. 对虚拟颅内模的测量显示柳江人的颅容量为1567 cc, 位于晚期智人的变异范围而远大于现代人的平均值. 柳江人脑的发育程度与晚更新世晚期人类最接近.  相似文献   

18.
大壁虎脑立体定位的方法与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波  郭策  孙久荣  戴振东 《科学通报》2007,52(21):2524-2528
壁虎具有卓越的三维空间无障碍运动能力, 其脚掌的黏附机制成为国内外生物物理研究的热点, 其运动规律成为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和生物机器人研究的良好模型. 为揭示大壁虎(Gekko gecko)脑内运动功能的时空编码规律, 首先对大壁虎的运动进行干预, 提出了一种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方法, 并根据大壁虎颅骨结构研制了相应的脑立体定位装置. 该装置与通用脑立体定位仪相匹配, 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成年大壁虎的脑部实验. 通过大壁虎脑图谱的初步制作、脑内核团的损毁以及脑内特异性运动核团的空间定位等诸多实验验证, 该装置能够满足大壁虎脑功能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环肽作用下金属离子的跨膜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林静  黄海  何家骐  张宁  程津培 《科学通报》2000,45(20):2175-2178
环肽类化合物cyclo(Pro-Gly)n(1,n=3;2,n=4)可以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苦味酸盐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形成有助于金属离子跨越二氯甲烷液膜,用UV/Vis监测苦味酸根在356nm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比较离子供给液与接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可确定金属离子通过CH2Cl2液膜的速率,实验表明,化合物1的离子传输能力远高于化合物2,且对钙离子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研究显示,环肽类化合  相似文献   

20.
非鸣禽成体环鸽脑中的新生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明雪 《科学通报》1995,40(12):1133-1133
自1983年Goldman等在世界上首次报道鸣禽成体脑中的新生神经元现象后,对新生神经元在鸣禽成体脑中产生、迁移和分化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人推测金丝雀等鸣禽脑中新生神经元的产生与它们对鸣啭学习和记忆功能有关.目前世界上对鸟类神经元产生的研究基本局限于鸣禽类,还未见在非鸣禽成体脑中有神经元产生的正式报道.由于新生神经元在鸣禽脑中的分布并不局限在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内,它表明鸣禽成体脑中神经元的产生可能具有更为复杂的功能,因而神经元产生的现象也可能在非鸣禽成体脑中存在.为检验这种推想,本实验选用端脑中无明显控制发声神经核的非鸣禽环鸽(Streptopeliarisoria),应用放射自显影/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证明新生神经元在非鸣禽成体脑中的存在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