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11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飞蓬精油和胜红蓟精油的MIC分别为0.062 5~0.5、0.125~1、2~4和0.062 5~0.125mL/L;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和胜红蓟精油对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好,飞蓬精油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差.采用气态熏蒸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常见霉菌的抑菌效果,当精油剂量为16μL/皿时,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霉菌有抑制作用,山苍子精油和南丰蜜橘精油的抑制效果较好(此2种精油在27℃下对面包霉变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对植物精油漱口水的配方研究,确定了配方中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制备出山苍子精油漱口水.用山苍子精油漱口水漱口,对口腔细菌的除菌率为39.96%,与市售漱口水的除菌率相似,在除菌方面达到了工业产品的要求.采用GC/MS技术鉴定了4种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对丝裂亚菊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测定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蒸馏法提取丝裂亚菊精油并对其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滤纸片法定性测定其抑菌活性,倍比稀释法定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测定抗氧化能力;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对测试菌种细胞壁膜的影响.GC-MS分析...  相似文献   

3.
4种植物精油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牛至、罗勒、佛手柑、紫苏4种精油,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酿酒酵母的抑菌特性,并且分析了pH、光、热对精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对4种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罗勒精油和佛手柑精油对其中的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紫苏精油则对酿酒酵母有很强的抑制专一性。4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与培养基的pH有关。pH<5.0时,抑菌效果非常显著,培养基上无菌落生长;pH>5.0时,抑菌效果随pH值的增大而有所降低。4种精油经过热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后均不影响其抑菌效果,具有较强的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大叶茜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研究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直径,研究大叶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天然抗氧化剂为对照,用DPPH,ABTS~(+·),H_2O_2和还原力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检测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性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大叶茜草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大叶茜草精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和H_2O_2的生物活性,还原能力相对维生素C较弱.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物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蜀桂(Cinnamomum szechuanense)和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叶片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植物叶的精油,比较分析4种精油的总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4种精油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香桂精油在低质量浓度(小于0.4mg·mL~(-1))时的总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香桂精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半数效应浓度(EC50)小于1.0 mg·mL~(-1),而香樟精油、天竺桂精油和蜀桂精油的EC50分别为23.86,34.11,11.99mg·mL-1。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也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升高,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逐渐低于BHA。在质量浓度为1.0×10-5~2.0×10-5 mg·mL-1时,只有香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低于BHA并在p0.0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樟属植物的叶片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香桂精油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罗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罗勒精油化学组分,以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罗勒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罗勒精油中丁香酚(39.55%)、酞酸二乙酯(49.95%)、草蒿脑(3.95%)、石竹烯(4.73%)含量相对较高,占精油相对总含量的98.18%;罗勒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均为1.25μL/m L;通过对电导率及生长曲线的监测发现,在精油作用下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了较大改变;结合生长曲线认为,精油的存在使细胞内容物外泄,从而抑制了细菌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蜀桂(Cinnamomum szechuanense)和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叶片精油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植物叶的精油,比较分析4种精油的总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4种精油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香桂精油在低质量浓度(小于0.4mg·m L-1)时的总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香桂精油清除 DPPH 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半数效应浓度(EC50)小于1.0 mg·m L-1,而香樟精油、天竺桂精油和蜀桂精油的 EC50分别为23.86,34.11,11.99mg·m L-1。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也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活性。随着质量浓度升高,4种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逐渐低于 BHA。在质量浓度为1.0×10-5~2.0×10-5mg·m L-1时,只有香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低于 BHA 并在p<0.0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樟属植物的叶片精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尤其是香桂精油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用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精油,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以山梨酸钾为对照,对余甘子精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余甘子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沙门氏菌,啤酒酵母、米曲霉等常见食品污染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20MPa压力下萃取的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啤酒酵母、米曲霉及黑曲霉的抑制效果优于山梨酸钾;从20MPa压力萃取的精油中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β-波旁烯(38.23%)、二十六烷(17.2%)、麝香草酚(10.94%)、二十五烷(8.51%)、β-丁香烯(5.39%)、2,3-二羟基丙酸(4.36%)、十六烷酸(2.65%)及甲基丁香酚(1.25%),初步推断甲基丁香酚、β-丁香烯、β-波旁烯和麝香草酚为主要的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9.
10.
杨梅叶芳香精油的成分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Ⅰk)对比法分析鉴定了乌杨梅(Myrica rubra Var.astropurea Tsen.)鲜叶芳香精油的成分,同时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乌杨梅叶精油成分以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占总相对含量的97.45%),其中β-石竹烯(17.67%)、(E)-橙花叔醇(16.68%)、5-羟基去氢白菖烯(7.13%)、β-蛇麻烯(6.63%)、异石竹烯(6.46%)和α-杜松烯(5.81%)是其特征组分;乌杨梅叶精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优异的脂质抗氧化活性,抗脂质氧化能力相当于强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60%-85%.乌杨梅叶精油的强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合有较多的5.羟基去氨白菖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太白山4种重要药用地衣的抑菌活性。采用7种肠道致病菌对4种地衣的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其抑菌活性部位进行LC-MS鉴定。4种地衣甲醇提取物均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抑制作用较强;金刷把、黑石耳甲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地衣酸是4种地衣的主要抑菌活性部位。4种地衣的甲醇提取物抑制活性最强,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为地衣酸类。该研究为太白山地衣类草药资源开发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及肉豆蔻衣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两种精油的抑菌活性,用平板涂布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精油对6种供试菌均有抑菌效果,但对每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紫苏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苏不同部位(苏叶、苏梗、苏子)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并考察了紫苏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苏叶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4、0.72mg/g,其次为苏子、苏梗;苏叶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及铁还原能力最强;苏梗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敏感菌株大肠杆菌的MIC、MBC值分别为40、80μg/mL。紫苏叶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资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市场上同一厂家的茉莉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和贡菊花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质量浓度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糖质量浓度,贡菊花茶>金银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总蛋白质量浓度,玫瑰花茶≈金银花茶>茉莉花茶>贡菊花茶;游离氨基酸总质量浓度,玫瑰花茶>贡菊花茶>金银花茶≈茉莉花茶;茶多酚质量浓度,玫瑰花茶>金银花茶>茉莉花茶>贡菊花茶;总黄酮质量浓度,玫瑰花茶>金银花茶=贡菊花茶>茉莉花茶;儿茶素类化合物总质量浓度,玫瑰花茶>茉莉花茶>贡菊花茶>金银花茶;抗氧化活性,玫瑰花茶>金银花茶>茉莉花茶>贡菊花茶.茉莉花茶中EGCG,贡菊花茶中+C质量浓度分别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4种花草茶中发挥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利用野生银莲花资源,将银莲花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分别采用DPPH法、琼脂孔扩散法、MTT法进行了抗氧化、抑菌和抗人乳腺肿瘤细胞(MDA-MB-231)活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组分均有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组分工抗氧化活性最好,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30.58 μg/mL;5个组分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组分Ⅴ抑菌活性最好.各组分和单体化合物对人乳腺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组分Ⅱ对人乳腺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到50.32%.  相似文献   

16.
采用DPPH法测定地板藤根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微生物纸片法测定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清除作用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的半数有效量(EC50)分别为0.004 6、0.004 7、0.006 4 mg/mL.抑菌实验显示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有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肉桂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醛(81.1%),乙酸肉桂酯(5.954%),香豆素(5.689%),苯甲醛(1.246%).通过琼脂平板抑菌圈实验比较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博物馆空气来源的三种霉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及肉桂醛对霉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相同剂量(10μL)肉桂醛抗菌活性比肉桂精油的抗菌活性大.肉桂精油及其活性物质肉桂醛在博物馆空气中抑菌防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生素C(Vc);侧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mL、8.0 mg/mL、2.0 mg/mL.  相似文献   

19.
以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病原菌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牛津杯法等方法,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J100001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SJ100001菌株抑菌活性成分的来源、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其理化稳定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探究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采用GC-MS技术,对采自西藏的6种蒿属植物藏白蒿(Artemisia.younghusbandii J.R.Drumm.ex Pam P.)、香叶蒿(A.rutifolia Steph.ex Spreng.)、亚东蒿(A.yadongensis Ling et Y.B.Ling)、冻原白蒿(A.stracheyi Hook.f.et Thoms.ex C.B.C1arke)和未能定种的A.sp-拉萨、A.sp-亚东,进行花、叶、茎等不同部位的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利用微量稀释法测定6种蒿属植物的精油及精油的10种主要化学成分标准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粪链球菌(Enterococcus faccal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 forman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寻找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菌剂和农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西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