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西化”的浪潮中。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在以“五四”为肇端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先驱者们广泛介绍与借鉴文艺复兴至20世纪出现的各种外来文化,包括西方现代派哲学、文化思潮与理论。新文学就在外国文化和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撞击与融合中发展壮大。因此,要真正认识中国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作家作品,就必须以外国文化,文学作参照系。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把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整体文学的框架中来审视和研究,注重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的影响。顾国柱教授的新著《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版)就是这方面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它的提出和实践,使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它是中西文化交流方式的一种尝试,但其影响却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反现代化与现代化两种思潮的冲突与整合、对立与统一,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化思想发展史的规律之一;因中国现代化发轫的特殊性,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表面上表现为文化优越论,内心深处则表现为很深的自卑心理;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自身也存在着变化的因子;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的负面影响昭示出社会思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要性。这些研究必将会对当前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提供有益的借鉴,有益于人们对十六大与时俱进精神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身居清王朝危机和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交叉点上,清末常州派词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自救意识。尤其表现在词这一领域里,即极力将词纳入儒家文化的轨道,使之成为儒家文化自救的一种载体。它既有一定的学术渊源,又有自身的特点,并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理论引导来实现。它有增加词参与现实的力度与深度的一面,但毕竟是一朵行将枯萎的末世之花绝望中的自我挣扎,无法完成自身所属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农民主体的群众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的爆发,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这一危机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的危机及由此引起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对义和团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其严重的盲目排外倾向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 ,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 ,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 ,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 ;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 ,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8.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国学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国学成为主流话语决定了近代思想家的文化建构离不开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使先秦诸子以及先秦哲学成为近代思想家关注的热点。离开了先秦诸子以及对中国本土文化源流的考辨,也就不能理解中国近代国学思潮缘起的特殊背景,进而无法深刻理解国学的理论初衷和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惠言与常州经学徐枫常州词派的理论,实质上是汲取了清代的经学、文学、哲学等各家各派的理论或方法来构建其自身的理论框架的,故而不致于在学术大潮中成为瞬即烟灭的泡沫。悬揣常州词派产生的文化动因,当从此入手。本文着重探讨常州词派与常州经学的一些关系,以求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独特的抒情传统与表意文字媒介,使得意象这个范畴始终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据一个重要的关键地位。从先秦诸子关于意与象关系的哲学思辨到刘勰的意象理论的提出,一直发展到主宰中国文坛的审美意境论,形成中国古代审美意象理论逐渐深化的轨迹。而西方的意象理论成熟较晚,在西方美学史上,对审美意象范畴的真正重视,应该从康德关于审美主体性的阐发开始,随着二十世纪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勃兴,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泛滥和“意象”派诗人的鼓吹,审美意象逐渐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一个流行概念。值此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汇集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庞杂思潮。既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思,又是对后工业社会的回应,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后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它的扬弃也是对它的反叛。反理性、肤浅性、非中心性和商品性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中国已经遭遇了后现代主义,透析这股思潮的文化观,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抵御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影响,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涉及到儒家的人格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梁漱溟被美国学者艾恺(Guvs.Alitto)称之为"最后一个儒家",也是二十世纪众多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分子中唯一身体力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之人。梁氏一生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出路,试图在中国历史之出路与人生价值之选择之间达成统一。梁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是文化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途径是乡村建设。他的一生陷入现代化与人性的两难之中,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文化对立交融的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影响很大。整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之长以创造中国文化现代精神,是中国近代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把握与回应这一历史性课题,于1938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伸,“科玄”论战的主题由新旧文化的核心范畴良知与科学之争得以确定.玄学派试图通过划界方式,主动将“知”划归科学,以图保留良知之“良”(仁)性.这个策略一方面背离了仁知统一的儒家良知传统,使良知失去了“知”这个根基.另一方面,科学派趁势追击,以理智破除直觉、情感,以因果律破除自由意志,以科学之知破除良知之“良”(仁)性,从而使良知既失“知”性也失“良”(仁)性,良知彻底破产.如何在科学时代重建新良知,这无疑是科学与良知之争给中国哲学界留下的难题与重要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15.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它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6.
文化现代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只有把文化现代化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放到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才能处理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问题,解答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难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种辩证解决人与世界矛盾的方法论,蕴含着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呈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贯穿于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于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判断力、敏锐把握力和民族推动力之中。中国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全世界实现“文化脱贫”贡献中国力量,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给出中国样本,为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
清代嘉庆、道光之际,是中国学术发展的转折时期.其标志是理学经世学派的崛起和今文经学的复兴.湖湘理学经世派反对为考证而考证的乾嘉学风,主张以理学进行道德教化,同时讲求治世才能,以免理学空疏之讥.今文经学重新解释儒家圣道,为变法改革寻找理论根据.这两种学术思潮的路向不同,但都主张学术要关心现实、经世致用,都是基于乾嘉学术的困境和社会现实的危机而形成的,并对晚清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后,维新思潮与变法运动结合起来,经过1989年的社会实践,迅速发展成熟起来,突破了早期改良主义的界限,形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以进化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以引进西学、变法改政、实行君主立宪为中心内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传统文化发动了一次较为激烈的冲击.本文试就戊戌维新思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发生的,它的当务之急是救亡图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都把变法改政、引进西学作为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重要途径,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戊戌维新思潮也就围绕着引进西学的一系列问题向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透过后现代视野反省中国现代化,避免我们重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错误,这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的“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旨。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50多名学者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派是抗战时期涌现的一个非理性爱国知识分子群体,因其思想观点的偏颇而备受诟病。该派别的形成主要源于抗日御侮的严峻现实、近代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和国家主义派以及外来的尚力思潮、尼采哲学和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