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金属表面上,构成硼化物的化合物的硬化法可以延长用于添加了矿物或玻璃的塑料加工工具的寿命。经硬化的工具有很高的硬度、很低的摩擦系数和很好的耐腐蚀性能,从而降低摩耗、延长使用的寿命。这种硬化法是在原材料金属上作成扩散层,它不会剥离,即使形状复杂的工具也可以使之硬化均匀。材料开发公司出卖的这种“硼保”(Borofuse)硬化法最近已经应用于塑料加工工  相似文献   

2.
氮离子注入技术在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延长工件使用寿命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1~4].注入的氮离子与金属表面组元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是由体系动力学所决定的[5].具有一定能量的氮离子与金属表面原子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  相似文献   

3.
扫描隧道显微镜单原子操纵技术及其物理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使得人们的视野可以直接观察到物质表面上的原子及其结构,并进而分析物质表面的物理性质,它还使得人们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表面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甚至可以操作单个原子,这一特定的应用将会使人类从目前微米尺度的加工技术迅速跨入纳米尺度和原子尺度。这将是推动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无法估量和替代的动力。文中介绍近年来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部分进展,并讨论原子操纵的物理机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提出了原子注人生物学效应,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注人的原子中以全旧原子为例进行说明.原子注入生物学效应的发展顺序有四个阶段: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生物阶段.原子注人生物学效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生理效应、生化效应和遗传效应。被注人体可以是作物种子、细胞等。  相似文献   

5.
材料的性能与显微组织结构密切有关,而显微组织结构又决定于材料的成分和加工工艺.在开发高性能先进材料的过程中,正确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显微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三维原子探针(3DAP)是在场离子显微镜(FI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在FIM样品尖端叠加脉冲电压使原子电离并蒸发,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电荷比来确定该离子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电负性概念1932年由著名化学家L.Pauling提出并首次定量标度,它表示"分子中的原子将电子吸引向自身的能力".作为化学领域里非常重要的原子参数,电负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预测化学键的性质,进而预测分子和晶体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80年来,电负性概念不断发展,出现了离子电负性、键电负性、基团电负性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电负性理论,并使电负性概念成为材料研究的有效工具.随着新材料的迅速发展,电负性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预测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定量计算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质,如功函数、肖特基势垒高度、带隙、弹性模量、硬度等,对于人们设计和发展新颖的功能无机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第三代骨修复和植入材料除了要满足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等要求,同时还要求具备骨传导、骨诱导和可控降解等特性,以实现骨组织的诱导再生。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骨植入材料的分类、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拓扑结构、可控降解、组织诱导再生、加工制备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对近年来可诱导组织再生骨植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动态进行了阐述,提出可控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可能是未来骨植入材料加工制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将活性陶瓷与多孔钛基体高质量结合,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对骨植入体进行降解速率调控,将是实现骨植入材料组织诱导再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发黑处理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金属防锈处理技术。经过发黑处理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乌黑的硬膜,硬膜层能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而现在所采用的发黑处理是在加热状态下进行的,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着较大缺点,例如费工、费时、耗能大,特别是发黑剂在加热状态下会蒸发出有害气体,对身体健康有害,因而目前正在被淘汰。  相似文献   

9.
速度小于Bohr速度(vBhor=2.9×106m/s)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6 (动能EK=150keV,速度v=8.5×105m/s)入射金属(Ni,Mo,Au和Al)表面,同时测量产生的Ar原子近红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俘获电子中性化,形成多激发态的Ar空心原子,空心原子退激辐射从近红外光谱线到X射线波段谱线,近红外光谱线辐射强度说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金属的功函数起着重要作用,进而验证了经典过垒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基础上发展的研究电子-离子(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给出了利用这种方法对氦原子和类氦离子、锂原子、类铍离子、类氖离子、类镍离子以及氙原子的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人体和任何一个生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场,其中任何一个离子、原子、分子或基因,都时刻在发生变化;或是在被利用,或是被排出体外。 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反应场里,总难免有一些原子、分子、基因,呈游离状态在生物体内搁着,甚至越来越多地堆积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12.
一、绪言在塑性加工中使用液体作润滑剂时的润滑机理,受到被加工材料的材质、初始表面状态、变形特征、润滑油性质、供油方式和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液体润滑是通过被封闭在工具和被加工材料之间的润滑油来实现的。加工初期,被封闭润滑油的量因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质以及初始表面状态、润滑油的特性(尤其是精度)及其供油方式和加工速度的不同而异。加工初期处于工具和材料之间的润滑油在加工到一定程度之前随加工程度而向外流出。由各种条  相似文献   

13.
速度小于Bohr速度(vBhor=2.9×10^6m/s)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6+(动能EK=150keV,速度v=8.5×10^5m/s)入射金属(Ni,Mo,Au和Al)表面,同时测量产生的Ar原子近红外光谱线和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俘获电子中性化,形成多激发态的Ar空心原子,空心原子退激辐射从近红外光谱线到X射线波段谱线,近红外光谱线辐射强度说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金属的功函数起着重要作用,进而验证了经典过垒模型.  相似文献   

14.
假设原子(离子)中一个电子所受到的作用势等于其第一电离能的值,定义了原子(离子)的边界半径,其具有内禀性、唯一性的特点,借助于MELD从头计算程序,计算了原子(离子)中一个电子受到的作用势,给出了前四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边界半径,这种半径与传统半径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具有可应用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首先用薛定谔方程求解被束缚在原子围栏中金属表面电子的波函数,包括圆形,矩形,跑道形的围栏.然后应用M atlab数学软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分别模拟出三种形式围栏内金属表面电子的分布图,描述了原子围栏中金属表面电子的分布情况.最后,将计算机模拟图与用实验所绘图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纯铁表面采用高能喷丸机械研磨处理,并在样品罐中添加镍粉,经过100 min的处理,镍粉均匀镶嵌在纯铁基体,并形成约100 μm铁镍合金层,经600℃热处理后,合金化程度进一步增强.界面微观研究表明,表面机械研磨时存在显著的原子扩散,可以在金属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合金层,适当的热处理会进一步增强合金化程度,是一种新的金属表面合金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注水仍是剩余油驱替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化注采控制更是我国油田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智能配注工具在腐蚀环境下的适应性评价工作不足,大大制约了我国数字化油田的发展进程。为评价缆控式智能配注工具材质在新疆油田井下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通过实验方法评价了用于智能配注工具的两种典型材质在不同温度、不同Cl-浓度条件下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A材料的腐蚀电位下降且腐蚀电流增加,而B材料则腐蚀电位升高且腐蚀电流减小;当Cl-浓度升高时,A材料表现出较强的腐蚀倾向;而在所研究井况范围内,B材料表面钝化层未被破坏。可见,在所研究井况下,B材料耐蚀性能显著优于A材料。  相似文献   

20.
激光束加工技术是一种智能化的先进加工技术,被誉为"21世纪的万能加工工具"。它主要是利用能量密度很高的激光束使工件材料熔化、汽化和蒸发而予以去除的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计量、图像技术、信息传递等激光应用领域一样,激光束加工技术随着激光器及外围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目前,激光束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太阳能电池制造等领域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束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