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消息定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晷影漏刻算法的沿革已得以广泛发掘,其精度也得以仔细分析,但对唐代僧一行在《大衍历》中所给晷影漏刻算法之“消息同率”的内在本质尚深入研究。“消息同率”在后来的历法中以称“消息数”或“消息定数”。一行在将“消息定数”引入晷漏算法的实践中首当其功。借用球面三角方法,建立时角、赤纬、地理纬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消息定数的造术之源及数理大文学含义。消息定数与太阳视赤纬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计算晷影、漏刻、昏明与中星的共同基础。《大衍历》以后唐宁时期的历法在晷漏算法中基本上都使用“消息定数”。  相似文献   

2.
九服晷影算法从一行《大衍历》(公元724元)起,成为唐宋金元历法计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时期九服晷影算法的系统解读,说明该算法的造术方法及特征。一行《大衍历》中采用数表算法,边冈《崇玄历》(公元892年)及其后历法均采用公式算法。王朴在《钦天历》(公元956年)中利用一行开元年间大地子午线测量结果,构造了独特的九服晷影函数,由此可推导出中国数理天文学史上第一个正切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大衍历》晷影差分表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朝鲜《高丽史》《中的有关史料,重构了僧一行《大衍历》中的每度晷 分表。按照《大衍历》的构造方法,一行给出了太阳的天顶距从0到81古度时,每一度上相应之8圭表的影长,该表之相对误差的绝对平均值为8.7‰。通过具体的归算发现,《宣明历》中的二十四节报晷脯,完全是利用一行的每度晷影差分瑶构造的。由于二十四节气晷影的测定,历来被认为是编制新历最要紧的大事,《宣明历》二十四节气晷脯的构造表明,一行的晷影  相似文献   

4.
致《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者 :最近我饶有兴致地读到曲安京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的一篇文章 ,文章论述了一行和他的继任者们在晷影方面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与正切函数表在中国早期发展之间的可能联系 (曲安京、袁敏、王辉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自然科学史研究》,2 0 0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三次内插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根据《天文大成管窥辑要》中的史料,发现边冈在其《崇玄历》(892年)中创立的晷影公式-中国历法史上第一例三次函数,是通过令影差变化与自变量平方的比值为某个等差数列而构造出来的,与过去认为的三次内插法无关;王恂、郭守敬在《授时历》(1280年)创立的平立定三差算法,则是通过对插值函数的降阶,将问题转化为一般的二次内插公式的构造,前者可能受到了边冈立方相减相乘算法的启发,后者则与刘焯的二次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6.
吴敬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是明代传统数学中一部承前启后的算书,与“九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书的问世是《九章算术》流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文章详细比较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与《详解九章算法》,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尽管后者包括了《九章算术》本文、刘徽和李淳风的关注、贾宪的“细草”和杨辉的“详解”等内容,但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影响最大的是“详解”;吴敬读到了《详解九章算法》,但没有看到单行本的刘徽和李淳风注的《九章算术》。文末指出了前人研究中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元大都高表结构的一种推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假定设在大都由元代郭守敬设计的高表可能的铸造方法和安装问题,并认为郭守敬只作了高表设计而未实际铸造,设在大都的高表应与登封的一样,仅在40尺高的堂顶围栏架一横梁。堂为晷影堂,在表之南。堂、表、圭正南北排列。  相似文献   

8.
在搜集尽可能完备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信息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梳理明、清月晷和星晷的结构为主线,辅以复制模型和模拟观测等手段,对明、清月晷和星晷的结构和用法做一全面的分析考证,对晷盘上各种刻度的划分、起始位置、走向也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辨正。月晷可分为"早型"、"晚型"两类,星晷分为"地盘固定型"、"全动型"两类,操作方式差别都很大。通过模拟观测,发现月晷的测时误差较大,而星晷的误差较小;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观测,发现故宫养性殿前清代石质日月晷的某些刻度是错误的。根据研究结论还提出了月晷、星晷的复制推荐。  相似文献   

9.
第1期论文试论中国传统农学理论中的“人”曾雄生(1)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数学教育的体制化亢宽盈(21)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曲安京袁敏王辉(44)《晓庵新法》中的常数系统宁晓玉(53)释谭峭的“四镜”戴念祖(63)大汶口、龙山文化黑陶内碳纤维的初步研究邱平王昌燧李凡庆周贵恩(79)研究讨论是运动不灭还是物质不灭──王夫之运动守恒思想质疑胡化凯(84) 曾侯乙墓漆箱房星图考武家璧(90)第2期特稿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笔谈百年中国科技回眸董光璧(97)中国…  相似文献   

10.
邢云路测算回归年长度问题之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文献记载,明末邢云路在兰州通过6丈圭表实测晷影,得到了中国传统历法史上最为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通常认为这一精密回归年长度值的取得是由于他使用了中国传统历法史上最高的圭表,从而减小了观测的系统误差所致。该文通过分析发现:邢云路所留下的影长实测值的误差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他之所以能得出如此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完全是因为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事实表明,早在他进行立表测影的十多年前,他已经掌握了与这个值精度相当的回归年长度值,据此揭露了官方历法系统的误差并立呼吁改历。在他的改历建议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增强自己见解的说服力,他着意安排了这次测影活动。但是,由于他所处年代特殊的天文条件,他所用的由测量表影来推求回归年长度的方法本身的可靠性有限,所以,他最后对测影结果进行了调整,使之能够导出他想要的最终结果。至于他最初是如何得到如此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并确信其可靠性的,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新材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社会作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济。该文通过对大量确凿的历史和当代的资料与数据的分析,论述了新材料的发展是高技术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古历“金水二星日行一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中国古代历法中关于“金水二星日行一度”的说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对西方古代天文学关于金水二星运动的描述也加以比较分析。指出:“金水二星日行一度”是古代中外天文学家的一种普遍观点,这是与当时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必然结果,我们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一种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插值法肇始于刘焯《皇极历》(公元604年)。它的发明使中国古代历法的算法系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文中提出刘焯太阳运动理论核心的三个假设,破解了刘焯二次等间距内插法的造术原理。  相似文献   

14.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黄百家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关于中国古代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继清初的王锡阐之后 ,不但没有平息的迹象 ,反而由于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特别是其多重天说的影响 ,至少与王锡阐同时或稍后的梅文鼎 (持左旋说 )、黄百家 (持右旋说 )等人又以中西会通的视角 ,重启论争。黄百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 ,即主要以当时在中国最先进的西方第谷“准地心体系” (特别是其多重天说 )及其测定数据 ,对左旋说进行质疑 ,同时使传统右旋说克服了致命缺陷——日月高下与一重天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自然蕴含着左旋说在天体层次观念等方面的所长 ,从而又将传统的右旋说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7.
关于简仪的地盘和圆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证了元郭敬简仪,其下有“地盘”标24个方位,外有圆室,并讨论了圆室的两种可能形式和圆室对观测是否有妨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太乙术数是中国古代命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根据史箱中残存的些许史料,利用中国古代天文学常数系统的构造原理,该文发现并重构了宋代术数中的《景You太乙历》(1034年),太乙历法的常数系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传统数量天文学的演纪算法制定的,通过对《景You太乙历》上元积年的重构发现,由于太乙术数的历元包含了一些术数方面的周期,历而其常数系统的选择较之官方历法更加复杂,同时也是后者所不同取代的,正是基于这个原  相似文献   

19.
汤姆森在球调和函数方面的工作是位势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在拉普拉斯、勒让德、傅里叶等人势理论及热的解析理论工作基础上,汤姆森是第一位定义球调和分析,给出球调和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特征,并将任意函数表示成球面调和函数的线性组合。为拉普拉斯方程求解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并被应用于一系列数学物理问题中。本文基于原始文献及研究文献,对汤姆森在球调和函数方面的数学工作进行探析,追溯其创新方法的思想起源及物理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