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重庆珞璜南右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跨既有渝贵线铁路工程为依托,研究了转体桥关键结构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技术.运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模型,分析主要工况下转体桥整体、局部结构内力及变形,通过对施工时转体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转盘、球铰接触面等关键部位的力学特性;并探讨了转体系统、转体结构称重、配重及抗倾覆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阐述了自平衡结构转体施工由平衡测试到转体实施各阶段的计算,对球铰转动摩阻力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论证,提出了球铰和部分撑脚共同支承情况时转体摩阻力矩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勇 《科技资讯》2010,(16):58-58,60
对转体桥转盘改进设计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转盘改进的方法和为保证下转盘下混凝土密实而采取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宇 《科技咨询导报》2014,(2):107-107,109
我国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建成的桥梁大多是跨越深谷、深水急流,以拱桥、斜腿钢构桥梁居多。随着装备制造技术、施工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上跨铁路、高速公路时,转体施工方法得到较多运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桥梁形式包括拱桥、T构,且具有向跨度大、转体重、角度大等方向发展的特点。该文结合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某特大桥(48+80+48)m连续箱梁采用平面转体施工方法成功实现上跨铁路繁忙干线的工程实例,对大吨位T构水平转体施工程序和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建张唐铁路遵化跨大秦铁路特大桥为64 m+64 m T形混凝土刚构桥,采用在平行既有线一侧悬臂浇筑成形,再利用结构自平衡体系将T构平转到位.转体跨度64 m,转体高度13~20m,平转角度45°58′,转体重量达11 000 t.如此规模的转体桥梁,转体部分构造施工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保障最后转体时实现圆满对接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丰富的工程实例图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转体构造部分的施工流程和工艺,继而提出来一些创新性的工程做法,以期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并促进转体工艺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杨潇 《甘肃科技》2011,27(9):127-129,183
通过对地铁高架桥梁跨越铁路既有线转体施工活动的阐述,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对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该项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工作重点的总结,为钢砼桥梁转体工艺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行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应用于跨越铁路高架桥时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重点阐述采用转体施工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转盘、磨心、拱圈施工、拱圈转体等几方面介绍了贵州省小兴浪大桥拱肋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桥为河北省最大跨铁路双幅同时同向、逆时针转体立交桥。文章介绍了该桥主体双幅同步平衡转体的施工控制技术及转体各工序的注意事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泽准 《科技资讯》2014,12(16):58-58
桥梁转体施工法能够在交汇其他铁路的地方同时能够确保安全的施工,也确保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这一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比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内的铁路桥梁建设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转体施工法的特点以及这种方法在我国铁路桥梁施工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转体顶推力(或牵引力)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大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转体顶推力的主要因素,并在考虑结构支撑形式及转体形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和计算,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对<规范>中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说明,并用以指导类似工程的转体顶推力计算.  相似文献   

12.
转体施工法在北京,河北等地区多次采用于跨越铁路的桥梁工程中,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该工法在天津集疏港公路上跨津山铁路桥工程工程中成功应用,本工程在转体吨位,桥梁跨度和结构形式方面都具有异于目前已成工程的特殊性。为同类工程施工起到了很好的知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绥芬河市新华街立交桥为例,对自平衡转体施工斜拉桥转体力偶矩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平面转体施工桥梁的转体力偶矩。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张家口—唐山铁路遵化跨大同—秦皇岛铁路特大桥实际工程为案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桥梁上部钢筋混凝土T构挂篮施工期间和转体时底部转盘的受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ANSYS数值模拟过程中所涉及的单元类型选取、材料模型定义、荷载加载方式以及边界约束条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单元网格划分以及采用节点耦合技术对型钢混凝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为该桥的转体施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同时也为桥梁转体施工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无平衡重转体采用锚固体系代替平衡重平转法施工,充分利用了锚固体系、转动体系和位控体系构成了平衡的转体系统,适用于大跨径或转体重量大的拱桥.转体分为整体转体和上、下游拱箱分别转体,整体转体系桥将拱圈分为两半跨同步转体合拢;上、下游分箱转体系上、下游拱箱分别同步转体合拢.本文对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在大跨径拱桥上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唐培文 《科技信息》2012,(14):372-373
文章描述了金山铁路春申特大桥结构型式为96m的下承式钢桁梁在16°夹角情况下无平衡重转体跨越既有繁忙干线沪昆铁路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55-55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特大桥(75.5+125+7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转体施工为工程背景,讲述了连续梁转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技术方法、施工措施和称重试验等。工程实践表明,该桥转体施工效果良好,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可为国内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贵州省务川县珍珠大桥采用国内首创负角度竖转工艺施工的成功实践,现就珍珠大桥转体布置和转体系统的组成进行介绍,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转体施工是桥梁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尤其对于铁路沿线等跨障碍桥梁,但以传统监测作为基础数据的方法存在精度低、测点不全面的问题。以某转体桥梁为项目依托,采用高精度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转体桥底部的丰富点云数据并采用曲面重构算法生成三维精确曲面,通过与转体目标高程偏差对比分析完成每个关键转体阶段整体质量评估;以及自动化提取桥底中线以及两侧边线的三条重要线形,并绘制该三条线形与转体目标高程偏差包络图,对桥梁高程允许偏差超过±20mm时采取降低或抬高超限端的必要措施,从而保障全施工过程的规范与安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点云作为桥梁转体全过程监测数据支撑,不仅提高了桥梁监测的前期基础数据的精度,而且能显示转体期间与转体目标位置偏差的三维直观分布情况,对于转体桥梁尤其是高难度、大跨度转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