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推行毒化政策,妄图消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禁烟禁毒举措,对抑制日本的毒化政策起了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保存下来的根据地,而且在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又是中共领导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对其禁烟运动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中国共产党相关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在“九·—八”事变相“七·七”事变期间,他坚决主张抗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试就这期间冯玉祥的主要抗日活动进行评述,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临危出山,请缨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很快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在民族危机面前,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政策,对内围剿红军,对敌屈膝,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面对日寇的侵略,当时正隐居在山西汾阳峪道河的冯玉祥将军,再也坐不住了。他发出通电,谴责蒋  相似文献   

3.
首先,斯诺系统真实的介绍,给罗斯福总统留下了关于中共的最初印象,为在共同对日作战中密切与中共的联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史迪威有关中国抗战真实而可靠的情报,震拓了罗斯福总统,直接促成了美国政府的扶蒋联共政策。他代表和执行了这一政策。第一,全面揭露了国民党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剖析了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实面目,建议美国应摒弃“蒋介石就是中国”的观点。第二,建议美国对中共领导的军队予以承认,并给予军事援助,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合作。第三,促进了美国政府同中共的正式官方接触。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中革军委总供给部和人民委员会的有关部委为反“围剿”战争做了以下后勤保障工作:一、兴办兵工厂,为红军提供武器弹药;二、开办医院.为红军治疗伤病员;三、发展邮电交通事业,为红军反“围剿”战争服务;四、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为反“围剿”战争提供经费;五、发展生产,保障红军衣食供给.  相似文献   

5.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32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由于执行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苏联、共产国际策略方针的转变,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王明担任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领导中共代表团就近指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在某些策略方针的方面有所变通,对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王明是一个教务主义,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加之“左”倾错误在全党盛行,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左”右倾错误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看如今台海局势及美国的对台政策,让人不由得回想起60多年前抗战后期中国国内局势以及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944年末,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美国的对华政策也逐渐发生转变,由“援蒋抗日”到“扶蒋反共”。美国一方面以“内部和平”为由敦促中共谈判,以牵制中共的军事行动,一方面又向蒋介石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期加大他在谈判中的筹码。但这种政策却让蒋介石误以为有了美国作靠山,进而自掘坟墓——挑起内战,最终使美国对华政策全面破产。当年,美国把蒋介石作为其“拯救中国”的惟一选择,不断予以援助。尽管到后期美国国内已经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就如何对待国民党和抗日问题,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和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曾几度调整政策,并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了两次和平谈判,最后实现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红军挺进师和临时省委的战略思想转变,是在远离党中央,并曾一度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在频繁的游击战争环境中实现的。这件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却象一朵闪烁的星  相似文献   

8.
黄道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在他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期间,为中共在江西抗击日寇做了大量工作,如:领导抗日救国运动,输送青年革命干部;发展进步文化事业,宣传中共抗日主张;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方人士抗日;恢复发展中共组织,策划敌后游击抗日.  相似文献   

9.
苏区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共和苏维埃政府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为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红军的战斗力,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制定了一套适合苏区实际的教育政策、措施,开展了以成人为中心的革命教育活动,使苏区成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从1934年10月到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 ,陈毅等领导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和地方部队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实现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 ,保存了革命力量 ,有力地配合和掩护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这三年陈毅亲自组织指挥游击战争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使赣粤边区红旗始终不倒 ;审时度势 ,力促南方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 ,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胜利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以闻名中外的淞沪抗战和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而载誉史册的十九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走上了联共、抗日、反蒋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与十九路军关系密切,在双方从对立到合作的过程中,中共党内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与“左”倾关门主义统治的中央分歧很大,在对待十九路军问题上,中共有着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严重的策略失误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民众对川军的评价为"双枪军"(步枪和烟枪),"草鞋军"(武器低劣、装备不足、单衣薄裳、赤脚草鞋),只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围剿红军。抗战前,川军被国人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军队"。抗战后,广大川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吃苦耐劳以及流血牺牲精神,不仅在众多杂牌军中首屈一指,就是和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相比,也毫不逊色,给全国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改变了川军只会打内战的"双枪兵"形象,树立了"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民国年间,甘肃、宁夏地区相继修建了许多堡寨。至红军长征经过甘宁地区时,国共两党军队及地方武装就这些堡寨展开了一系列争夺和抗争。尽管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依凭各地堡寨阻击红军,使红军遭受一定的人员损失,但红军灵活采取军事、政治教育等手段,宣传我党政策,最终取得了堡内民众的积极支持,成功到达长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山西新军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在统一战线的形式下合作创建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是适合当时山西抗日形势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山西新军的建立和壮大,促进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促进了地方抗日团体和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发展,配合八路军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支持和推动着山西以至华北的抗战局面。  相似文献   

15.
标语宣传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历来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苏维埃政府,配合当时的革命需要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标语.这些具有独特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标语,既为鼓舞红军斗志,瓦解敌军,胜利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立下了卓著功勋,也为苏区军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和扩大苏维埃革命政权,发展苏区各项改革与建设事业提供了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陈国威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67-71,82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深深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探索蒋介石的侨务理念有助我们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侨务工作.蒋介石的侨务主张主要包括:空洞强调“团结”的侨务训示;在抗战前以“攘外必先安内”“诸事有先后”作为处理侨务的理念;到抗战时,为了争夺海外侨社资源,则提出“海外党务是以侨务为依归”的工作理念.1945年前,蒋介石并没有给予侨务工作足够的重视,态度消极.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过程中,认识到新闻媒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威力和重要功能,提出了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并重、报纸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争取广大工农群众是党进行新闻宣传的根本指针等重大理论命题.成功地利用新闻媒介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红军发展壮大并走向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黎平会议和扎西会议决议,党和红军决定在川贵边界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此,中央红军在遵义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赤化工作。“红军之友社”就是在党和红军的影响和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壮大为中央红军在遵义的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深刻洞悉和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对美外交政策,既不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而放弃联美抗日,争取了美国对中共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又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对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予以揭露的打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还极具远见地提出了战后吸引外资、扩大与美国在经济上交流和合作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20.
八一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造了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八一精神。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并创建了红十军。本文论述了八一精神与方志敏创建红十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红十军精神。红十军精神与八一精神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历史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