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社会的历史格局导致了玄谈盛行,老庄复兴。时人对自然之美开始自觉,游山赏水成为风尚,艺术也呈现出繁荣和变化的局面,中国山水画最终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有了自身的独立的创作经验和理论陈述,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国的山朗润明丽,南国的水澄碧清亮,山山水水间透着奔放热烈的别样风情。鼓浪屿的海波在日夜歌唱,菽庄花园风姿千万,客家土楼别具一格。除了游山览水之外,观海也是必不可缺的项目,背倚海礁,面对浪潮,看海鸥点点,数千帆片片。南国的明媚阳光渲染出不一样的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3.
宋代成都游乐之风盛行,主要有寺观游、园林游、市井游、岁时节庆游和山水游等。宋代成都士庶热衷于"游山玩水",游山主要有上巳日游学射山、三月二十一游海云山,还有城内的武担山。游水主要有摩诃池、江渎池、万岁池等池塘和锦江上的小游江和大游江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喜爱动物,成人后依然童心未泯,见到猫、狗、兔、羊都忍不住要逗弄一番。在我饲养过的小动物中,最难忘怀的是一只小松鼠。四年前,我游山时带回家一只翘大尾巴的灰松鼠。起初小东西很怕人,稍有响动立即缩成一团,将毛绒绒的大尾巴贴盖在背上,乍看真像一朵大狗尾花或一团干草。若在野外,如此伪装准能蒙过天敌的眼睛。我为它做了个大铁丝笼,内挂一个开小洞的木  相似文献   

5.
两宋是中华自然审美的精致化阶段.它全盘继承了魏晋以来形成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基本格局,然又均有自身特色.纵游山水方面,以山水悟道形成自然审美之理趣;园林建筑方面,建筑各要素细节上全盘精致化,讲究山水之趣与日常享受兼顾的私家园林最为发达;山水艺术方面,山水花鸟画大兴,既将自然审美价值推至极处,又最终将自然审美的客观之境改铸为主观的情趣之境.  相似文献   

6.
王思任以聪睿灵心21岁即考中进士,为该科最年少者。但其仕途却因他的耿介性格偃蹇不顺。他先后为兴平、当涂、青浦知县,屡遭弹劾,三仕三黜,中年辞官家居,读书吟咏,纵游山水。其后虽有起复,因王思任不依附阉党,被选袁州推官也未赴任。阉党败后,王思任为九江佥事,平定骚乱,却也未免被劾的命运。甲中事后,多有人认为王思任移居山中,绝食而死。  相似文献   

7.
正12月3日《,一个大写的人》首映礼暨徐东成同志先进事迹媒体座谈会在金华市文化中心召开。来自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金华市科技局及中央、省市各级媒体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徐东成先进事迹记录片《一个大写的人》,全长23分钟,真实还原了徐东成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全片脉络清晰、叙述平实,有故事、有细节,真实可信,再现了一位可敬的科技干部形象。从龙游山沟里走出来的徐东成,是金华学历  相似文献   

8.
苏辙的山水诗数量众多,表现形态丰富多样:宦游山水表现仕途之倦累与无奈,借山水乐赏化解行役烦劳、平衡情理冲突、补偿家园失落;与苏轼的山水唱和成为联结兄弟情谊、表达田园归思、感慨命运浮沉的重要方式,有着契合一致的生命体验与价值追询,悬拟的山水诗体式则反映出士人借山水解决仕隐矛盾的深沉焦虑感;亭园构成了士人吏隐生活中寄托山水意趣的重要载体,景观营造与交游乐赏使士人宦游中的身心安顿有了现实的依托,并与心性的养炼、人格的挺立沟通起来,开掘了幽深的精神境界。从以上角度解读苏辙的山水诗,对于窥探宋人普遍的山水观念和审美趣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桂林是我国石刻文献发展一个特别集中、且成就突出的地区。从文献角度而言,桂林石刻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别的价值,所以古人论桂林石刻云“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桂州岩穴奇,石刻穷秘诡。岂惟考岁月,直可补载纪”。桂林石刻可谓是广西的文化渊薮,但是后人对其整理不足,价值彰显不足,令人遗憾。历史上对桂林石刻进行整理,据笔者所知仅有三种:一是明人万历间张鸣凤的《桂胜》与《桂故》;一是清人嘉庆问谢启坤编《广西通志》时整理的《粤西金石略》;一是1977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的《桂林石刻》三卷本(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10.
浅谈建筑装饰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璐 《科技信息》2009,(36):136-136
中国传统文化亘古绵长,传统风格装饰设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周期性的文化追溯与反思,设计师从原始文化中寻求哲学根源,从传统精神构造中建立现代的生活体系,从传统技术和民间家居工艺设计中汲取灵感,从传统材料中产生现代的生态和谐,从传统装饰和符号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1.
姜又元 《科技资讯》2014,12(17):208-208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目前,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西方的现代性音乐在体制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传统音乐以西方音乐体系为系统存在于高校中,极大的遏制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自我衍义能力。如何在高校中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在传统音乐传承中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汪跃进 《科技信息》2013,(8):255-255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积淀,设计师从原始文化中寻求哲学根源,从传统精神构造中建立现代的生活体系,从传统技术和民间家居工艺设计中汲取灵感,从传统材料中产生现代的生态和谐,从传统装饰和符号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而如今高职校学生由于受外国文化入耳濡目染,而缺失传统文化熏陶,国家从宏观层面也明确提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该文从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现状分析,提出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小密 《科技资讯》2009,(10):229-229
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根植子传统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具有时代性。中国的广告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民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宅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伦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如何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中传承传统伦理文化,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图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民族传统图形是朝鲜民族思想情感、精神风貌的视觉艺术形态的展示,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积累中形成的传统造型艺术宝库。通过对朝鲜族传统图形的视觉表现以及造型特点的梳理和探究,归纳总结出朝鲜民族传统图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宝贵的文化资源。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农村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遗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进程,是儒家伦理道德与传统法律相融合的进程。在这一融合进程中,儒家伦理道德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以律令的形式出现于传统法律中,使传统法律成为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进程,是儒家伦理道德与传统法律相融合的进程.在这一融合进程中,儒家伦理道德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以律令的形式出现于传统法律中,使传统法律成为维护儒家伦理道德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宋服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有着特殊的意义。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服饰具有典雅、质朴、严谨、含蓄的审美特征,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别具一格。现代服装设计师应多了解和挖掘传统服饰文化资源,把创新作为保持传统服饰文化生命力的根本途径,使传统服饰在传承中延续,在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