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溶胶电泳是物化的一个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求得溶胶的ζ电位.本文根据实验事实,提出氢氧化铁溶胶的ζ电位值应在0.030—0.044v之间,当溶胶的浓度一定,渗析程度一定,ζ电位才有其确定的值.同时列出了ζ电位=0.044v时氢氧化铁溶胶电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Tyndall效应,电导率测定,沉降分析实验,证明C60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乙醇介质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为液溶胶,超过这一范围为悬浮液,这些分散体系具有较强的聚结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溶胶浓度、溶胶电导率、非电解质脲素加入量对Fe(OH)3溶胶ζ电位的影响,为"Fe(OH)3溶胶制备及电泳"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溶剂中溶解气体和憎水颗粒表面纳米气泡对固-液溶胶性质的影响,采用深度脱气的方法对溶剂和分散质粒子进行处理,从而制备获得溶胶样品.对制备的溶胶样品进行了丁达尔效应和电导率的测定.丁达尔效应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种胶体,经深度脱气的样品和未经深度脱气的样品相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光散射现象.电导率的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深度脱气的溶胶样品的电导率,比未深度脱气的样品的电导率平均增加30%~80%.  相似文献   

5.
对物理化学实验中所用Fe(OH)3胶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介绍了该实验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以尿素络合水解法制取氢氧化铁胶体,采用透析袋对其纯化,选择与胶体相同电导率的氯化钾及盐酸混合溶液作辅助液,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实验中过程学生操作烦琐、电动电势值测定不准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壤电导率及土壤溶液电导率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沙性土壤非饱和灌溉实验表明,土壤抽提液电导率和离子强度之间符合线性关系,且土壤溶液电导率和溶液总浓度之间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土壤体电导率和溶液电导率的比值(〉1)与含水量成线性关系,在非饱和情况下用时间域反射仪测得水分和电导率数据,再利用此关系可进行溶质的输运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法从粗钨酸钠溶液中分离回收游离碱的可行性,考察了料液及回收液流速、料液中游离碱浓度、回收液寝碱浓度对扩散渗析过程的碱迁移速度、水迁移速率及钨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渗析法能够有效地从粗钨酸钠溶液中分离回收游离碱。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P2O5-TiO2电解质薄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测定不同组分电解质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发现随着温度的上升,质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附着水排出和羟基结构的缩合。  相似文献   

9.
Sol-gel法介孔SiO2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研究了sol-gel法介孔SiO2膜的制备工艺,得到了制备SiO2溶胶的优化工艺条件。发现催化剂氨的浓度是影响SiO2溶胶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影响SiO2膜制备的众多因素中,溶胶pH值、溶胶浓度和成膜助剂是影响膜制备的关键因素。实验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例如合适的pH值下,溶胶-凝胶-干燥过程具有自适应性,能够自动调节凝胶和干燥速度,从而使凝胶干燥过程中存在的收缩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少甚至避免。采用液-液排除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SiO2膜的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SiO2膜的孔径分布在8.8~14.4n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活体取样技术-微渗析活体取样,它通过将渗析管直接插入脑、组织及器官等部位,达到测定其中的化学信息物质的目的。同时本文将该技术与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测定了大鼠脑尾核处的单胺类递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展示了微渗析技术有在活体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首次用有机溶胶法制备了碳载Pd(Pd/C)催化剂.与液相还原法制备的Pd/C催化剂相比,用有机溶胶法制备的Pd/C催化剂的Pd粒子的平均粒径较小,相对结晶度较低,因此,它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要比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好.  相似文献   

12.
纳米硒-蔗糖溶胶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蔗糖作为表面修饰剂制备纳米硒(NanoSe0)溶胶,获得含有NanoSe0微粒的4种均匀溶胶.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NanoSe0-蔗糖溶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法测定了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各NanoSe0-蔗糖溶胶体系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实验进一步表明,随着NanoSe0浓度的增大,清除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能力增强,但是增加蔗糖的浓度对NanoSe0-蔗糖溶胶的抗氧化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PbTiO3超微粒子分散在液体和环氧树脂中,研究这类0-3型复合材料在不同电场作用下材料的光散射和光透过率以及材料吸收边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溶胶-凝胶技术是制备纳米材料的特殊工艺,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笔对溶胶-凝胶技术的基本过程、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溶胶-凝胶技术在薄膜方面的应用、膜板合成纳米阵列,以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对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土壤无机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形态主要有圆球状、片状、柱状、锥状、核状,并且不同形态的纳米微粒由溶胶向非溶胶状态转化时呈线性凝聚.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组装团聚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真正机制.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和气液界面能发生自组装作用,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的自组装行为与矿物表面的特性有关,在活化矿物表面容易发生自组装反应,而非活化矿物表面则不容易发生反应,活化矿物表面的自组装与气液界面的组装作用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6.
气凝胶分形结构的生长机制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气凝胶形成过程的分形动力学特征,在扩散限制集团凝聚(DLCA)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溶胶粒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对凝胶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关于气凝胶分形结构生长机制的溶胶活性粒子模型.利用C语言编制了模拟凝胶生长过程的软件,该软件具有图形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功能,主要输入参数为溶胶粒子密度和溶胶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图形边界条件,当模拟凝聚到一定程度时,软件可自动存储图形数据.利用该软件对气凝胶的分形生长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形成凝胶的各阶段分形图像,以及凝胶分形维数的变化,确定了气凝胶分形结构生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P(AA-co-HEA)/Ag复合溶胶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聚合物P(AA-co-HEA)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分散性良好、尺寸可控、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银。考察了聚合物的中和度、反应温度、P(AA-co-HEA)的化学组成及含量对纳米银粒子尺寸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纳米银复合溶胶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HA/KGM溶胶,应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KGM质量分数、温度、pH值对复合溶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A/KGM溶胶黏度随KGM质量分数、pH值增加而递增,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但过高质量分数和pH值时溶胶转变成凝胶,黏度急剧下降.较高pH值和较高的质量分数不利于形成均匀的HA/KGM复合溶胶.此结果可为HA/KGM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im To provide a potent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alkaloids.Method The enthalpy of dissolution for these alkaloids in normal saline are measured using a RD4962000Calvet Microcalorimeter at 36.5℃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Results The differential enthalpy(Δ dif H m) and molar enthalpy(Δ sol H m) were determined for these alkaloids in normal saline.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experimental data and calculated results,the kinetic equation,half-life,Δ sol H m,Δ sol G m andΔ sol S m of the dissolution process were also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