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铜、锌与四(4-三甲胺基苯基)卟啉络合物极谱波均为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E_(pCu络)=-1.22V(相对于SCE),E_(pZn络)=-1.47V.测定了络合比及条件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2.
在KOH底液中,Cd(Ⅱ)与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形成的络合物能吸附在滴汞电极上,峰电位E_p=-1.24V(相对于SCE)。极谱波具有吸附性,极谱法测出了络合比、条件稳定常数及络合物还原时的电子转移数。检测限为1.8×10 ̄(-8)mol/L许多阴、阳离子不干扰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钴(Ⅱ)—氟哌酸络合物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氟哌酸(NFLX)在0.1mol·L^-1NH3-NH4Cl(pH7.5)缓冲溶液中,与钴(Ⅱ)离子形成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得一良好的络合物还原波,峰电位Ep=-1.09V(vs.SCE),峰电流ip与钴(Ⅱ)浓度在0.050~2.5μ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用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该体系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该波为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4.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5.
在pH4.4的HCOOH-HCOONaA介质中,钼(VI)与高铁试剂(Ferron)生成络合物,在CTMAB存在下,于-0.48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钼含量在4.2×10-8~5.7×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络合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Mo(VI)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Mo(VI):Ferron=1:1。试验了三十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用于自来水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pH4.5的50mmol·L~(-1)NaAc-50mmol·L~(-1)NaAc-0.4mmol·L~(-1)N-苯甲酰苯胲(N-BPHA)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得到Ti(Ⅳ)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62V(vs.SCE)左右。导数峰高与钛的浓度在4.2×10~(-6)~2.0×10~(-4)mmol·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6)mmol·L~(-1)。实验表明,该极谱峰属于络合吸附波,测定其络合比为n(Ti(Ⅳ)):n(N-BPHA)=1:3。该法应用于中成药“升板胶”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NaOH(0.032mol/L)介质中,钍试剂(Thoron简记为Tor)给出一个吸附波,Ep=-0.48V(Vs·SCE.),在该介质中Cu-Tor络合物给出一个很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Ep=-0.50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0.04~0.72μg/mL范围内成正比。研究了该波的特性与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0.01mol·L-1KOH底液中(PH=11.7),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铜—芦丁络合吸附波,铜浓度在5.0×10-7~5.0×10-5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检测限为3.0×10-7mol·L-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Cu(Ⅱ)∶Rt=1∶1,条件稳定常数为β=1.4×105.  相似文献   

10.
合成均三并噻二唑类化合物时,意外得到1H-2,5-双(2'-溴苯基)-1,3,4-三唑化合物,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7.306(1)A,b=9.680(1)A,c=10.924(1)A,α=64.95(1)Aβ=69.77(1)A,β=74.24(1),V=694。5A,Z=2,最终偏离因子R=0.063。  相似文献   

11.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氯苯甲酸-邻菲罗啉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ClBA)6(phen02(p-ClBA;对氯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1.0054(2),b=1.1858(3),c=1,4349(7)nm,α=110.52(3),=96.52(3),γ=101.95(2)^-0,V=1.53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NaOH溶液中(pH>11)利用胆绿素的阳极波的极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胆绿素在-0.40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稳定的极谱阳极波,该波的二阶导数与胆绿素溶液的浓发在2×l0 ̄(-7)~1.8×l0 ̄(-6)mol·L ̄(-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8×l0(-8)mol·L ̄(-1),并且在胆红素或0.02mg·L ̄(-1)白蛋白共存时无干扰,可用于胆绿素的测定,并对胆绿素的极谱阴极波和循环伏安图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胆绿素在-0.40V(VS.SCE)处的可逆波和-0.98V(VS.SCE)处的过氧化氢催化波的性质,对胆绿素的电化学反应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1MH2SO4,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能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IV)对Mn(Ⅱ)有均能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  相似文献   

14.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Ha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铈(IV)——乙醇反应体系同时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确定了络合物形成常数Keq、铈(Ⅲ)生成速率常数k2和相应的阿累尼乌氏活性能Ea。结果表明:在298k时,Keq=0.754mol-1dm3,K2=0.244s-1,Ea=64.13kJ.mol-1。  相似文献   

16.
硅钼杂多酸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外杂多酸与半胱氨酸的反应,其产生在氨-氯化铵缓冲介质中,于滴汞电极上,在Epa=-0.96V(VS.SCE)处,产生灵敏吸附波。  相似文献   

17.
锰(Ⅱ)—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4.7的醋酸盐缓冲体系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Mn(Ⅱ)——芦丁(Rt)络合吸附波,锰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有正比关系,检测限为8.0×10-8mol.L-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n(Ⅱ):Rt=1∶1,条件稳定常数β=2.3×106。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解结晶法合成了Keggin结构杂多酸荷移跃迁盐(BEDT-TTF)8[PMo3NbW8O40].X-射线衍射测定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4.20(0)×10(-8)cm;b=43.39(0)×10(-8)cm;c=13.55(6)×10(-8)cm;β=91°;V=8.353×10(-21)cm3.该化合物具半导体性质。σr.t=3.7×10(-2)Scm(-1).EA=160meV.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其为Spin-Peierls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设G=(V,E)为n阶2-连通的1-坚韧图。将G的节点分类:g={v∈V|dG(v)≥n/2}而H=(G\g)。如果H满足Ore-条件:x,y∈V(H),(x,y)∈E(H)dH(x)+dH(y)≥|V(H)|,则有:(i)G是Hamilton的;(ii)若G不是偶图,则G至多丢失长为n-1的圈.  相似文献   

20.
在5×10-5molL-1的1-(2-吡啶偶氮)-2-萘酚(PAN)-0.05molL-1磺基水杨酸(SSAL)-0.375molL-1NaOH体系中,铁、锰与PAN形成的配合物均有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导数峰电位铁为-0.63V(vsSCE),锰为-0.55V,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用于物质中(如人发)微量铁、锰连续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