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生于1994年7月17—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这一撞击过程将为天体学界研究木星的大气层和内部结构提供的有力证据,也为研究天体撞击过程,特别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彗木撞击作用对木星的影响和假如苏—列彗星撞击地球,地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下面利用我们研究小组对地  相似文献   

2.
千载难逢的宇宙奇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通过科学预报并观察到全过程的奇异天象。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彗星、小行星等)撞击行星与卫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根据我们的研究,月球、火卫、木卫、火星与水星表面密布着千疮面孔的撞击坑,  相似文献   

3.
认识慧星     
最近几年内我们至少见到了三颗很亮的彗星:1994年撞击木星的“苏梅克—列维9号”,1995年的“百武”和1997年与日偏食同现天空的“海尔—  相似文献   

4.
苏梅克—列维彗星连续撞击木星,所产生的景观引人注目。观察这一次彗—木碰撞不仅可以获得彗星“杂质”和木星较深处的物质成分,而且还可以提供我们有关行星演化史上的撞击事件的信息。物体相互间碰撞是太阳系行星演化的基本过程之一。星子通过碰撞吸积形成太阳系行星。这种碰撞在行星形成演化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地球形成后,大约在40~38亿年前期间曾遭极频繁的球外物体的撞击,真可谓伤痕累累,使得我们至今很难找到年龄大于38亿年的原表面岩石。直径从数米到上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撞击坑,由于各种营力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SL-9彗星撞击木星这一罕见天象得到观测证实,搜索近地小行星以及与之相当的彗星的任务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从冷暗天体的辐射趋向和望远镜和探测极限等方面指出了射电天文手段在完成此项任务中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接着以65m多波段射电望远镜可达到的技术指标为基础,论述了采用波束开关法检测强度约为1mJy的近地小行星射电辐射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对有关联测资料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小行星的方向、距离、速度和大小等  相似文献   

6.
陈丹 《科技潮》1994,(7):11-13
奇异天象数百万年难逢壮观景色全球人民共睹科学家预测,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9号的彗星将于1994年7月20日前后撞击木星。届时多达21个彗星核碎块将一个接一个撞进木星,并以耀眼的闪光和巨大的火球来宣告这些碎块的最终归宿。这次碰撞引起的爆炸威力,将比地球上现在所有核武器的爆炸能力大10万倍。无疑,这是今年最大,最为重要的天象,也是今年最为热门的科学话题。  相似文献   

7.
黄永明  NASA 《科学世界》2005,(8):60-66
“深度撞击”大获成功,天文学家到底得到了什么?我们对彗星的认知有何进展?在撞击两周之后,坦佩尔-1彗星重归平静之时,《科学世界》记者连线“深度撞击”的直接参与者、一线观测者以及著名行星科学家,试图勾勒出这惊天一击带来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纵横》2006,(1):59-59
一、太空探索好戏连台。1月12日13点47分,“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7月4日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首次揭示了该彗星的真实面目。1月15日凌晨,“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创下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这些发现为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5,(2):61-61
1月12日,美国宇航局按计划将“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将发射一发探测“炮弹”与“坦普尔1号(TEMPELI)”彗星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此次撞击将首次获取大量彗核碎片,为人类探究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时“转守为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1.
浅析纸张的老化因素与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献纸张的老化因素及老化机理,针对纸张老化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的保存工作,延缓纸张的老化。  相似文献   

12.
水对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利用远红外线对纸页进行干燥,极为有效。纸页的基材是纤维,它是高分子有机物,对远红外线同样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在纸张干燥过程中使用远红外线干燥,可以解决常规干燥中纸页含水不均一的弊病,并且能自动调节纸页含水率使其均一,从而改进纸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1]、[2]中无限维动力系统一致持续生存的结果分析了文[3]中的模型,得到了和文[3]相一致的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但本文的证明方法简化了文[3]中的证明,且本文的证明方法较文[3]更易推广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碎片图像字符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字符特征提取是含文字碎片图像拼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拼接效果。提出了一种包含文字信息的碎片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碎片图像进行预处理,分别得到字符和碎片背景的二值图像;然后,利用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字符和碎片背景的单像素边缘;最后,利用结构算子检测碎片图像中字符与碎片背景边缘的交叉点,并根据交叉点的信息提取字体边缘方向特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碎片图像字符特征提取方法思路合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碎片图像中的字符特征,为后续的匹配拼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管理及试卷生成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管理及试卷生成系统的开发。通过该系统的研制,可以方便、有效地对众多的C语言试题进行管理,并能利用已有的试题库快速地生成满足用户要求的试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造纸纸浆生产过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由SU6PC可编程控制器和80C196单片机组成的造纸纸浆生产过程综合控制系统,介绍了以草料造纸的纸浆生产过程自动综合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对电子文献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大,这将对纸质文献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纸质文献该何去何从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特点,指出了纸质文献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纸质文献主要集中于精品图书、满足少数人的使用感受、与电子文献融合。  相似文献   

18.
桑皮纸是中华文化千余年文明的历史性经验总结,桑皮纸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逝去,它的传承与发展都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应对这一挑战,将传统桑皮纸工艺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传统桑皮纸的传承与保护.通过数字化美术软件依据传统桑皮纸的特点进行建模,最后进行贴图等环节,数字化桑皮纸呈现于数字化绘画创作之中.对传统桑皮纸和数字化桑皮纸以及在绘画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桑皮纸的数字化,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在抗菌纸中的应用——抗菌纸技术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表面施胶对纸的技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定量和抗张指数没有变化;撕裂指数和耐折度有所增加;耐破指数明显增大;白度下降;返黄值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运动副间隙对递纸牙运动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定量角度研究了运动副间隙与递纸牙运动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假定运动副受力为连续接触模型的条件下 ,利用差分方程求出了运动副间隙与递纸牙运动精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运动副间隙越大 ,递纸牙运动轨迹误差就越大 ;机器速度越高 ,运动副间隙对递纸牙运动精度的影响就越大。运动副间隙只有严格控制在 2 0μm以内 ,才能保证递纸牙运动轨迹偏差控制在 1 0 0μm之内。要保证递纸牙的运动精度满足要求 ,除了各运动副间隙必须严格控制外 ,还必须采取靠山等类似机构来消除运动副间隙所造成的递纸牙运动轨迹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