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粘度、电导率、可见光光度计以及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认为表面活性剂头基电荷的种类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极大影响.二者复合物沉淀的产生取决于表面活性剂是以分子状态还是以胶束状态进入聚电解质溶液中.同时发现在有聚电解质存在时,表面活性剂可在低于CMC的浓度下形成胶束  相似文献   

2.
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体系中的浊点现象,并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可以认为升温使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复合物表面去水化是浊点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而且,浊点的高低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以及加入添加剂来调控.  相似文献   

3.
通过混合溶液的粘度行为,考察了水溶性中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二者相互作用机理,修正并验证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性聚合物相互作用模型,认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混合溶液的粘度行为除了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关以外,还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电离程度有关,并提出了粘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胶束电离度之间的相关公式,所提出的模型与实验数据能够很好的相符。  相似文献   

4.
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导法测定了微量酯类、醇类和高聚物添加剂对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并讨论了CMC改变的原因。对表面活性的复配体系,计算了相互作用参数βm和胶束相中的组分摩尔分数x1^m。结果表明:在复配体系的胶束相中,CMC小的组分所占的比例较大;当相互作用参数βm〈0时,CMC对理想体系的计算值有负偏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粘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 ( 2 98 1 5K ,30 8 1 5K ,31 8 1 5K)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水溶性聚合物聚氧乙烯 (PEO)体系在有无电解质 (NaOH)存在时溶液的宏观粘度 ,研究了SDS—PEO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对PEO构型的影响 ,得到了不同SDS—PEO体系的临界聚集浓度 (CAC)和聚合物饱和浓度 (PSP) ,并根据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SDS胶束被吸附到聚合物PEO过程的吉布斯函数变 ,讨论了SDS—PEO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 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范围内 ,SDS—PEO体系有无电解质溶液的比浓粘度均随聚合物PEO浓度的减小而急剧升高 ,呈现典型的聚合电解质行为 ,而且SDS的浓度越大 ,电粘效应愈明显 由此可以推断 ,聚合物PEO与表面活性剂SDS之间主要是通过疏水键相互结合 ,PEO分子链处于更伸展的状态 NaOH的存在使聚合物PEO分子与胶束结合位置减少 ,聚集体的体积减小 ,或者介电常数增大 ,因此表现出电粘效应弱于不含碱的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 ,而且使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折线型水溶性荧光共轭聚合物聚(1-丙氧磺酸基-3,5-苯撑-乙炔撑-9,10-蒽撑),m-PPEASO3Na,其主链骨架在水中及低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以螺旋形构象存在,因而在630 nm处表现出很弱的荧光发射。然而一旦水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大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上,荧光发射急剧增强同时有较大的蓝移,这直接指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测定一些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Brij-35、曲通、吐温临界胶束浓度的简便荧光分析方法。尤其是Brij-35,荧光发射峰蓝移最大达到85 nm,且在紫外灯下裸眼可见明亮的黄绿色荧光。m-PPEASO3Na和表面活性剂胶束之间强烈的疏水相互作用导致聚合物主链螺旋形构象向伸展的无规线团构象转变,作为其结果,聚合物的荧光发射有极大的增强且发射峰蓝移。  相似文献   

7.
用表面张力方法研究了有机电解质四乙基溴化铵((Et)4NB)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和DTAB胶束化行为的影响,并与无机电解质NaBr的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Et)4NB促进SDS胶束化的能力强于NaBr;但促进DTAB胶束化的能力与NaBr基本一样.这说明:(Et)4N+与SDS胶束间除了相反电荷静电吸引外,其乙基和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间还具有弱疏水相互作用,两者结合使(Et)4N+嵌入SDS胶束离子头基中;这种疏水作用强度不及静电力,在静电排斥下,(Et)4N+乙基和DTA+碳氢链间疏水相互作用未能发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表面张力测定和稳态荧光猝灭技术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在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上的聚集数,考察了一个不带电的聚合物和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0118之间的相互作用.双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表现出典型的转折点,表明溶液形成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聚集体.聚合物浓度对聚集体形...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溴化1,4/1,6-双-α-烷基吡啶丁烷/己烷(GPS)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之间的协同效应,考察了二者复配比例对体系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GPS双子表面活性剂与SDBS之间有强的相互作用;当GPS与SDBS的比例为3:7时,二者的协调效应最强;连接基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比烷基链长度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以K4Fe(CN)6为电活性剂,H2SO4为支持电解质测定了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的扩散系数Dm、胶束半径Rm、聚集数n、胶束量Mm和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自扩散系数Dm^0。  相似文献   

11.
用循环伏安法,以K4Fe(CN)6为电活性剂,H2SO4为支持电解质测定了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的扩散系数Dm、胶束半径Rm、聚集数n、胶束量Mm和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自扩散系数D0m.  相似文献   

12.
在水溶液中,25℃条件下,使用停流法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胶束对MBH与Q-(OH)2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基本无影响。从表面活性剂单体(或胶束)对带电荷的反应物或电荷转移复合物中间体的静电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两亲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物从而引起溶液性质发生重大变化。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疏水单体为N-苄基-N-正丁基丙烯酰胺(BBAM)的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NaA-BBAM),并采用FT-I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探针法、黏度法、流变法研究P(AM-NaA-BBAM)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相互作用,分析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DS质量浓度较低时,P(AM-NaA-BBAM)与SDS通过形成混合胶束提高P(AM-NaA-BBAM)/SDS混合体系中疏水基团的缔合强度以及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和弹性;SDS质量浓度较高时,部分疏水基团单独增溶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从而破坏溶液的空间网络结构,疏水基团的缔合强度降低,混合溶液表观黏度及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LS)、N-月桂酰肌氨酸钠(NLS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烯甜菜碱(CAB),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吐温20(T20)进行二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实验,表征其发泡性能并计算相应的表面活性参数,探究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相互作用对发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复配过程中,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时发生聚沉现象;拥有直链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与亲水基较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会发生竞争吸附,削弱表面活性剂的发泡能力;拥有相似结构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SDBS和NLSS物质的量之比为7∶3时发泡能力最佳,对应的最高发泡倍数为14.0,发泡性能最好,二者相互作用参数βm=-9.83(xSDBSm=0.4),协同效应最佳,吉布斯自由能为?Gm0=-13.60 kJ/mol,胶束形成为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应用热动力学1.5级反应的时间变量法,在20℃和30℃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溶液中,以NaHSO3为单组分引发剂的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阳,阴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CTAB/LSS,TTAB/LSS,SDS/LSS)对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非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Brij35/CTAB,Brij35/TTAB,Brij35/DTAB0对该反应有小的催  相似文献   

16.
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基-溶剂间、尾基-尾基间的作用能越大,越易形成胶束,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而头基-溶剂间的作用能对胶束的形成影响不大。CMC随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而降低。胶束在溶液中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形成大胶束→大胶束分散为小胶束→小胶束再长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自聚集行为的M0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基-溶剂间、尾基-尾基间的作用能越大,越易形成胶束,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而头基-溶剂间的作用能对胶束的形成影响不大.CMC随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而降低.胶束在溶液中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形成大胶束→大胶束分散为小胶束→小胶束再长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CTAB胶束溶液对丙酸乙酯皂化反应活化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20℃和30℃下,我们用准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CTAB胶束溶液对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参数的影响.应用胶束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模型定量地解释了OH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相互作用,用离子选择系数K_(OH ̄-/Br ̄-)讨论了CTAB胶束溶液对丙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的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芳香酸酯(苯甲酸乙酯)和正脂肪酸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在表面活性剂DTAB、TTAB、CTAB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结果表明: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的碱性水解反应有禁阻作用。影响酯碱性水解的主要原因是胶束的极性。  相似文献   

20.
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铵作为反胶束,测定其浓度对萃取精氨酸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测定水相中NaCl浓度对反胶束吸水率和萃取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锭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反胶束具有较其它反胶束更强的萃取能力,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适合于从高盐浓度(4.5mol.L^-1)的水溶液中,萃取出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