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miR-29c与miR-200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机制,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患者miR-29c、miR-200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将人工合成的miR-29c模拟体转染到乳腺癌细胞MCF-7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微小RNA表达量的变化,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miR-29c转染组、阴性对照组、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组的miR-200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9c与miR-200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63,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9c模拟体转染组的miR-200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重亚硫酸盐测序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iR-29c模拟体转染组miR-200a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降低,与5-Aza-CdR处理组的甲基化水平相近.结论 miR-29c与miR-200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miR-29c通过影响DNA甲基化水平而增加miR-200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例胃癌(其中31例配对胃癌术前术后),30例胃癌癌前病变,30例正常对照血清miR-101与miR-2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表达差异,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胃癌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胃癌癌前病变组(P0.01),而胃癌血清miR-25(P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胃癌术后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07),而血清miR-25在胃癌术后显著性降低(P=0.01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诊断价值较高[miR-101: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857,敏感度=0.710,特异度=0.881;miR-25:AUC=0.821,敏感度=0.702,特异度=0.800],而血清miR-101与miR-25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0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和86.7%.进一步分析发现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miR-101表达水平在感染HP的胃癌血清中显著低于未感染HP的胃癌血清(P=0.012);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33)和临床分期(P=0.015)显著相关;胃癌血清miR-25在高临床分期(P=0.018)和淋巴结转移(P0.00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血清miR-101与miR-25可能作为胃癌术前术后动态监测和胃癌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5例维、汉民族乳腺癌中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53及Ki-6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且在浸润性导管癌中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分级、转移呈正相关,与民族无关。随组织学分级增高,P53及Ki-67阳性表达增高。淋巴结转移者P53及Ki-67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可能在乳腺良性病变恶性转化及乳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TRAF是一种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蛋白,包含7种亚型.其中TRAF3在肿瘤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实验旨在探讨TRAF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TRAF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RAF3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有关(P0.01);TRAF3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并且乳腺癌TRAF3阳性率与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TRAF3分子可能具有抑制乳腺癌侵袭与转移的作用,研究其信号转导机制有助于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VEGF-C含量,分析VEGF-C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血清VEGF-C乳腺癌组为227.95&#177;18.21pg/mL,良性病变组176.97&#177;11.2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C含量均值为277.95&#177;18.21pg/mL,术后1个月VEGF-C含量均值为212.45&#177;12.8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EGF-C含量与原发肿瘤分期相关,与有无同侧腋淋巴结转移无关;4)C-erbB-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乳腺癌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0%)明显高于非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组(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VEGF-C含量随癌组织中C-erbB-2阳性强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826,P〈0.05)。上述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C-erbB-2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途径中VEGF-C可能与C-erbB-2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乳腺癌诊断提供血清学新方法.方法免疫PCR方法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9.5%,而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均为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抗p53蛋白抗体显著高于非癌患者和正常人(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2%,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血清p53抗体测定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是检测组织p53蛋白理想的替代工具抗p53蛋白抗体可以作为乳腺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MP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正常胃黏膜中MMPs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有转移淋巴结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增加而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异常表达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肿瘤血管生成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VEGF-C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和MVD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其中,VEGF-C阳性表达组33例,MVD值为31.67±7.85;VEGF-C阴性表达组17例,MVD值为26.84±7.03,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显著(p=0.03)。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VEGF-C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由此可见,VEGF-C在乳腺癌的淋巴管、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C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可能协同作用淋巴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1wafl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在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l的表达.结果表明:1)CINⅡ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χ2=5.670,P=0.017).2)hTERT在CINⅡ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涧性鳞癌hTERT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原位癌及CIN(χ2=18.870,P=0.000;χ2=66.390,P=0.000).CIN三级之间相比差异也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468,P=0.000).3)P21wafl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与CIN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N三级之间P21wafl表达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宫颈病变组织学严重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逐渐增加(P<0.05).5)HPV16感染率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与P21wafl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r=-0.337),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hTERT与P21wafl之间呈负相关(P<0.05,r=-0.248),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98);P21wafl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r=-0.446).可见: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l,Ki67表达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几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BA-ELISA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血清p185蛋白新的检测方法,评价血清p185蛋白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生物素化C-erbB-2单克隆抗体,建立血清p185蛋白BA-ELISA检测方法,并对乳腺癌、乳腺增生和正常对照血清进行p185蛋白检测,同时对组织进行p18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血清p185蛋白与乳腺增生、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免疫组化阳性乳腺癌血清p185蛋白与乳腺增生、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免疫组化阴性乳腺癌血清p185蛋白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A-ELISA方法检测血清p185蛋白的敏感度为43.3%,特异度为91.1%,准确度为74.4%.血清p185蛋白水平与乳腺组织p185蛋白表达高度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对乳腺癌具有诊断意义.血清p185蛋白与组织p185蛋白表达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辅以他莫昔芬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患者治疗后仍然面临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所以需要有效的预后方法来预测疗效。为了探索一种基于钼靶X线影像的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预后分析方法,通过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压缩激励卷积神经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E-CNN)方法研究钼靶X线影像中的乳腺密度自动提取模型,提出预后影像标志物:乳腺密度变化率(mammographic density change ratio, MDCR),并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其对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的预后能力。结果表明:SE-CNN的阈值绝对误差为9.92±4.78,决对系数为0.77,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提取阈值。生存分析中得到无进展生存期为风险比率(hazard ratio, HR):2.654[95%CI(置信区间),1.102~6.395],P=0.030。MDCR值高的患者预后较好,反之则较差。可见乳腺密度变化率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预后影像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通常发生于乳房腺上皮组织,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罕见,仅占乳腺癌患者的1%~2%.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家族,介导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整合素在生物体内广泛表达,在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整合素与癌症进程密切相关,在转移性肿瘤中某些整合素高表达,并与蛋白水解酶相互作用,导致基底膜降解.整合素通过重塑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的迁移和侵袭中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以整合素为靶点治疗乳腺癌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MTT法、形态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SbW9、(SbW9)2-(SnR)4、(SbW9)2-(SnR-CH3)4]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PCNA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该3种化合物抑癌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并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其中,(SbW9)2-(SnR)4可使MCF7细胞PCNA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呈浓度剂量依赖性.说明该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部位可能是以{SbW9}为基本建筑单元的聚阴离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关于青年女性乳腺的临床研究论文。青年女性(≤35岁)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3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共检索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论文8篇,包括4881例病例,研究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两组的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有显著差异,病理分型、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虽然更多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ER阳性率低,但经积极治疗,可能取得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一样的效果,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常规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对CHN大鼠和正常大鼠的染色体作了镜检和核型比较。结果表明:CHN大鼠呈现染色体变异,且与正常大鼠比较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染色体变异在大鼠乳腺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0例乳腺癌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及高频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0例(193个)乳腺癌,回顾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着重分析乳腺肿块内部回声的特点、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后方回声、纵横比、微钙化、有无包膜和肿块彩色血流丰富程度、频谱多普勒中的多项测量指标的变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93个乳腺癌中,肿块形态不规则169个(87.5%),边界不清晰154个(79.7%),内部回声不均匀162个(83.9%),无包膜179个(92.7%),后方回声衰减135个(69.9%),纵横比>1有111个(57.5%),肿块中有微钙化灶86个(44.5%),腋窝淋巴结转移83个(43.0%),179个(92.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H)检出肿块内及周边血流信号,147个(76.1%)RI≥0.7.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长春瑞滨(NVB,商品名盖诺)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第1、8天采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用DDP3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RR)为56.25%.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亦较明显.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对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高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s(miRs) have been shown to b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serum of cancer patients and control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biomarkers for cancer screening.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55 in the serum of fe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erum miR-155 could discriminate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0 female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and 10 healthy controls.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55.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55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erum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pared with in the serum of normal controls.MiR-155 may be useful as a blood-based biomarker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9.
 当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国女性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并且发病率还在逐年升高。早发现、早诊断并接受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卫生支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郝希山院士团队多年来围绕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探索关键技术的优化和应用,展示构建适合中国的乳腺癌早诊早治体系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藻蓝蛋白亚基(PCS)是一种低毒并具良好荧光活性的光敏剂.为了增加PCS对乳腺癌细胞的PDT疗效,制备了聚乙二醇修饰的藻蓝蛋白亚基脂质体(PEG-PCS-lip).该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6.3±7.6)nm,包封率达到52.1%.在浓度为100mg/L时,PEG-PCS-lip组在MCF-7细胞中的转染率在5h达到(29.1±1.2)%,是PCS-lip组的1.5倍,PCS组的3.1倍.PEG-PCS-lip光动力作用半致死剂量对MCF-7及MA-782细胞分别为(65.4±2.47)mg/L及(70.5±2.95)mg/L.用100mg/L的PEG-PCS-lip进行PDT处理后凋亡率达到了28.5%.与PCS相比,PEG-PCS-lip在血液和肿瘤中比在其他组织中聚集的浓度更高、时间更久,并在注射10h后达到峰值.PCS-PEG-lip-PDT处理组(每千克体重静脉给药10mg,照射剂量为150J/cm2)的肿瘤生长率下降至8.4%,而同时对照组肿瘤大小约增加了两倍.HE组织切片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EG-PCS-lip-PDT组的肿瘤细胞经历了凋亡和坏死.这些数据都表明,相比于PCS和PCS-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