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诱发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易位可以人工诱发来产生,利用Ph基因突变体、5B缺体、远缘杂交和远缘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都可以获得染色体易位.其发生频率与亲本类型、杂交组合、辐射剂量的大小有关.对小麦与黑麦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进行Giemsa-C带分析,证实在杂种中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有同祖配对和黑麦染色体的组内配对现象.利用C-带技术对十二个初步稳定的小麦-黑麦易位品系进行鉴定,其中四个品系为6RS/5RL易位;五个品位为1RS/7BL易位;对于无明显黑麦染色体端带的三个品系根据性状表现,推测为5RL易位或含有5RL片段的易位.实验结果表明用C-带技术鉴定小麦-黑麦的染色体易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小黑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后代中,根据性状选出400多单株,分成240个类型。鉴定了61个株系(单株)的染色体数,证明育性正常的单株染色体数为2n=42,个别单株为2n=41。对22个2n=42的植株进行了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分析,并讨论了在大田选择中的应用。经两年的单株选择,共选得31个具有黑麦质量性状的普通小麦(易位系)。在本文中讨论了易位系的选择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黑麦Triticale(AABBDDRR)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四个具有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四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克丰6号带型正常,2899×91B 569(Salum)、宁农775、01- 140为T1RS.1BS普通小麦1B与黑麦1R的易位系.结论:(1)ABD与R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出现变异,可能出现易位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6R/6A杂交后代的植物形态及细胞染色体数目的观察,选择杂交后代中具有普通小麦类型并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的7份试验材料,利用国内外发表的黑麦通用特异性DNA探针引物进行PCR扩增与电泳检测,初步筛选出6份材料为小麦--黑麦易位系或代换系.其中有4份材料06-6-9、6-26、7-23、7-33用黑麦特异性引物pSc119.1扩增出了一条大小为750bp的条带,有2份材料06-6-5、06-6-6用黑麦特异性引物AF1/AF4扩增出了一条大小为1500bp的条带.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创制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换系的细胞学稳定,而黑麦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因此小麦—黑麦代换系的创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利用小麦—黑麦代换系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大量的臂问易位和小片段易位,对改良小麦品质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麦——黑麦代换系高代的减数分裂行为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小麦-黑麦代换系植株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是分析品系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小麦-黑麦二体代换系1R/1A, 1R/1D, 1R/1B, 5R/5A, 6R/6A后代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检测到减数分裂时期中期I有游离单价体出现,多为1~2个,有分离不同步现象,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桥,末期出现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说明黑麦染色体导入后影响小麦染色体配对.不同代换品系配对情况不同,说明不同黑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补偿功能有差异,对小麦染色体的配对影响也有差异.充分验证了黑麦染色体进入小麦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有一定的影响,在高世代仍需做细胞学检测,从中选出稳定的、补偿功能好的、有利用价值的代换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远缘杂交的方法,可将小麦远缘种、属的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使后者获得远缘种、属的某些优良性状.方法:由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AABBDDEE)与普通小麦T.aestivum杂交,获得八个具有偃麦草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对其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分析八个品系与亲本回交F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有的品系染色体配对不正常,单价体频率较高;有的品系存在大量多价体.通过C-分带检测,98-4、20-5、20-6-2三个品系带型正常,20-3为3E代换系,、20-8、20-9、20-10、20-13分别为T3EL.3BL、T7EL.2AL、T4EL.5BL、T3BL.3AL.结论:(1)ABD与E组有部分同源关系,可以进行同源联会.(2)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有可能出现代换系、异附加系和易位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BrdU—Hoechst—Giemsa技术,在活体条件下掺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以便使复制带研究的方法更简化,更容易做。同时,分析了黑龙江林蛙染色体的复制带型。结果表明:不同个体在同一复制时期,相应染色体的带型是恒定的;同源染色体间有完全相似的带型;在二倍体(2n-26)染色体组上可见到约500条带。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不同倍数小黑麦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遗传物质构成和结实率间的关系,同时讲述了用C带鉴定黑麦染色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HW642一周龄幼苗接种饲黄矮病毒蚜虫,接种48 h后取幼叶提取mRNA构建了一个cDNA文库,文库的滴度为1.5×105pru/mL.随机挑取103个重组克隆,用限制内切酶EcoR I、Xho I消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插入片段在150~4000 bp之间,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2000 bp左右,重组率为95.15 %.文库可用于筛选抗病候选基因及EST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小麦—黑麦代换系杂交后代染色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麦—黑麦5R/5A代换系和6R/6A代换系杂交,观察F2代的减数分裂行为,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单价体、多价体,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在F3代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染色体断片,并通过染色体C-分带技术,检测出5RS.5AS易位,5BS.5AS易位.说明小麦—黑麦双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特殊行为是形成染色体易位的重要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Kolser  P 《河南科技》1991,(5):33-33,27
<正> 关于麦类作物的多系品种和混合品种的研究表明,寄主植物种内的遗传多样化可以明显减轻叶部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病害。在一个专性抗病基因为异源的多系品种中,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可分为抗病基因的直接作用和品系混合的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组分品系中抗病基因的平均作用,涉及到病菌群体的毒性组成。品系或品种混合种植的防病增产作用是由于①混合品种(系)降低了感病植株的密度;②抗病植株的  相似文献   

13.
兰考三号小麦新品系是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利用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而成的易位系小麦新类型。为探讨该品系的特征特性,1997年我们在本所试验地进行了3亩高产试验。尽管在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出现了多种不利的气候环境,全省小麦普遍减产,但兰考三号小麦...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常见葡萄种和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黑龙江省常见的葡萄种和栽培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揭示:不同葡萄种中的九个品种,在三个生育期叶片中共显示23条酶谱带,按其电泳相对迁移率的集中程度由快至慢可分为A、B、C、D四区。不同生育时期酶谱有较大变化,不同种的葡萄品种酶谱差异显著,B区和C区酶谱带的数目和表达先后与不同种有明显的相关性。杂交种反映双亲所在种的酶谱带的特点,并有新酶带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产中国林蛙—哈士蟆的染色体组型及C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8个个体的C带带型。结果表明:哈土蟆全部柒色体的中间带和端带较发达,而着丝点C带不明显,其C带特征表明哈士蟆是蛙属中较特化的类型。与黑龙江林蛙相比,它们的C带特征很相似,在异柒色质分布方面说明了两者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从普通小麦克旱9号与六倍体小偃麦杂交后代(F5)中选育的05-9-2和7-24进行了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两材料结实性好,籽粒饱满,株型紧凑,生长旺盛且茎秆弹性好;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均具有一定数量的的单价体,普遍存在多个棒状二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出现少量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现象.这表明异源染色体(E染色体)进入小麦基因组,对小麦染色体配对有一定的影响,在高世代仍需做细胞学检测,从中选育出稳定且有利用价值的异代换系、易位系、小偃麦新类型与优良普通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对2013年春季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的藻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出藻类植物6个门26科44个属83个分类单位,优势种类9种,并对这一季节的优势种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性状与细胞遗传.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观察到以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6.17%,种子发芽率为80.14%,以普通小麦为母本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72.60%,幼胚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出苗率为20.1%,F_1减数分裂中期有13.37个二价体和15.01个单价体,与理论数值接近.F_1的结实率正反交组合均很低,平均为2.98%,种子发芽率平均为32.38%.F_2的性状分离极其复杂,有三个主要类型即亲本类型与中间型,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数变动在14-20间、单价体数变动在0-14间;根尖细胞用Giemsa染色进行C带分析.看到多有3-4对R组染色体,其中5R、6R、7R较多.F_1与亲本回交性状与染色体组型迅速恢复为亲本类型.在F_3及以后世代看到D、R组染色体混合类型是稳定的,可以从中选出多种类型的代换系.这种杂种方式对六倍体小黑麦性状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22个个体的C带带型。结果表明:无斑雨蛙全部染色体着丝点部位均出现深染C带,中间带和端带则很少。其C带部位的特征体现出雨蛙属(Hyla)与蛙属(Rana)有明显的区别,而与蟾蜍属(Bufo)相似。  相似文献   

20.
石榴种内不同居群酯酶(EST)同工酶酶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栽培于同一生境的6个石榴居群同一生长期叶片中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ST同工酶酶谱在各居群间,甚至在同一居群内除少数共有的特征谱带外,其余的存在较明显的频率差异.石榴各居群EST酶带总共有10条,分为3大酶区,A区带有酶谱2条,B区带有酶谱4条,C区带有酶谱4条.其中A区的E1、E2,B区的E5和C区的E9为各居群所共有的特征谱带,顺序为较强与最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