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北京话里的轻声词相当多且具有不稳定性,这给其他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带来很大困难,普通话轻声字词亟需规范。本文从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的原则谈起,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单列轻声字和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本文在仔细分析“有规律的轻声词”和“无规律的轻声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带来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3.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到今天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现基本消灭了方言的隔阂,能够较为顺畅的交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能克服的或很难克服的问题。如:各方言中的难点音;语流音变中的诸如儿化、轻声、语气词“啊”的变化,还有语调、字调、轻重音的变化等等,都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很大不便。可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扩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本表一般不予审定”,这就使轻声词语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轻声词语过程中就遭遇到了:数量不定、内容不定、难以判断、读音不好把握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轻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定的标准,使学习者便于把握。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现代汉语词语词曲》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教材对轻声词处理为例 ,分析了轻声词注音混乱的现状、原因 ,提出轻声词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理由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普通话的轻声现象展开分析与讨论,旨在帮助黑龙江人正确认识和朗读轻声词语,进一步提高黑龙江人说普通话的水平,提高黑龙江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特有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轻声词是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对数以千计的普通话轻声词进行梳理归类 ,定性分析普通话轻声词的韵律类型、构造类型、语意类型 ,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帮助人们多角度认识和学习普通话轻声词  相似文献   

7.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中一种重要的音变现象,轻声的读音随着前一个音节声调的不同而实际音高有所不同,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都是以单个的字为单位来教学生认读的,就连轻声也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在生字表中,这很不利于轻声读音的教学.小学的识字可以词为单位来进行,这样就可根据轻声字的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轻声字的准确读法;其次,轻声因其又轻又短的特点,在汉语语言的节奏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等形式从语言的节奏层面来熏陶、感染学生.另外,加强口语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如地把握普通话轻声的读音.  相似文献   

8.
从构形、功能和发音三个方面对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作出比较,探讨了词尾“儿”读作轻声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了普通话中出现的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  相似文献   

9.
汉语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而仅仅从理论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文章从声学上对汉语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体现的辅音同化、变调、轻声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的语流音变特点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研究,展现了汉语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的声学特点,并通过量化的手段更直观、更具体、更精确地反映出语流音变的不同类型特征,为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孙和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2):61-63,88
普通话轻声现象比较突出,也备受关注。对于轻声的界定及相关问题,人们有很多不一致的看法,本文试从轻声的声学性质、调值、调类等方面探讨该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汉语轻声与英语弱读在声学特征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预示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以及减轻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通过对英汉语中的弱读和轻声进行分类并从音长、音高、音色、音强等方面探寻分析汉语轻声的声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视轻声衰颓现象重新审订轻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根芹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1):13-15,22
随着社会的发展,轻声词出现了衰颓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轻声词自身的不稳定性、北京语音接受其他地方语音的影响、汉语国际化.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订轻声词.重新审订轻声词需遵循辨义原则、约定俗成原则,还应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萍乡(城关)方言语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根据萍乡城关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所表现出的轻声与儿化普遍掌握不好的突出问题,为萍乡城关地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有效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音节分析在目前高校主要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未能统一.应坚持传统声韵调和现代音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用普通话音位系统及其统一的标记符号来表述,使普通话音节分析的教学内容得到大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语水平测试大纲》、《现代汉语词语词典》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教材对轻声词处理为例,分析了轻声词注音混乱的现状、原因,提出轻声词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理由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石门方言里,每个词语都有与语法结构相对应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里的轻读音为石门方言的轻声。石门方言的轻声不限于重轻式,轻声音变主要表现为原有声调的变形。这种轻声引起的声调的变化是石门方言里惟一的变调形式。轻声变调所产生的调值一般与本调有关,与前后音节的声调无关,可分为语法变调、区别新旧词的变调和别义变调等。语法变调中的结构变调是石门方言轻声变调的主流。这些不同类型的轻声变调目前已出现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从音位学观点视之,韵母e与o应当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体,因而应建立一个元音音位/e/。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论证:1.o与e在普通话里的音值;2.普通话o、uo、e三个韵母的历史来源;3.普通话o、e韵字在一些方言中的读音状况;4.从音位学角度看普通话o、e的关系;5.对音位人/e/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现有的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在元音、辅音、轻声、重音等方面的感知研究现状,并从音感知概念,汉语语音听辨研究(其中又以汉语的元音、辅音、轻声、重音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汉语语音韵律感知的ERP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语音感知的ERP研究主要集中在韵律感知领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著作在对普通话音节数量的统计数字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而要理清这一问题,首先要把"音节"、"音节形式"两个概念区分开;同时还要廓清对"轻声"的认识。由于受方言音、古音和又音的影响。普通话音节的数量在不同时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就当下看,表述为1200多个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张智 《科技信息》2012,(34):I0006-I0007
不仅汉语普通话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负迁移作用,方言包括安徽方言也会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负迁移作用。笔者通过实际语音调查与测试发现皖中江准官话对英语语音习得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层次上有一定的负迁移作用。要减少皖中江淮官话对英语语音习得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