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合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模式变迁,分析古代新疆经济文化区的划分及其属性,指出古代新疆的自然环境衍生出农耕-游牧的农牧二元经济区模式,由此产生历史上南部绿洲农业民族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对立。绿洲民族的特性使其深受游牧民族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而否认绿洲农业经济的农耕文化属性。认为这对该地区的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从游牧到农耕转换的历史过程中,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三家台蒙古族实现了从宗族治理到村民自治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变、从草原游牧到山地农耕的经济生活转换以及日常生活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转型与变迁。这种文化模式的变迁与适应,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多民族互动与长期混杂居住、历代中央政府政策引导、民族社会自身发展以及民族优秀文化智力支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自秦汉中国已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研究在中国的历史研究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浑然天成的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时战时和,在历史长河中互相影响、互相依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合发展,独具其特性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沙漠地区除少部分资源性工业外,绿洲地区大多为干旱农业区,目前绿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以节水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开发;现实证明,节水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放缓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原有总量和速度;处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关键时期,实行治沙、旅游、生态、绿洲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可节约大量的农业耕种水资源,且沙漠旅游和绿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特色沙漠旅游消费、拉动沙产业不断发展,这是西北沙漠绿洲地区进行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期待能成为"一带一路"陆上经济带的新增长点,以促进沙漠绿洲地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边疆问题是研究汉代疆域史的一个重要问题,西北边疆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地区的发展.本文着力于从汉代对西北连续经济开发的主要工程、经济开发的意义及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为当今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霆 《太原科技》2007,164(9):7-8
1于封闭中扬开放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地形狭长,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00%以上。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西一直给人以封闭、不开化的形象,其实,从历史上看,山西从来就不是封闭之地。这里曾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杂居之地,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的通道,也是中原农耕民族守土厮杀的战场,拉锯式的争夺,各自疆土的消长,获胜民族主导文化的更替,推动着民族混居地区大规模、长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7.
汉民族以农业文明著称于世,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把农业作为民族全部社会生活的依托,“以农为本”的传统已经成为民族共同经济生活鲜明的基本特征。汉民族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封建文化,进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并一直把一些邻近的非农耕少数民族集聚在多民族的共同体内,它以农为本的传统经济生活所起的作別是显而易见的。研究汉民族,不论是其历史形成,还是现时发展,这一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都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公元3—6世纪,在欧洲和中国都在发生着的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的大迁徙现象形成高潮。在中国,汉族人口众多,民族大迁徙对其农耕文化虽造成冲击,但并未致命,反倒是在不断冲击中,汉文化融进了一些新的内容,汉族自给自足的农业也造就了其守土重迁的性格;欧洲的罗马人则人口较少.粮食不能自给,需要流通,在与境内各民族的冲突中,旧有的文化体系被打破,一种新的文化从中孕育。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绿洲结构,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绿洲是由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对此3个子系统成因的分析,揭示了西北绿洲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能量投入产出的比较研究,探索了目前西北绿洲结构不合理与功能低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高了优化绿洲结构与协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周晓蓉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98-98,45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西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只有从改造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经济入手,才能完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飞跃,缩小东西部差距,完成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1.
今宁夏北部很早就是对中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宁夏岩画就是这些游牧民族早期历史文化的反映,但岩画对早期狩猎经济形态的反映相对薄弱。由于受到南部农耕文化的影响,宁夏岩画中多有人像和人面像,这一现象代表的内核就是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绿洲生态农业发展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国西北绿洲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要使西北绿洲生态农业持续,高效发展,必须发挥绿洲资源优势,协调好绿洲PRED系统,优化绿洲生态农业,并就此提出了有关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乌兹别克民族不仅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和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派别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许涛:我总体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发挥着作用,这就是深厚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乌兹别克族比较早地由游牧转为农耕,发展起定居的绿洲农业。同时,乌兹别克斯坦  相似文献   

14.
沙产业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西北沙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沙产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述了沙产业开发必须与沙区生态条件不断改善和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相结合,认为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是实施西北地区沙产业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西北学报》这一西北大学早期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的办刊宗旨、刊载的主要文章和编辑出版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西北学报》刊登了一些有关研究开发西北的文章,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国防等。结论《西北学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大学创办的一份学术刊物,以开发西北为其主要办刊宗旨,提出开发西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西北独特的自然地理及文化特质,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性建议。这些对于研究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的自然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拓展了研究西北人文地理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建了中国西汉到清代(206BC—1911AD)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民族战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双方共发生战争832次,平均每10a发生3.9次;根据战争频次可划分为西汉低发、东汉高发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低发期,宋元明清高发期3个阶段;在百年尺度和30a尺度的气候变化上,气候暖期多对应战争高发,冷期多对应战争低发.2)农牧战争中,有71.3%的战争为游牧民族发动,但最终61.1%的战争为农耕民族获胜;相比于暖期,冷期农耕民族主动发动战争的比例增加,但胜利的比例降低.3)气候变化作为战争事件背景,对战争有间接影响.冷期时,农耕、游牧双方实力均有减弱,形成退让态势,战争频次相对较少;暖期游牧民族多次发动战争,可能是由人口膨胀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游牧民族强盛时社会结构性需求扩大引起的,同时暖期的气候环境为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战争掠夺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也诱使游牧民族引发与农耕民族的战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农业对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阐明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从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三者的有机组成进一步探讨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并以贵州省贵定县多元文化发展为例来深入探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在中国北方农牧民族对峙的社会背景下,陕甘宁地区区域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发展过程沿着自然环境——经济活动——文化变迁这一主线,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表现出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后期人为产生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古代史上农业民族往往被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游牧民族征服,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民族在军事上抵抗不了游牧民族的进攻。本文分析了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经济、思想和习俗等方面残余形式在游牧民族中的存在,原始残余在游牧民族社会各方面仍发挥着作用,也影响着他们的对外征服战争,特别是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0.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科学地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