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地区的唐古特虎耳草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分析表明:叶绿体长度缩短,厚度增加,局部有损伤,基粒垛叠程度小,类囊体有肿胀现象。线粒体的形态由棒状变为球状,被膜不整齐,局部有损伤,嵴的数目少而且有肿胀现象。这些特征的出现,是与青藏高原强辐射,低气压,高寒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共生假说和分化假说。  相似文献   

3.
柑桔感染炭疽病后叶片细胞叶绿体结构被破坏,片层系统解体,消失,只剩下嗜锇颗粒和淀粉粒。  相似文献   

4.
禾白粉病茵侵染小麦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分析发现,被侵染组织表皮细胞下方的叶肉细胞代谢活性增强,叶绿体退化延迟,光合作用增强,细胞中积累了大量的脂肪滴,外观上表现为“绿岛”现象,说明植物的感病性与叶肉细胞的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采用不同耐盐性近似等位基因系小麦,观察了盐胁迫下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对叶绿体的伤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镉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文智 《广西科学》1995,2(2):21-23,20
重金属镉处理烟草植株引起叶片光合强度降低;处理离体叶绿体引起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化学活性降低。在经过电镜分析了镉对光合器超微结构的影响后认为,镉破坏光合膜结构.这可能是引起光合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发育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前,农垦58S与农垦58品种的叶绿体结构无明显差异。叶绿体结构变化发生在长日照处理之后,此时,水稻发育处于第二次梗原基形成期;变化了的叶绿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结构均存在,但排列分布紊乱,基粒的大小,数目有异,②缺乏基质片层,③完全缺乏类囊体膜结构,在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退  相似文献   

9.
杂交小麦与亲本三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代庆阳,汤泽生,苏学辉.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西南农业学报1993.6(4):32~35小麦不育系83A,41A,保持系838,恢复系2721及83A×2721的杂种一代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黄化型大麦不同生育期叶绿体的发育情况.三叶期时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简单分散,类囊体垛叠极少;分蘖期时类囊体膜较复杂,并与叶绿体长轴平行,拨节期时类囊体垛叠增多;灌浆期时片层较复杂,但均不及正常的原品种早熟三号三叶期时的垛叠多.黄化型大麦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的片层是逐渐发育而复杂化的.这个过程,反映了叶绿体的演化历史,说明了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大麦叶绿体分裂的全过程。发现叶绿体是在长轴的中部或近中部产生缢痕、逐渐紧缩并断裂为两个子叶绿体的。并对遗传性黄化大麦叶绿体的结构特征、叶绿体分裂机制、同步性及子叶绿体的大小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特异性及被膜突出伸长形成伪足状的突起,并对突起与线柱体、其它叶绿体、细胞壁等的关系,叶绿体内所含的线粒体等异物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叶绿体内的异物是由叶绿体被膜在内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包围圈所成.该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洋层各层闪叶片间保卫细胞大小及叶绿体数目差异显著,保卫细胞及其叶绿体随叶片发育而发育,均可分为幼,成,老3时期;顶叶叶片小,保卫细胞较小,保卫细胞中叶绿体较少,中部叶较大,保卫细胞较大,叶绿体较多,基部叶衰教材老萎缩,保卫细胞及叶绿体各减。  相似文献   

14.
IMPROVEMENT OF THE PURIFICATION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HIGHER PLA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1,36(19):1633-1633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缺乏大麦突变体叶绿体结构功能及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变大麦类囊体膜吸收光谱的蓝区峰值明显高于野生型;A683/A652比值较高;CD谱信号较弱,这说明其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发生了变化。SDS-PAGE结果表明,突变大麦的Rubisco的水平与野生型一致,但在类囊体膜上分子量为24-30kD的LHCⅡ蛋白组分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与其它细胞器相比,叶绿体对热敏感的多,PSH比PSI对热敏感.各种光合反应中,放氧过程对热最敏感。高温下功能性Mn~(2 )的解离,抑制光合放氧。高温胁迫下,叶绿体膜脂的特性是否与抗热性有关,目前看法不一,有些资料表明,叶绿体在热适应过程中,类囊体中产生热保护因子,其性质不甚明了。HSPs可能参与热保护作用。叶绿体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自由基清除酶系,目前有很多资料显示,耐热与热敏植物品种或植物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其各种活性氧含量或活性氧清除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FtsZ蛋白在细菌的分裂中担任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分裂位点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而控制细菌的分裂过程。胞内FtsZ蛋白浓度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均可阻断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而形成分裂异常的丝状菌体。我们为了进一步研究衣藻FtsZ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了CrFtsZ2-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对照体系。结果表明:低浓度IPTG促进转化有表达质粒pLGZ2的大肠杆菌JM109伸长,高浓度IPTG则抑制其伸长;融合表达质粒的过量表达导致宿主菌形成了丝状菌体,不但菌体长度随浓度梯度而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且CrFtsZ2-EGFP融合蛋白沿着宿主菌体的纵轴方向有规律地聚集成荧光点或荧光带。更进一步验证了衣藻CrFtsZ2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南亚夏季西南季风成因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一个有限区域的大气环流格点模式研究了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一系列数值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1)大尺度地形的热力作用在西南季风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其动力作用的贡献甚小.30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热力影响对高原附近1000公里以内西南季风形成的作用更为重要.(2)索马里急流对南亚15°N 以北西南季风的形成作用不大,且西南季风的强弱也与索马里急流的存在及强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的rbc L为探针,分别与黑麦ctDNA EcoR I,BamH I,Hind III的酶切谱带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发现,E13(2.15 kb),B2(10.7 kb),H2(10.4 kb)均含有rbc L基因。用pUC9为载体克隆黑麦ctDNA的B2片段,Southern杂交后表明,得到的重组质粒含有rbc L基因,将其命名为pRCB2。设计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构建出pRCB2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rbc L被定位在一个2.8 kb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