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1月2~3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学会(CMB)和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华西卫生政策与经济博士生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华西卫生政策与经济博士生论坛"已成为国内外卫生政策与经济领域博士研究生提供科研成果展示与合作的平台以及以促进国内外学者学科交流为目的的学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近代从事的图书活动,主要包括建立出版机构、编译西书、办刊物;创办图书馆,加强藏书建设;传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和管理理念,进行开架借阏等读者服务工作。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闭关政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早期美国华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困难重重,举步维限。因此,主张强硬政策,鼓动社会舆论,以及强迫清廷不平等条约的活动,贯穿了美国华传教士早期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东正教是基督教里的一个派别,元朝时期始传入中国。后随着蒙元帝国的灭亡而消失。直至清康熙年间东正教再次传入中国,北京出现了东正教的传教士。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后,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得到清政府的准许,北京相继出现了东正教传教士团,随着东正教的传播,增进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沙皇政府为了实现其侵略中国,扩张领土的野心,早在1721年就加强皇权对教权的控制,俄罗斯东正教驻北京的传教士团直接参与了沙皇政府侵略中国的行动,主要精力用于搜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报,充当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俄国十月革命后,东正教在反苏反共问题上达成共识。由于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过多地参与政治,始终没能在中国、在北京广泛地传播,至今东正教已经在北京绝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侵略,侵略的工具是鸦片、枪炮、传教士。而传教士则是侵华的急先锋,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灾难,就连西方殖民者也承认:“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正因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声势浩大的反“洋教”斗争,反对“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教育史上,众多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起源时,大都把它归结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其实,英华书院和后来在中国本土建立的教会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近代教会学校的真正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于1732年7月25日在那不勒斯创建的中国学院。  相似文献   

8.
走过2007,我们又跨越了一座大山。身后蜿蜒崎岖,山顶云开雾散。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迄今的八年中,我们向读者奉献了86本刊物,以新闻的角度,记录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足音,凸现了西部大开发的精彩浪花,给读者呈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精神佳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西部科技》杂志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级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杂志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级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上网期刊  相似文献   

11.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东北的地域体育文化.从宗教活动、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民族节日等方面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对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深刻影响和主导着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主要动力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全球化的冲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腐败、社会共识缺乏、民主机制不健全;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仍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中国英语和中国英语词汇,分析中国英语词汇的3种构词方式:音译、译借和语义再生。认为中国英语是用英语的特殊形式来表达中国发展的特殊形势的语言系统,中国英语为英语带来了大量新的语汇、新的表达法和新的视野,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题材的游记;这些游记作品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代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巴罗对中国的新的印象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的崛起,并为基督新教传入中国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表明了英国人的精神和心理构成状况,以及他们集体的偏见,并加速了中国神话在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消失。  相似文献   

15.
本在学术界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对魏武帝法制特征的深入分析,驳斥了魏武帝“用法峻急,有犯必戮”的传统观点,并对产生此观点的历史原因作了简单的探讨,指出了对魏武法制的理解应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σ混合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4-7月南海季风的爆发、演变过程,并进行了3组敏感性数值试验,研究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南海4月份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的爆发日期影响不大,但对季风爆发后的强度有所影响,异常增温造成南海季风增强,异常降温则南海季风减弱。(2)南海季风爆发和强度的变化与南海本身的海温变化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5月份南海海温异常。5月份南海异常增温可以使南海季风提前爆发,季风增强,南海海温异常降低时,南海季风爆发的时间推迟,季风减弱。(3)南海海温持续异常可以影响南海及中国大陆的高低空环流变化,海温持续异常增温可以使南海季风提前爆发,显地加强南海季风,并有利于南海季风向北推进,但当海温在6月份进一步持续增温时,则有利于季风维持在较南地区,阻碍季风向北发展;当海温持续异常降低时,南海季风推迟爆发,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7.
冷战期间日本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冷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开始介入南海争端。新世纪,为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安全的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争夺地区主导权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日本开始介入南海争端,其战略措施有: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包括拉拢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日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关系;从军事战略上谋划介入南海地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阻遏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严重地威胁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日本因素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briefly presents the progress of deep-sea pollen research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ninetieths of the last Century. All the deep-sea pollen contri-butions mainly com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the East China Sea (ECS). The German-Chinese joint cruise (Sonne 95) and ODP 184 cruise initiat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SCS provided excellent material for the deep-sea pollen research. So far a number of pollen results of 20-30 ka and million years from the SCS have been published. A couple of deep-sea pollen records from Okinawa Through of the ECS also came out. The high resolution pollen records obtained from the continuous deposits with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reliable age control of the deep-sea sediments provided a high time resolution history (hundred to millennial scales) of vegetation, environment and monsoon evolution of the pollen source areas (southern China and Japan). Spectral analysis of deep-sea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SCS discovered orbital (100, 41, 23, 10 ka) and suborbital cyclicities(Heinrich and Dansgaard/Oscheger-O/D events) in the vegetation changes. Moreover, cross spectr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end of vegetation changes in northern SCS was regulated mainly by changes of the ice volum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pollen record of the last 20 ka from the Okinawa Through of the ECS indicates that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change lagged that on the terrestrail by about 1000 year. The asynchronous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tween land and sea were probably caused by the time difference in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This study underscored the role of the deep-sea plant fossils as a bridge across the land and sea.  相似文献   

19.
兰德公司是从事综合战略研究的著名"智库",也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咨询机构。军事和政治是兰德公司对华研究的主体,约占公开出版涉华图书的75%左右。兰德公司对华研究的重点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动。冷战结束后,由于政府和公众的兴趣发生了变化,兰德公司又开始了对经济、科技和社会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中美关系又成为兰德公司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