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敏 《科技信息》2007,(28):126
近年来,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有很多,而当前外语教学的状况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语用失误现象进行了分类评析,并对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玉超  师文淑 《科技信息》2009,(23):I0184-I0185
语用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探讨了语用失误的成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试图寻求能够实现避免或减少语用失误现象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语用失误的深层分析,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其对当前外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怀  李晓琳 《科技信息》2009,(29):23-23,1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主要分为:语用一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和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而学习者的语用错误迁移、对文化差异缺乏了解以及不当的英语教学等因素是引起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类别及其原因的分析,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如何减少学生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谭珍珍 《科技信息》2010,(23):I0175-I0176
本研究调查了82名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下学习了9年英语的高中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情况。调查结果发现:1.虽然学生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仍然出现语用失误,但跟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语用失误率已经明显下降;2.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语用失误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因素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3.在本研究涉及的跨文化交际话题中,学生们在如何致谢,如何回应别人的道歉,如何回应别人的请求和祝贺等方面,出现的语用失误率较高。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大多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强烈的个人隐私意识,会避免谈论涉及到对方隐私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英语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定义、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表现和对语用失误的对策,以求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规则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忽视了这一因素,就会产生语用失误,交际就会出现障碍。本文从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表现分析入手,探讨语用失误对外语教学的教训及启示。旨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语用失误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失误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已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的分析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试图总结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防止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内容和功能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生误可以是语用语言的、个体关联的、社会关联的、文化关联的和认知关联的。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有主观的、客观的、个体的和社会的.针对失误的表现和成因,教学中应访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营造认知环境,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陶志平 《科技信息》2010,(29):200-20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导致人们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导致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这些语用失误的深层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需从提高语用意识入手,因此文化差异和语用原则须纳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佟倩 《科技信息》2012,(34):220+222-220,222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found that many communicational aims could not be successfully achieved, even if the speaker is good at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problem may lie in th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ims t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by discuss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s.  相似文献   

12.
马冬丽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1):65-66,77
语言不仅仅是个符号体系,还是人类相互理解的文化载体.学习一门外语其实就是在学习一种不同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外语教学只有在语言教授和文化传授并重时,方显其教育意义和自身魅力.  相似文献   

13.
胡晶 《科技信息》2009,(2):104-104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highly interrelated, that is to say,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carrier of culture but it is also restricted by culture. Therefo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iming at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ould take culture differences into con- sid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will be discussed. Then I will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ercultural c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several strategies for cultural input in and out of class will b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自己独特的风格。外语教学既涉及语言又涉及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缠绕,难以分割。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文化移情,就是使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5.
刘烨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5):92-95,105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正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用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即展开对语用错误、种类及造成语用失误原因的分析;接着讨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培养语用意识能力的迫切要求,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语用错误的严重后果、培养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最后,再次强调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指出语用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语用迁移、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迁移现象,正成为目前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个方面研究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的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在外语学习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给外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热"以来,文化课的教学研究便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于研究生文化课教学方面的探讨成果却并不丰富、全面。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研究所预设和考虑的对象,不仅要包括留学生,也要包括研究生。但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建议却大多属于相对宏观的"原则性"指导。既然是研究生,就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研究"或引导"研究"上。文化课教学的关键应是直接揭示出各类文化的本质,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坚定的文化价值评判立场。另外,也可以根据对外汉语或汉语国际推广的学科特色和学生需求,开设相应的专门性文化课。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外语教学中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本文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类型、本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外语教学中如何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促进语言迁移,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FUTURE9000语言实验室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媒体是一个将视频、图象、动画和声音等媒体信息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体体系,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优势,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它以图像和声音产生逼真的教学情境,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为了适应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我们还要挖掘潜能,还能探索新的具有智能化的教学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