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芬兰是一个面积仅有33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的北欧小国,却多次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其奥秘在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芬兰就着力推动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模式成功升级为"以创新为驱动"增长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芬兰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现已形成从教育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2008,(10):45-45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芬兰的政府在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当中着重聚焦的是哪一个环节? 顾世奇:主要是信息.芬兰的政府会捕捉经济、产业发展的信息,向行业中的企业进行传递,引导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创新发展,使整个国家的创新变得特别高效.  相似文献   

3.
"关键小国"是指在特定领域或学科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能力的国家.我国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市场空间,与"关键小国"在科技、经济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与"关键小国"在科技领域的开放合作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与"关键小国"具有较好的科技创新合作基础,但合作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对此,文章提出了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产业合作、加强产业精准化合作、全面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对策措施,推进与"关键小国"的精准化合作.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当下,科技创新竞争力始终位于全球前列的北欧国家--芬兰,越来越引起中国科技界的兴趣和思考.作为一名曾经在芬兰工作和生活了数年的科技外交官,你对芬兰国家创新一定深有体会.你觉得芬兰给您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在欧州经济危机中,当人们开始怀疑诺基亚的时候,一只愤怒的小鸟成了芬兰各界向世界表达信心的新的象征。而这只小鸟所代表的创意产业,与清洁技术、生物医药等多种新兴产业一起,成为芬兰经济下一个十年的战略产业方向。这一切缘于创新。由此,芬兰的国家创新体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芬兰的工业化从森林开始,森工产业长期以来是其支柱芬兰的知识驱动型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处沙漠边缘地带的中东小国以色列,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欧洲。高科技研发及技术输出已经成为这个弹丸小国的立国之本和发展基石,占到整个国家出口额的70%。在科技创新上的出色表现,让以色列被誉为硅谷火种在全球最好的承接者与复制者之一。无疑,其经济转型的成功和技术创新之路得益于许多因素的有机组合,但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却是全球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芬兰超越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连续三年当选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芬兰之所以能够这么长时间保持国家竞争力第一的位置,主要在于其迅速适应新科技的发展,培育了一个创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众人划桨开大船 芬兰的产业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芬兰的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组织形态--产业集群(Cluster).目前芬兰有13个国家级的大型产业集群,其中包括以诺基亚为核心的通讯产业集群、拥有百年历史的森林与家具集群,以及在近十年异军突起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同时,在芬兰的一些大中城市,也拥有地方性的产业集群.这些国家级和地方性的产业集群,构成了一张以芬兰为中心,向世界辐射的产业集群网,强化了芬兰各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除了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模式之外,芬兰产业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从推动点式产学研的合作,到从地方产业特点出发,建立专家技能中心,推动地方创新产业发展,再到国家层面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集聚全球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在市场与公益之间寻找平衡,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推进国家层面的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其实施主要以科技计划为抓手,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不断创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体系,从而极大的推动了芬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弼人 《华东科技》2008,(10):38-40
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东边的芬兰是一个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在芬兰人们享受着森林带给他们的绿色环保的同时,森林行业也是芬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因如此,芬兰是世界上利用舞林能源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上,更是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1.
正1.11月19日-20日,山东省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市召开。民政部党组成员、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山东省民政厅厅长陈先运出席会议并讲话。2.11月18日-21日,应芬兰社会事务和卫生部邀请,民政部副部长邹铭率团于访问芬兰。访问期间,邹铭副部长与芬兰社会事务和  相似文献   

12.
有学者说,芬兰人700年受瑞典人统治,110年受帝俄辖宰,最后得以建国,是由重建芬兰语言文化开始的。与中东欧诸多小国一样,芬兰也夹在东西方大国之间,但芬兰没有全方位地与以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站在一起,也没有全方位地倒向西方,而是较好地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08,(10):49-50
主持人:上海技术交易所的鲁部长,您觉得芬兰的考察给您带来了什么启示? 鲁礼瑞:芬兰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在产业集群的形成方面.芬兰的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从上到下,从国家到地方,方方面面共同地、互动地推动形成的.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实际上涵括了创新体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贝 《世界知识》2013,(20):52-53
2013年9月4日,一份来自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份报告涵盖了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对12项指标的权衡,就其竞争力作出了一个排名。结果虽不出人意料,但是瑞士、新加坡、芬兰等小国的出色表现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接下来请南汇区科黄震副主任谈谈您对芬兰创新体系中哪一点感受最深? 黄震:我觉得芬兰在创新的实践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政府的重视,整个国家、包括地区政府,对科技创新很重视,我们和几个企业进行过交流,他们都谈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芬兰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其产业技术转移的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芬兰利用科学园整合各类资源,以专家技能中心为产学研的合作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国家战略中心作为创新的主体,解决行业的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在市场化与公益性之间寻找平衡。最后,通过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使芬兰各个重点行业通过FINNODE节点,实现了与全球之间的技术转移。从而形成了具有芬兰特色的官产学研的产业技术转移机制。我国正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建立产业技术转移的服务机制,推动产业集群技术能力的提升,保持创新与竞争优势,成为摆在政府之前的课题。因此,借鉴芬兰产业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师夷长技",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一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大国效应是大国经济的外部体现,大国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小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特征。本文从规模效应、创新效应、空间效应和外部效应四个角度,对大国经济引致大多效应的发生路径进行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何正军 《甘肃科技》2005,21(1):32-33
芬兰是欧洲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芬兰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建立起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工业,教育的高品质和科研的高水准是芬兰成功的两大支柱。目前,芬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模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模式。本文介绍芬兰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措施,及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绿色创造力     
陆金周 《华东科技》2008,(10):30-33
芬兰奇迹 带着板锯和斧头在茂密的森林中放倒一棵棵参天大树,然后拖着原木穿过茫茫雪海,吃力地奔向附近的河流.这是上世纪50年代30万芬兰男人劳作的真实场面.然而,时至今日,这个森林中的国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四年来芬兰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是欧盟国家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  相似文献   

20.
北欧诸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