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9,44(2):113-12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面推进与十余种模式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基因组计划的重心已逐渐由结构基因组研究转移到功能基因组研究,生命科学随之开始了一个新的幻元-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研究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的前瞻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至今已13年,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成立也7年.蛋白质组研究已是生命科学中"热点中的热点".而一项更雄心勃勃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正在酝酿中.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万晶宏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9,44(9):904-911
简要介绍目前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及其进展。蛋白质组研究是对基因组研究的重要补充,它是在蛋白质水平定量,动态,整体性研究生物体,双向电泳是目前唯一分离蛋白质组成分的技术,是其研究的核心,它要求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目前多应用固相pH梯度技术作为第一向分离蛋白。分离后分析即鉴定技术是其研究的支柱,其中,图象分析依靠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可确定蛋白质的基本属性如等电点和分子量;微量测序如自动化的Ed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力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9,44(2):C680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面推进与十余种模式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 ,基因组计划的重心已逐渐由结构基因组研究转移到功能基因组研究 ,生命科学随之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组时代 ,蛋白质组研究则应运而生 .现在简要介绍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力军———“蛋白质组研究”问世的历史背景、定义与内容、技术路线与相关方法、已有进展及趋势 ,并提出了我国蛋白质组研究的应对策略 .  相似文献   

5.
蛋白组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包括数据库整合在内的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实验战略的建立 ,而且还需要学科转移 (扩散、辐射 )和跨学科合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宣告完成。人的生、老、病、死,都与基因休戚相关,人类基因"工作草图"的完成,将有利于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推迟衰老的进程。但是,"工作草图"的完成仅仅是很小的一步,犹如是打开基因组这部"天书"的扉页,要读懂这都"天书",后面还有大量的课题需攻克。例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组突变学会于2006年6月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会议上正式启动了人类变异组计划(Human Variome Project,简称HVP),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揭示导致人类疾病的所有的遗传学变异。2011年1月,这项科学计划得到了来自中国金额为三亿美元的投资,从而在信心上给予了这项科学计划巨大的加强。这笔资金将于十年内全部支付,是HVP自从2006年成立以来最为巨大的一笔投资,彰显了中国在医学遗传学领域起到更大作用、扮演更加强大的角色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超越基因组 破译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学真正是 2 1世纪科学。科学家在 2 0 0 1年宣布 ,在花费了 1 0年和 2 4亿英镑之后 ,一项国际性的努力已经在产生一幅人类基因组草图方面获得成功。现正在制订一项有关更大规模的倡议———创建人类蛋白质组组织 (HUPO) ,以协调人类蛋白质组的破译———即充分认识人体每个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领域中的这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当的计划对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和加快药物的发现速度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 ,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一切数据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虽然基因可能提供了生命的蓝图 ,但是根据这些信息产生行为并推动人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希望,大规模地对基因组学的投入将有助于战胜疾病、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开发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CAS)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声称:到本月底,由他主持的研究中心将会有足够的DNA测序仪,一天可以设取15to万个碱基序列。他自豪地说:“我们将具备独自对某种生物进行测序的能力。”作为参与人类基因组学这一革命性工作的后来者,并作为全球的一个主要的参与者——中国正在努力赶上。去年中国加入了从事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际联盟,该组织将人类基因全部序列(30亿个碱基对)的1%交给中国进行破译。如…  相似文献   

10.
人体疾病中,大约有80%以上的病与蛋白质有关,几乎都是蛋白质调控失灵所致。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蛋白质的修饰,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研究蛋白质的修饰来控制疾病呢?如果一旦某种疾病与某种蛋白质的修饰有关,就可以进一步研究能影响蛋白质修饰的药物和技术。这是中国科学家带给人们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1.
石磊 《世界科学》2010,(1):23-23,21
<正>通过检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科学家找到了米勒综合征(Miller syndrome)的致病原因——仅对外显子测序,就能有效地鉴定出导致一些疾病的基因解码外显子对人类基因组中的编码蛋白质部分进行的定向测序,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稀有遗传病的起因。这项技术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希望和前途,地处马里兰州贝  相似文献   

12.
顾凡及 《自然杂志》2018,40(3):200-206
连接组就是神经系统中所有神经细胞相互连接关系的总体。个体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连接组,因此画出神经细胞相互连接的“线路图”就成了脑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前沿课题。本文对宏观和微观连接组研究、人类连接组计划、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连接组研究作了综述,最后并对以连接组研究为代表的大科学、团队科学与公开科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俞利荣 《科学通报》2000,45(2):170-178
蛋白质组分析已在生物科学各领域被广泛应用,也是功能基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BEL-7404肝癌细胞系和L-02正常肝细胞系表达的蛋白质组IPG-DALT双向凝胶电泳和图象分析,发现7个蛋白点只在检测到表达,14个点只在肝细胞中检测到表达,78个蛋白点在两种细胞中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两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反映在差异表达谱上,双向电泳重复性分析表明IEF方向平均位置偏差为0.73mm,SDS-P  相似文献   

14.
吴家睿 《科学》2005,57(5):28-2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从科学家到普通民众,都对生物体中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然而,对生命体中的各种化学小分子也不应该忽略。首先,小分子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砖块”,如DNA和RNA是由成千上万的碱基和核糖连接而成的,蛋白质则通常由几十到数百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剪接(protein splicing)是由蛋白质内含子介导的在蛋白质水平上翻译后的加工过程。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指前体蛋白中的一段插入序列,它在蛋白质翻译后的成熟过程中能自我催化,使自身从前体蛋白中切除,并将其两侧的多肽片段以肽键连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含子的发现丰富了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成熟过程的理论,而且在蛋白质研究和蛋白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综述蛋白质剪接在蛋白质特异位点标记、蛋白质片段化标记同位素、蛋白质环化、蛋白质芯片、基因治疗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孙景春  徐晋麟  李亦学  石铁流 《科学通报》2005,50(19):2055-2060
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开发出几种实验和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 但是, 与传统的实验结果相比, 蛋白质相互作用大规模数据中存在着比例较高的假阳性.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需要建立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的评价, 进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生物信息. 本文对目前蛋白质相互作用大规模数据的计算分析和应用进行了总结, 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评估方法、与蛋白质其他信息的关系以及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并提出了开发分析和挖掘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工具的主要方向, 以期有助于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3年的酝酿和筹备,以解析人类共生微生物与健康关系为目标的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近日在德国海德堡宣布成立。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科学家出席成立大会并交流了各自的计划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11,(5):15-16
此次《科学》杂志纪念癌症行动法案40周年专题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请到了一批活跃在癌症研究一线的知名科学家撰文,对癌基因组计划、癌细胞转移、癌症免疫编辑等当今癌症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或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从事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科学家目前正与癌症研究人员携手进行另一项生物学远征计划——旨在为人类癌症中发现的常见突变基因编制一份目录,以期为以分子方法治疗癌症提供助力。2005年7月中旬,有关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的一次研讨会上草拟了一项为期3年的先期探索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2家研究所宣布,为一项为期10年、耗资15亿美元的计划首付1亿美元的启动资金。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科学家对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我国境内,而对青藏高原与邻国接壤部分,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研究却几近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