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志芳 《河南科技》2004,(6):15-16,26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形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体外操作的重组基因(DNA)转入生物体内,产生新性状的技术。“转基因作物”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作物。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  相似文献   

2.
赵志芳 《河南科技》2004,(11):15-16
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形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体外操作的重组基因(DNA)转入生物体内,产生新性状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生物工程,是将生物体本身或生物体的机能(包括用基因工程改造或组建的生物),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的一个技术体系。这门新兴学科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物理学与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并应用化学工程、微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于  相似文献   

4.
A21是拟南芥的一同源转换盒基因,以发育旺盛的组织中高度表达。采用反义RNA技术,将该基因cDNA 5′端自然410bp反向克隆到pTA7002后,构建了可在植物中调控表达A21反义RNA基因片段的重组体。以根癌农杆菌浸渍法将重组体转入拟南芥Landsberg erecta生态型植株中,筛选到转A21反义RNA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反义基因可在甾类激素诱导下表达出A21的反义RNA。经初步诱导表达,变异性状表现为顶端生长抑制型。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的一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6.
物种种性漂移的生物信息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提出了生物信息论——以数字化技术研究和描述生物遗传信息的结构、变化、传递和表达成生物性状全过程的科学,建立了生物信息的结构、变化、传递和表达模型,定义了用于生物信息论研究的若干概念,分析了物种种性漂移的生物信息论之基础。  相似文献   

7.
镧系元素发光生物探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生物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是因为稀土发光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例如光化学性质稳定、几乎无光漂白现象、荧光信噪比较高、其激发光位于生物窗口区、有良好的穿透性、不伤害生物体、具有高的灵敏度等。正因为稀土发光材料在生物传感方面有着其他生物探针所没有的优势,使得它们为生物学家和医生工具箱添加了宝贵的技术手段。稀土材料的光学成像是满足现代生物分析和生物成像所需的各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在生物荧光成像和医学诊断治疗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稀土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8.
“以负熵为生”的生物自组织及生命系统的热力学定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小峰 《黄淮学刊》1998,14(1):26-33
用“熵理论”从生命体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方面来研究了开放的非平衡态生命系统在吸收环境提供的能量,物质和信息后,生物熵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在此情况下,生物熵逐渐减少,正是这个负熵高能生物自组织,使生物不断生长、发育和变化,我们给出了这个生物自组织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的生物熵变化规律,以及在生命体中生物能量、物质和信息相互转变的新的热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LL-37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L-37与植物病程相关蛋白信号肽基因融合,经测序证实序列和阅读框正确后,连接到质粒pBin438上,构建含LL-37 cDNA植物分泌型表达载体pBin/LL-37.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介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obacum.NC-89).用PCR和Western blot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鉴定.80%转基因植株表达重组LL-37多肽.T0代转基因烟草的蛋白粗提物有抑制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生长的活性.LL-37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成功表达,提示用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活性LL-37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刺激电流的方法,以猪的肩胛骨为例,对生物体的驻极效应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对生物驻极体的极化弛豫特性作了分析.实验表明,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中存在着显著的电荷储存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生物体胶原纤维和基质细胞中的结合水及生物体内少量可动载流子,从单一频率弛豫进行计算所得的TSDC谱图与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其弛豫过程主要对应于单一频率的水分子的极化弛豫.  相似文献   

11.
胡弘 《河南科技》1998,(3):36-36
国外基因技术发展及其新产品胡弘摘编基因是一切生物,也是人类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也叫遗传因子,生物的形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归根结底都是遗传因子决定的,都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技术研究对人类未来、生物世界影响巨大,因此世界上发达国家对基因技术研...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刺激电流的方法,以猪的肩胛骨为例,对生物体的驻极效应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对生物极体的极化驰豫特性作了分析,实验表明,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中存在着显著的电荷储存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生物体胶原纤维和基质细胞中的结合水及生物体内少量可动载流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污水净化技术———水生生物系统,正在以其独具的高经济效益和能量效益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利用水生生物系统处理废水,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和动物来达到处理的目的。传统的污水处理是采用严格管理和控制的环境对污水处理快速处理,而水生...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水稻或者玉米有可能在2009年端上中国人的餐桌:这一预期伴随国务院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计划的审议通过而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蛋白质,包括抗体、疫苗、药用蛋白等的优势及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类药物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蛋白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人民膳食的构成蛋白质是一切生物体的首要成份,它不仅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而且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主要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在自然界,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能从简单的无机含氮物合成自身的植物性蛋白,而动物则为非自养生物,必须从植  相似文献   

17.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外源和内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s RNA,dsRNA)在生物体内诱导同源靶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现象。RNAi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2l世纪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RNAi及相关沉默反应的机制在植物中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RNAi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实验工具,用来控制植物目的基因的表达以获取预期的生物表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对RNAi在植物遗传特性改良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RNAi技术在植物上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体的认知已经逐渐深入到微观水平。从单个的生物体到器官到组织到细胞,再从细胞结构到核酸和蛋白的分子水平,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检测分子水平的线性结构(如核酸序列),来横向比较不同物种、同物种不同个体、同个体不同细胞或不同生理(病理)状态的差异。这就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目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作物育种工作中,株高、生育期以及产量性状,是在确定育种目标中所考虑的主要内容,这些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被广大育种者所基本掌握。但是,随着育种工作的发展,对一些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仍需进一步探讨。玉米的这些性状在杂交后代的表现与其他作物不尽相同。本文即通过试验、观察和分析,对株高、生育期以及产量性状在杂交种后代的遗传表现规律作了进一步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因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生物信息论的观点研究了基因弹性,定义了基因弹性等概念,提出了基因弹性系数表达与测定方法,并用水稻穗部性状受播期影响而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