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秧苗素质.大田抛秧在600盘/hm2密度下有较好的生物学性状和最高产量.与传统育秧移栽方式比,产量提高11.35%.“汕优63”的6年平均产量达7 499.25 kg/hm2.  相似文献   

2.
3.
4.
5.
杂交水稻冈优725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水稻冈优725产量(Y)与施氮量(X1),施磷量(X2),施钾量(X3)和密度(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得出产量在9750-11250kg/hm2间的栽培模式,施氮肥85-177kg/hm2,施用P2O5为40-85kg/hm2,施用K2O为125-202.5kg/hm2,密度20.5-27万窝/hm2。  相似文献   

6.
7.
8.
9.
余玲  李伟成 《汉中科技》2011,(2):16-16,26
天龙优540杂交水稻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突出,抗逆性强,是近年汉中地区主要推广品种之一。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岗优151为对照的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岗优527产量居第一位,单产706.3kg/667m^2,较对照亩增10.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D优527产量居第二位,单产660.9kg/667m^2,较对照亩增2.9%,差异不显著;Ⅱ优7号产量第四位,单产631.9kg/667m^2,比对照减产1.6%。  相似文献   

11.
12.
13.
优质杂交杏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天明 《甘肃科技》2007,23(9):233-234
甘肃省武山县于2004年从山东引入优质杂交杏李试验栽培,通过近4年的田间栽培观察,性状表现较好的有"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及"红天鹅绒"四个品种。其耐旱、耐瘠薄、适应性比较强,早期丰产,2006年平均亩产达1024.6?。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我国杂交水稻发展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略介绍我国杂交水稻对粮食增产的巨大作用,分析目前杂交水稻面临的形势,预测本世纪末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提出9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处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时期,解决粮食问题则成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由袁隆平带领的团队终于在1970年使得水稻的杂种利用优势成为可能。随后,短短几年间就将其推广至全国,同时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让杂交水稻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回顾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历程,主要离不开中国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其他各国政要的垂青;其次也离不开中国政府、科研人员的积极推广,如举办会议、提供技术指导;最后也离不开各类公司将其规模化、市场化。总结回顾杂交水稻登向世界舞台的历程,可为大众了解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20.
常规水稻栽培是采取秧田育秧、适龄移栽或抛植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在田块整理和大田耕作中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种粮的经济效益。2003年,怀宁金拱镇农技站引进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当年在该镇白莲村张庄组实行免耕栽培50亩,示范品种为Ⅱ优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