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不仅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而且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行者。在中国历史上,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描绘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现代化经济发展思想,以革命化为重要特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向世人展示了孙中山立足国情,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探索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十分关注教育事业,为民国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主要从孙中山革命的教育思想方面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其中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以其创榛辟莽的求索和把脉时代的创新而尤显可贵.本文主要从完善人格、学以致用两方面来探讨其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全面评价孙中山思想、事业和精神品格,认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确立了中国共产9党与孙中山在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一历史接力运动中的继承关系,要求共产党人始终高兴孙中山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在茫茫黑夜的旧中国,第一个点燃了“振兴中华”的明灯,照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航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民主革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明确提出,成立兴中会的目的是“专为振兴中华”!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从此以后,孙中山把毕生都献给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朱执信,是一位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有数人才”、“我党长城”的伟大民主革命战士,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杰出理论家和活动家。他用舌和笔,剑和火,生命和鲜血,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反动势力和落后东西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初岁月,为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思想史增添了绚丽的光采。他那光辉而短暂的一生给所有追求进步的人们以启迪和思考,鼓舞和鞭策,而他的人生思想即是其中的闪光点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视角解读孙中山先生关于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思想,介绍孙先生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批评,以及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制度的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接受、实践、发展了三民主义,建立了新中国,把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着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伟大夙愿。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与批判;第二,对中国社会主义蓝图的构筑与设想;第三,指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与方法.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已初步具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不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现代化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终生。他在青年时代原来是学医的,因目睹当时政府腐败,国家贫弱,就决心“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医国事业”。为了寻求“医国”之方,他积极向外国的长处学习,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本文着重谈谈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一) 1866年,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一年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六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三年。正是国际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帮助清朝统治者镇压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初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一位“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充满崇高献身精神和革命气概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杰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不仅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三民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而且还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传统,吸取了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以自然科  相似文献   

12.
左宗棠的近代化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换言之,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近代中国,旨在追求近代化。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标志,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在洋务运动中建树较多的人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之一。本文拟就左宗棠的近代化活动及其思想渊源作一初步探讨。 一、左宗棠近代化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左宗棠,字季高,一八一二年生于湖南湘阴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早年仕途坎坷,三次会试不第,过了40年的民间落魄生活,后来才以幕客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生于封建统治的“衰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地主阶级中最活跃的中下层知识分子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炮和本国农民起义的惊雷,关注阶级和国家的命运,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清醒地探索招致危机的原因,以“经世”自勉自励,在  相似文献   

13.
清季民初以孙中山、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派针对中国近代社会之窘状,利用传统尚俭善政精神,努力融合西方近代相关思想,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政治近代化.他们自觉遵循尚俭精神探寻有效之法不断追求善政,充分利用俭以养德强化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贯彻俭政精神革故鼎新着力打造良善共和政府,秉持尚俭善政精神继续革命循名责实再造共和,四个有机统...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尽管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但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的伟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一代的伟大的革命领袖。他所走过的道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前二十五年中先进的中国人所走的道路。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他首先举起了对封建制度不屈的叛旗,正规地开始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一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充当了这个革命最伟大的领袖,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在十月革命之后,和很多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他进行了伟大的转变。在苏联和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奋斗了毕生,建树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并为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的思想遗产。毛泽东同志对此曾明确指出:“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在孙中山的思想遗产中,他的经济建设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和总结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为深入地领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19、20世纪之交,英美等西方列强的基督教会和天主教会在上海乃至中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一方面对中国学生大力传播基督教的教义文化,另一方面也以其教育文化有力冲击着当时的封建教育思想、制度、模式及形式,尤其对于上海教育的近代化具有相当的垂范作用。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和走向未来的伟大改革进程中,重新审视教会学校的教育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将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和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中国现代化有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他们的现代化思想有相似之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其理论内容,现代化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都不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对孙中山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初步探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