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基地,高师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构建高师体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主体教育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创造等综合素质,形成学生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教育观。通过对学生主体性参与教育过程的实验研究,实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目标,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师面对国际竞争的当务之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对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未来基础教育合格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以及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21世纪高师化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师体育教学以其自身优势及职业特点,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师体育教师应改变体育教学观念,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高师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文章围绕着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学科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探讨高师计算机系专业教育与人才素质培养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推动高师计算机本科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在对高师计算机系专业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进行阐述之后,分析并论述了高师计算机系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7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新形势,现行高师教育实习方法的不足正日益显著出来,必须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7.
教育转型期高师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高师公共体育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在教育转型期,从身体,心理素质,体育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来构建整合化的高师公共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旨在推进高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理应成为率先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起一面旗帜。 1.改革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现代教育必须培养现代高素质的人才,而培育现代人才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转变现行的继承性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如面向全体学生,保障全面发展,注重基本质量,提高整体素质的现代教育观,真正担负起以先进的现代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准则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合格教师的重任。在对学生统一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会学生求知、健体、审美,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提高高师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深入开展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讨论,使师生都能全面、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跨世纪意识。帮助学生认清未来教师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觉性。 2.探索构建多样化的高师素质教育模式。根据素质教育“两全(面...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基地 ,高师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构建高师体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主体教育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创造等综合素质 ,形成学生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教育观 .通过对学生主体性参与教育过程的实验研究 ,实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目标 ,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0.
高师培养模式是高等师范院校根据不同学制,为实现师资培养目标而制订并实施的培养方式。而在缺乏具体内容的目标要求影响下形成的传统的粗放型高师培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新的高师培养模式的建设,必须与培养目标的制定、教育理念的设想、培养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