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论地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地球科学从认识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种地质作用过程开始,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成为具有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的历史,着重讨论了在20世纪中它所经历的三次认识上的飞跃。从学科发展和所面临的新挑战两方面,探讨了涉及整个地球物质系统的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学科产生的必然性,现状及其发展。从地质学的角度提出了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新任务应该采取的若干调整措施,包括加强近、现代地质作用过程的研究,加强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改革研究方法和调整高等地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论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岩石圈表层,是生物圈的矿物质基础,由岩、土、水、气、地区地质结构、地质作用等要素组成,是一个动的系统。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自然平衡常遭破坏,产生人为的地质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治动。人类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他对大气圈、水圈的影响,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应是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为研究人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地球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环境地质学,它与矿严地质学并驾齐驱。在环境地质学中工程地质学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工程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工程地质学我国大城市的地面沉降、矿区的地面塌陷、水库诱发地震和边岸再造、滑坡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工程地质学必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规划人类的工程、经济治动、布局生产力,以及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当代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态势与地球科学发展历史及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后指出 ,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角度分析 ,2 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沿三大科学领域转变 :即由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向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向转变 ;由向地球系统索取各种自然资源为主 ,向以保护地球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 ;由研究地球系统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向研究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与研究人为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并重的方向转变。从而提出 2 1世纪地球科学可能将沿着理论地球科学、管理地球科学和人为地球科学三大科学研究领域发展 ,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球科学创新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革命在各个科技领域内发生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科学发展的数字化是科技革命的新趋势。现代科学革命改变科学、技术,生产相分离的状态,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在地质学及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本文从我国遥感地质解译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转变、各种解译方法优缺点,论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遥感地质解译技术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交流构造地质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构造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健康发展与整体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联合发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将承办"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会议主题为"地球系统、洋陆构造、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6.
科学交叉在当代科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交叉是科学综合化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直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科学交叉作为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同科学技术的整体一样,一是由于科学内部的自身发展提出的科学问题,要求科学系统自我整合;二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综合性问题,要求通过学科间的科学交叉协作来予以解决。科学交叉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量的事例分析表明,在科学系统内…  相似文献   

7.
在大约45亿年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化中,地球经历了25个伟大的里程碑式事件,这些事件成为塑造地球的重要转折点。在地质学和地史学发展历程中,针对地质现象及生物进化产生了许多假说和观点,极大地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站在当代地球科学家的高度,需要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地球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来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的曲折历程。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系统的重要营力,它迅速改变地球面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困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尽管围绕"人类世"这一术语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历史已经迎来了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面对地球历史新阶段,需要当代地球科学人高屋建瓴,引导世界人民形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人类共识。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地质学隶属地质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距今300万年前人类诞生以来地球环境变化规律、地球外部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正负反馈机制等科学问题。当今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命运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强烈关注,全球变化问题成为国际前沿性研究热点,第四纪地质科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支柱学科之一,其任务是诊断和分析自然环境恶化趋势(全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十地沙漠化和旱涝灾)的背景、原因和未来走向。科学问题的严峻挑战和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促使南京师范  相似文献   

9.
30年前,同济大学成立了海洋地质系,其前身是1970年创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海洋地质专业,1972年2月迁入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1975年正式成立海洋地质系。1982年首批获得海洋地质学专业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建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汪品先、马在田两位教授同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海洋地质系更名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98年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0年和2001年,相继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更名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科技部批准在原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球物理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分支科学。它利用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如电学、光学、声学、核物理学、磁学、热学等)及其技术来研究地球。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它涉及地壳、地幔和地核或者岩石层和软流层,也包括地表及其以上的大气层、电离层乃至宇宙外层空间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变化及过程。应该指出,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有必要把地球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进行综合考察。为了全面地认识地球,或者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地球物理学必须在求得本学科发展的同时,力求与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简介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为我国70年代以来新兴的学科.本系成立于1975年,于1982年批准为硕士点,1983年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木系现有海洋地质学和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学科史中国地质学会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定价:71.00元论述了中国地质学的学科前史、近代地质学在中国的孕育、近代地质学学科在中国的初创,阐述了中国地质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拓展与深化、特点及展望,展示了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及面貌。  相似文献   

1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本院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有3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6个博士培养方向以及10个硕士培养方向。本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211”工程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有“长江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2003年获得…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旅游风光中观察地质现象,在旅游景色中辩别地质遗迹,在旅游审美中了解地球演化——这就是旅游地质,它将带着你一起,去读懂地球深藏的秘密。过去人们认为,有的科学离自己很远,如地质学;有的科学离自己很近,如旅游学;两者之间的差距似乎很分明。如今,在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牵线搭桥下,地质学与旅游学看似两个不相干的领域,却跨越"千山万水"相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施冯洪 《科技资讯》2009,(13):55-55
关于工程地质学,国内外早有公认一致的看法。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和解决在工程地质体中出现的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特别是不良地质问题的科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岩土工程是在工程地质基础上和土木建筑工程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寻找以最小的长度发生在矿物质中的物理过程与几千公里的地球物理观察之间的联系,固体地质科学的许多新的进展是基于对地质材料的性能和变形的观察及其解释。本书全面地介绍用于固体地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的材料变形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流体地质学──21世纪的新兴地质学科FluidGeology¥//徐学纯(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教授长春130061)流体是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直受到地质学家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其复杂性和研究难度较大,而未象固体地球科学的岩...  相似文献   

18.
梁文平  唐晋  王夔 《创新科技》2006,(11):44-45
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科学的发展常常出现预料不到的突破,但解决现实问题有助于我们展望未来,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的高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地球,包括它的内部构造、成分和演化历史,并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环境的检测和保护、灾害的预警和防治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提出的广泛需求服务。现代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其他有关学科。地质学从地球表面出露的岩石露头、矿坑中的地层展布来认识断层、裙皱与岩脉,并通过占生物和同位素测定来确定其时代,推断其构造运动,寻找其发生、发展的历史。地球物理学则在海陆地区采集重力、磁力、电法与地震等地球物理常数据(正演问题),再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所采集的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海岸带生物地质过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首批建设的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该文对基地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制度建设、专业特色和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基地的建设为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海洋科学、地质学与生物学的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学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