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隆探险     
在完成广西乐业天坑探险任务后,中英美联合科考探险队将目光瞄准了有着庞大洞穴群的重庆。今年6月上旬,他们在重庆首先进行了10天的前期科考活动。 其实这已是探险队第三次来重庆武隆进行探险科考活动了。1994年和1996年,联合探险队曾两次前来考察。虽然每次队员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对重庆武隆芙蓉洞群系列洞穴进行考察,寻找芙蓉洞的天然出口,攻克这个世界洞穴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前两次考察虽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但由于入境签证时间限制,都没有找到天然出口。因而,队员们对这次科考寄予了厚望。 联合…  相似文献   

2.
崔之久教授系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探险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和极地登山科考的科学家之一。在1959年的慕士塔格登山科考中,他被冻掉了5根手指和2根脚趾,但他不畏艰险。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继续攀登,他曾到过珠峰、南极和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下面是他讲述的在贡嘎山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3.
2002年寒假和暑假,大自然探索杂志社秉承“与科学家同行”的理念,先后组织了“亲临冰川”科考冬令营和“天府明珠行”主题科考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学生和成年人踊跃参加了上述活动。科考营活动在科学家、专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5日至19日,一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十几位专家及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洞穴探险家组成的中英美联合科考队奔赴广西乐业县,对那里的天坑群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方位考察。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次科考活动的情况,本刊特别约请科考队员之一、我国地质洞穴研究知名专家、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刘宏研究员撰写了本文。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来自中国和法国的科考专家及地质学家,围绕东兰的地质资源开展了首次联合科考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科学家探测了一个长达16.5千米的地下洞穴,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深度超过420米的天坑。2016年3月3日,科考人员进入天坑进行探险。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4,(11):12
日本和蒙古联合科考小组成员在东京宣布,他们已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建筑物。他们认为这一建筑物与成吉思汗的陵墓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10,(7):F0004-F0004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从澳大利亚1954年第一个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常年南极科考站——莫森站——后,许多国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6个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人看来,能够新自参加深海科考活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么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相似文献   

9.
调查南极鳍脚类家族 今天是2014年12月6日,连续刮了几天大风后的菲尔德斯半岛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这是南极野外科考难得的好天气.上午7点30分,由两名中国南极长城站第30次越冬科考人员和我组成的科考小分队准时出发,目的是到南极长城站所处的菲尔德斯半岛的西海岸进行海兽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在海洋科考圈里极具盛名的法国塔拉(TARA)号科考船首度登陆中国,经停福建厦门。作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厦门市槟榔中学有幸邀请到了塔拉科考基金会海外教育项目主任格扎维埃(Xavier Bougeard)到校,与同学们面对面介绍他与塔拉号的"神奇之旅"。这是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科学公开课,就让我们和槟榔中学的同学们一起走近被誉为"移动海洋实验室"的世界顶级科考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07,(4):F0002-F0002
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是我国于1993年年底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引进。总长167米,型宽22.6米,型深13.5米,排水量21025MT,最大航速17.9节,续航力14000海里,主机13200KW,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就是力量》2014,(2):28-31
正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已于2013年11月起航,并将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建成我国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为此我们独家采访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院生。李院生,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他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95年6月进入中国极地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由6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考小组即将赶赴南极洲对其展开勘测,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规模庞大的南极探险,目的是揭开为何会有一座巨型山脉潜藏于这个“白色大陆”深处的谜团。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 17日,由大自然探索杂志社与四川省贡嘎山冰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成铁分局成都建筑段第一建筑公司协办的“海螺沟·中国冰川行”科考冬令营的营员们,激动地踏上了这次为期4天的大自然探索之旅。20名来自成都地区的幸运的大、中、小学生们,通过倾听专家的讲解和进行实地考察,“结识”了原本神秘、遥远的冰川,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收获颇丰。本次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四川卫视一台、四川有线电视五台和《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和报道。在此,特摘录营员们的科考日记数则…  相似文献   

15.
在深邃、漆黑、冰冷、压力巨大的海底,至今还有很多地方无人涉足,科学家一次次冒险进入深海,以前所未有的手段对深海底进行勘察,以期最终揭开深海神秘的面纱。本文以广阔视野展示最新重大深海科考成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位于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西北的新奥尔森镇,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最北部地区。它是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大本营。 这里有挪威、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7个国家的北 极科考站,常年有15个国 家的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 综合性考察。 在新奥尔森的北极 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64 年。当时挪威政府和欧洲 空间研究机构在这里联合成立了一个卫星遥感观测站,从此拉开了世界各国在新奥尔森设立科考站的序幕。 在一座海拔450米的山峰顶上,建有挪威极地研究所的一座大气环境监测站,它的主要任务是监测低空大气的环境质量。而在挪…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人看来,能够亲自参加深海科考活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么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科考船上,多数科学家都是两人共用一间休息室和一个洗手间.像这样的"特等船舱"的配置顶多也就相当于大学宿舍.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2,(5):5-5
最近,科学家绕绳下降,进入冰岛休眠火山斯里努加吉古的岩浆房,这个岩浆房的深度相当于45层楼高。这是人类首次对火山岩浆房进行的科考探险。岩浆房供给的熔融岩石在火山爆发时流出或爆出地表。斯里努加吉古火山的上一次喷发是在大约3000年前,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雪龙2"号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科考试航结束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极地考察向强国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地科学考察一年又一年.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从科考大国向科考强国迈进.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东海之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码头,"雪龙"号缓缓离港,251人组成的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又从上海启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