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十五”期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努力探索农科教结合新路;充分发挥玉米育种优势,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切实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新型能源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玉米品种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玉米育种的研究受到更广泛地重视。本文利用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对我国玉米育种相关技术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揭示玉米育种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为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制定育种战略和开发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攀西山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攀西山区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因此,玉米育种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攀西山区玉米育种的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育种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孤雌生殖的种类、诱导方法、鉴定方法、孤雌生殖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诱导发生机制和孤雌生殖诱导系六个方面,对我国玉米孤雌生殖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倍体技术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的一种育种新途径.介绍了玉米单倍体产生途径、鉴定方法以及加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较早能够利用杂种优势育种的农作物之一,如果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需要自交五代到六代才能得到较为稳定的自交系,如果我们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能够将获得稳定自交系的时间缩短到两个世代内,大大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单倍体隐性性状不会受到显性性状的掩盖,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淘汰不良个体,为培养优良的玉米后代打下基础。该文将就玉米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同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玉米遗传育种专家,国内研究高油玉米并促进其产业发展的第一人。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进修,美国7位著名的玉米遗传育种专家,  相似文献   

8.
1993年末.从山东胶东半岛传来一条震惊国内玉米育种界的消息:经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厅、河南农牧厅、江苏种子公司及山东省玉米育种专家实地验收,莱州市西由种子公司培育的“西玉3号“玉米.20.3亩连片平均亩产969.84公斤.创造了我国夏玉米连片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简讯     
石家庄市农科院后备品种不断 以小麦、棉花育种闻名省内外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玉米育种又获得新的突破。该院选育的玉米新组合石92—1、石92—2在连续两年的省区试中崭露头角,引起行家的重视。早熟玉米新组合石92—1,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水稻种业创新发展,本研究从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分析2011-2021年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未来发展对策。结果显示,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实现了量的飞跃,自主选育的常规稻、杂交稻已成为广西市场的当家品种,但科企合作育种仍明显弱于外省,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的意识及力度相较于先进地区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未来广西仍要通过加强特色种质资源鉴定,加强优异基因的挖掘利用,进一步更新育种技术、丰富育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推动广西水稻种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了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贮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青贮玉米作为饲料玉米既能大幅度地提高饲料产量,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青贮玉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青贮玉米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策略、育种目标和主要用于家畜饲养业的有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明时玉米和红薯传入中国,清初传入土流并存的广西,但是两者在广西的传播、推广境遇却有很大的不同:玉米传播迅速,种植面积较大,成为山区主要粮食作物,而红薯传播速度较慢,种植面积不大。究其原因,学界有人提出主因是广西在清朝嘉庆以前尚不存在较为严重的粮食短缺以及红薯对土质要求比玉米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红薯的品质不如玉米。  相似文献   

14.
玉米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作物之一,夏季的高温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从高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玉米对高温的响应、耐高温鉴定及遗传育种方面阐述了目前对玉米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高油玉米育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高油玉米育种发展的设想。特别指出:种质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战略资源,国家要制定长期稳定的种质发展政策且进行持续的战略性投资,形成包括普通种质在内的种质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原创性资源和技术的发展;这也是保持我国高油玉米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天水当地实际,探讨国际、国内及天水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发展当地玉米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对策,并简要介绍了该市玉米育种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临沧玉米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和主要经验,分析了临沧玉米生产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产、稳产、耐贮藏的玉米育种目标,以优质蛋白玉米为主,山区食用玉米为辅,青食果蔬玉米作补充,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浚县的"老程"(程相文),在玉米育种界可谓如雷贯耳,他执著科研、谦虚淡泊、耿直奉献的精神在河南乃至全国都被传为佳话。最近,农业部"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评选揭晓,"老程"和袁隆平、李振声等农业大家一起获得这项殊荣。作为国内顶尖的玉米育种专家之一,南繁北育,忙碌的"老程"一直奋战在育种一线,已近耄耋之年的他,每天仍坚持在玉米地里工作几个小时……从青丝到白发,程相文用半世的时光创造了12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其中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 000多万公顷,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他始终坚信:"一粒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我省玉米生产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应用,品种资源和育种等问题。认为平衡单交种与其他类型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中低产地区产量,是稳定和发展我省玉米生产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育种工作中,应加强品种资源研究利用,重视群体改良工作,创造优良的基础材料以供选育高水平自交系之用。  相似文献   

20.
姜彦 《遵义科技》2004,32(2):55-56
农大高油115玉米杂交种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于1990年选育而成,是融粮食、饲料、经济为一体的粒秆兼用型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