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考虑毛细效应时多孔介质中二相流驱替的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求解此类方程的近似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相应驱替前沿的分形生长图形,与未考虑毛细效应时间的图形比较,发现其孔隙尺寸范围的分枝结构变弱,其表面相对光滑,分维值减少,从而证实了毛细效应的孔隙尺寸范围抑制指进型分枝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热湿迁移机理出发,通过在液相渗流中引入毛细滞后的影响,彩用液相运动的最小梯度假设,建立了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在考虑毛细滞后效应时传热传质的较普遍的模型理论,并对方程中的热湿迁移特性系数进分析,为进一步发展确定热迁移特性的有效实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非固结多孔介质突破压力的逾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多相流动与驱替过程的机理 ,根据逾渗理论提出了突破压力的概率模型 ,运用重整化方法求解了简单立方体孔隙拓扑结构和一定孔隙尺寸分布下的三维网络发生“突破”时的临界概率 ,以确定多孔介质的突破压力与多孔介质孔隙率、渗透率、流体物性和临界概率的函数关系。理论预测结果与窄筛分砂的突破压力实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 ,突破压力的数值依赖于介质孔隙网络的配位数  相似文献   

4.
以未饱和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的分形特性为基础,建立了毛细压差影响下的相对渗透率的分形模型.结果表明:相对渗透率是一个关于饱和度、分形维度、流体特性和毛细压差的函数,并且该函数中无经验常数.并将以该模型为基础计算出的相对渗透率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中毛细压力饱和度关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混凝土中毛细压力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毛细压力与孔隙内水分弯液面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毛细压力与相对湿度之间的联系.利用圆柱孔模型对排湿过程同一相对湿度对应饱和度比吸湿过程高这种滞后效应进行分析.根据滞后效应的分析,基于已有的吸湿过程中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提出了预测排湿过程中毛细压力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进一步引入等比容吸附热量的影响,分析了温度对排湿过程中毛细压力与混凝土内饱和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同样饱和度对应的毛细压力数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薄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多孔介质突破行为的机理研究,对引起多孔介质突破特性尺度效应讨论的实验数据,结合实验原理重新作了分析。所谓的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尺度效应"应是边壁效应的反映。由于堆积状况的随机性,给定颗粒介质的突破压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确定性。实验观察到的突破压强波动范围最高可达±12%。边壁效应的存在和突破压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实验方法量化尺度效应是不可行的。实验分析表明:湿饱和颗粒介质的突破特性只是一种薄层行为,与实验介质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热湿迁移机理出发,通过在液相渗流中引入毛细滞后的影响,采用液相运动的最小梯度假设,建立了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在考虑毛细滞后效应时传热传质的较普遍的模型理论.并对方程中的热湿迁移特性系数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发展确定热湿迁移特性的有效实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际现场承压含水层中水压力传递的滞流效应,通过室内模型实验模拟上游水头变动下,承压含水层中水压力传递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实验槽中填装4种土样进行实验。对上游突变水头(非稳定渗流)作用下渗流过程水压力传递的滞后性进行研究。观测到上游水头变化与土样中各测点的水头响应有一滞后时间,该传递滞后时间与多孔介质的性质及测量点的间距有关。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可变形多孔介质的渗透系数依赖于孔隙变形的特点,建立了一维孔隙压力生成的力学模型,用初始层校正法来出了摄动解,实例计算了表明渗流的非线性对孔隙压力分布菜明显影响,最后介绍了利用孔隙压力生成过程中,流出试样的非稳定流量确定可变形多孔介质渗透系数的方法,测试时间大大小于传统的稳定渗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油藏模拟中描述多孔介质两相不可压非混溶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压力方程用Galerkin方法,而对流占优的饱和度方程用一类部分迎风有限元法,数值解满足离散的质量守恒原理,并以L^∞(0,T;L^2(Ω))范收敛于原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干燥过程存在的弊端,设计开发了回转锥筒非相变脱水干燥机,将多孔材料内衬到回转锥筒,通过多孔材料毛细作用快速吸附湿物料携带的表面水分,以达到物料快速脱水的目的.为了研究多孔材料的吸附性能,应用描述多孔介质内部液相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孔材料颗粒直径以及孔隙率对毛细吸水过程的影响.在...  相似文献   

12.
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分配和迁移特征,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中铁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天津市7类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多孔介质颗粒越细,吸附铁的能力较强,铁迁移滞后系数越大,迁移性越差,颗粒较粗,吸附铁的能力较差,铁迁移滞后系数越小,迁移性越好;在多孔介质中,铁随地下水流动的迁移能力极差。该成果对研究地下水中铁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考虑毛细效应时多孔介质中二相流驱替的物理模型及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求解此类方程的近似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相应驱替前沿的分形生长图形,与未考虑毛细效应时的图形比较,发现其孔隙尺寸范围的分枝结构变弱,其表面相对光滑,分维值减少,从而证实了毛细效应的孔隙尺寸范围抑制指进型分枝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运移的尺度效应,引起尺度效应的主要原因;尺度效应的分类;尺度效应的分形特征及其国内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超临界压力下CO2在颗粒直径为0.2~0.28mm的竖直烧结多孔介质圆管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入口压力及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准临界点附近CO2强烈的物性参数变化,尤其是定压比热的变化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很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流体局部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准临界点附近达到最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质量流量越大,对流换热越强;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不大;随着压力靠近临界压力,CO2的物性参数变化越来越剧烈,对流换热系数在准临界点附近也越来越大,但随着流体温度远离准临界点,压力对对流换热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压力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换热问题在动力工程、化学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超临界CO_2气冷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超临界压力流体对高温壁面的发汗冷却等工程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换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准临界温度附近强烈物性变化、多孔结构迂曲流动通道、浮升力等因素对换热通道局部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是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另外由于高温高压实验难度大、数据处理方法较复杂,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与固体骨架之间的内部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研究非常少,致使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在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同时加强超临界压力流体在多孔介质内流动传热的局部对流换热性能和内部对流换热性能研究,对于多孔介质结构传热性能评价和工业应用关键设备的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水现象是物料干燥的逆过程,本文综合应用对流传热体质理论、热质扩散理论及吸附与凝聚理论,对刚性多孔介质的回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回水现象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回水传质过程的理论解,进而得到了刚性多孔介质回水过程的3个阶段和4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储层中同时存在气、液、固(指岩石) 三相。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因而毛细管压力应予以考虑。在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之后,针对二个凝析气藏,一个黑油油藏和一个挥发油藏,分别对其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饱和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并总结出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斯特林机加热器加热管管外出现“热点”现象,提出斯特林机的多孔介质型加热器,以提高加热管外传热平均温度。通过改进纽曼与包克附壁射流模型,提出斯特林机加热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本多孔介质模型下流动传热特性与Fu x.方程下的对流换热特性对比、同时分析不同流速与孔径下的加热管换热系数,验证出:在附壁效应下,多孔介质模型对碳化硅等大孔径、内部结构均匀且形状变化平滑的泡沫型多孔介质有较好的拟合特性。  相似文献   

20.
多孔铁中冲击波压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孔隙度和粒度参数对爆炸载荷作用下多孔铁中冲击波压力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锰铜压阻实验对多孔铁冲击液压力进行测量。结果 契机珠爆炸载荷作用下,多孔铁中初始冲击波压力随孔隙度增大而下降,当孔隙增大到0.35后,冲击波传播衰减效应随孔度增大而减弱;当粒度大于250目时,初始冲击波压力随粒度减小而显下降,当粒度小于250目后,冲击波传播衰减效应随粒度减小呈逐渐弱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