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FeO3 及其掺锌固溶体Y1-xZnxFeO3 气敏材料 ,并对其制备条件、相结构、电导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Fe与Y物质的量比为 1 :1 ,85 0℃以上热处理一定时间可得钙钛矿结构的纯相YFeO3 ;电导测量显示 ,该系列材料呈p型半导体导电行为 ,且固溶体导电优于纯相 .Y0 .94Zn0 .0 6FeO3 电导突变温度40 0℃ ,较纯相YFeO3 低 70℃ ;90 0℃下热处理 4h所得微粉制作的元件对乙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这种材料可望开发为一类新型酒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将尖晶石型NiMn2 O4与钙钛矿型LaCrO3这两种电阻率较高的半导体陶瓷热敏材料以适当比例进行复合并经高温烧结后 ,其复合体电阻率大幅度降低 .应用XRD、XPS对复合体的结构及各元素内层电子结合能的位移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LaCrO3-NiMn2 O4复相陶瓷材料低B高阻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 :尖晶石型NiMn2 O4与钙钛矿型LaCrO3以适当比例进行复合 ,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两种结构的离子间发生了相互迁移 ,离子迁移的结果使钙钛矿相的LaCrO3转变为高电导相的La[Cr1-x-yNixMny]O3(0 相似文献   

3.
基于热动力学理论,通过对演化方程的线性稳定分析,确定了1-3型BaTiO3-CoFe2O4(BTO-CFO)多重铁性复合材料中的铁电、铁磁相变温度.考虑系统中基底与薄膜之间及薄膜内铁电相、铁磁相之间的内应力和外应力的弹性耦合,确立了顺电到铁电/铁磁地相变临界温度地解析式.临界温度与两相体积分数、基底、薄膜的晶格尺寸、薄膜两相的材料性能及薄膜厚度都有很大关系.两相的相变临界温度可以通过调节体积分数及薄膜厚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Li3N可作为Li~+电池的固态电解质,Na3P可作为Na~+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别是Li/Na以及N/P分别为同一族的元素,Li3N和Na3P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典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故对比两个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助于推动Li~+/Na~+电池的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稳定结构、声子谱、弹性常数、电子结构、离子扩散势垒以及缺陷形成能等.计算表明:立方相的c-Li3N最稳定,而六角相的β-Na3P能量最低.结合c-(立方相),α-(六角相)和β-(六角相)的Li3N与Na3P的声子谱,确定c-Li3N和c-Na3P最稳定.弹性常数的计算表明所计算的6种结构都是有机械稳定性的.结果还表明,c-Li3N和c-Na3P都是间接带隙的半导体.电荷密度的计算体现了两种材料中不同的键合特点.Li~+/Na~+迁移势垒的计算给出了Li<...  相似文献   

5.
测试分析了La0 .8Sr0 .2 MnO3 材料的电导温度特性 ,发现电导随温度变化可以分成两个区域 :在 2 0 0~70 0℃ ,材料表现为半导体导电 ,此时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小极化子导电决定 ;在 70 0~ 10 0 0℃ ,材料呈现出金属导电 ,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 ,电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后由局域态变为自由态或准自由态  相似文献   

6.
影响Li_2ZrO_3材料吸收CO_2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方相ZrO2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用于高温下可直接吸收CO2的Li2ZrO3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热重分析仪(TG)分别对其进行了结构、形貌及其吸收CO2性能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原料ZrO2的粒径影响Li2ZrO3材料吸收CO2的性能,与微米级ZrO2相比,以纳米级ZrO2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其吸收CO2的速度明显变快.Li2ZrO3材料的结构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单斜相Li2ZrO3材料几乎对CO2无吸收,而以四方相为主相的Li2ZrO3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CO2的性能.此外,气氛中CO2的分压影响材料吸收CO2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的两步固相反应法,制备单相(Fe1/2Nb1/2)4+掺杂CaCu_3Ti_4O_(12)陶瓷,掺杂浓度在50 mol%到60 mol%之间,观察粉末X射线衍射谱,没有发现任何杂相.探索样品的最佳烧成制度,制备出致密性高的陶瓷.分析样品的阻抗特性,发现样品存在与晶界有关的热激活电导响应,随着(Fe1/2Nb1/2)4+掺杂浓度增加,晶界的电导激活能增加.进一步探究发现,晶界的电导响应可能与直流电导过程相关.这里采用新的两步固相反应法,成功地制备出了(Fe1/2Nb1/2)4+高浓度掺杂的单相CaCu_3Ti_4O_(12)样品,为今后研究(B1-xB′x)4+形式的复合离子高水平地替代CaCu_3Ti_4O_(12)中的Ti4+提供了制备方法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ZnO-Cr_2O_3系陶瓷的制备工艺,粉末压片电导行为.证实其电导或电阻与温度有Arrheuius线性关系.该系陶瓷具有NTC热敏电阻特性,热敏电阻常数(3.1—9.5)×10~3,是一类稳定、灵敏的中温到热敏陶瓷.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与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0.2NiFe2O4/0.8BaTiO3复合多铁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铁电相与铁磁相共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材料内部是异质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果分析复合材料由NiFe2O4和BaTiO3两相构成,并且两相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电滞回线表明,样品具有铁电性,但存在着一定的漏电.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磁性能进行了测量,由于NiFe2O4的存在,样品具有磁性.  相似文献   

10.
YFeO3复合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掺杂和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FeO3及其掺锌固溶体Y1-xZnxFeO3气敏材料,并对其制备条件、相结构、电导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与Y物质的量比为1:1,850℃以上热处理一定时间可得钙钛矿结构的纯相YFeO3;电导测量显示,该系列材料呈p型半导体导电行为,且固溶体导电优于纯相。Y0.94Zn0.06FeO3电导突变温度400℃,较纯相YFeO3低70℃,900℃下热处理4h所得微粉制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流体模型建立针对叶片泵内气液两相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相间作用力考虑了阻力和附加质量力,湍流模型考虑了因相含量脉动引起的附加源项,在SIMPLEC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修正算法.运用所建模型计算了叶片式气液混输泵在进口含气率分别为5%,15%,25%的系列工况下叶轮的内部两相流场,并作了扬程特性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流动模型是可靠的,并具有较宽的进口含气率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用两相滴定法测定在正辛烷中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代号P_(507))萃取La~(3+)、Ce~(3+),Pr~(3+)、Nd~(3+)、Sm~(3+)的萃合物组成及相应的萃取反应常数K_M。  相似文献   

13.
三维流固两相流的颗粒群轨道柔性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工程应用中三维流固两相流动力学建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单元法(DEM)的颗粒群轨道柔性模型.即在Euler坐标系中表达流体连续相,在Lagrangian坐标系中运用DEM表达颗粒离散相,从而简单且有效地解决了三维流固两相流中颗粒相和流体相间的双向耦合和求解问题,同时以三维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建模和典型实例,可视化地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类刻画具有扩散界面的非混相两相流模型,即可压缩Navier-Stokes-Allen-Cahn方程组的Cauchy问题。在初始小扰动的条件下,通过能量估计的方法证明了三维Navier-Stokes-Allen-Cahn方程组全局强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类刻画具有扩散界面的非混相两相流模型,即可压缩Navier-Stokes-Allen-Cahn方程组的Cauchy问题。在初始小扰动的条件下,通过能量估计的方法证明了三维Navier-Stokes-Allen-Cahn方程组全局强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以及拉氏颗粒能量和质量变化方程,建立并发展了高炉风口回旋区湍流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三维数学模型.用所建模型分别对冷态模型内气固两相流动和某企业750 m3高炉风口回旋区内的气固两相三维流动与煤粉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分析仪(PDA)对冷态模型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与冷态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热态模拟结果给出了气相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较吻合,揭示了风口回旋区内气固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三元扭曲叶片叶轮离心风机内粒子运动轨迹及叶轮磨损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考虑风机叶片的三元扭曲特性,推得一整套三元扭曲叶片粒子反弹的计算公式.对三元扭曲叶片和单圆弧叶片的碰点分布进行了计算比较,前者比后者的分布均匀程度有所改善。用靠背管测量含尘与不含尘时的风机特性是可行的.试验证明,本文所用的两相流物理模型,其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设计和制造耐磨性较好、效率较高的风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Laplace变换,建立了各向同性弹性饱和土在圆柱坐标系下,基于Laplace变换域内的Biot非轴对称波动方程;利用方位角的Fourier变换和径向Hankel变换,将波动方程转入为一组二阶常微分方程组;求解波动方程后,得到有限层厚的饱和地基的位移和应力通解;进而结合饱和地基的边界条件和排水条件,求解了任意竖向力作用下,饱和半空间地基的动力响应问题。  相似文献   

19.
立式辊磨磨腔内部三维两相湍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idWorks建立HRM4800立式辊磨三维磨腔模型,依据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流场的已知工况数据,分析流场湍流状态、计算模拟边界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磨腔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WTBX〗k-ε双方程涡粘模型.通过分析热风进给量对磨腔内部流场迹线和速度等的影响情况,掌握了流场的基本运动规律,得出在工况参数范围内,适量增加进风量有利于减小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磨腔粉体输运能力,促进气固分离效率;热风气流在磨盘与磨腔壁面间形成的低速高压区有利于气固耦合,在高压区出口端产生的高速流有利于粉体输运.  相似文献   

20.
部分钢铁材料在两相区高温变形时,流变应力往往不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是在两相区内出现流变应力的谷值。为了弄清主要化学成分对两相区内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不同成分钢铁材料在两相区附近的变形行为,分析变形后的金相组织以及两相区附近流变应力的变化,获得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Ar3和两相区内流变应力的降幅。通过回归拟合得到C、Si和Mn等主要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Ar3以及流变应力降幅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