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位与回归──陈凯歌创作道路浅论张子帆若是真能在中国电影导演族中划分出所谓“第五代”导演群的话,陈凯歌不是第一方阵的领衔人物,无疑也是其领袖人物。“第五代”可说是中国电影的“新浪潮”,是一场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运动,尽管它没有明确的宣言和纲领,更没有具...  相似文献   

2.
西方意象派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借鉴学习了中国古典诗歌,丰富了它的创作理论主张。意象派学习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叠加”的表现手法,并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的选材和取意等,为英美诗歌的创作繁荣发展了新的形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兴”是我国诗歌中一种重要的创作表现手法,在创作的实际操作中,它常表现为“触物起情”、“以情拟物”两种模式。按照客观事物与主观情志的关系,本文又将其分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关联想四种类型。充分理解这些特性,从而更好地去把握“兴”。  相似文献   

4.
“兴”是我国诗歌中一种重要的创作表现手法,在创作的实际操作中,它常表现为“触物起情”、“以情拟物”两种模式。按照客观事物与主观情志的关系,本又将其分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关联想四种类型。充分理解这些特性,从而更好地去把握“兴”。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撰著《大同书》“倒填年月”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桩学术公案。攻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有人写了大量文章和专著,企图钉死康有为撰写《大同书》作伪。否定《大同书》的民主性与进步性。但事实上,《大同书》的写作过程是漫长而清晰的,所谓《大同书》“倒填成书年月”一说,纯属无中生有的不实之词,它不仅制造了一桩学术“冤案”,而且长期误导了对《大同书》的正确理解和评价。《大同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康有为构想的“大同世界”,其美妙程度不亚于西方人虚构的“乌托邦”和“太阳城”,代表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无端指责《大同书》“倒填年月”是一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6.
对于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评价,一直争议颇多,其中争议较大的是他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问题。有人认定他是日本“唯美派作家”,甚至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有人则只认为他是有个人特色的“新感觉派作家”,或是思想艺术倾向都“相当复杂”的“著名小说家”,并不认为他应当属于唯美主义作家之列。那么究竞该如何认识川端创作的总体倾向呢?他的创作同唯美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上述基本问题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从“气韵”说与“摹仿”说看中西传统绘画之异同俞晓霞气韵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方传统绘画的最高艺术纲领。“气韵”说出自中国六朝时代谢赫所著的《画品》,而摹仿说则是古希腊人阐述文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一种学说,同时作为写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它一直指导着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8.
《杀手》是海明威“求真”创作思想和“写活”创作目标的完美结合,也是其“冰山原理”的极致发挥。布局谋篇上,深藏的是作者的“不想说”——故事相关的背景;而表现手法上,隐匿的是作者的“不必说”——小说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作品主题的揭示。两种不同的省略因而凸现了“八分之一”显露画面的光鲜亮丽,加强了“八分之七”隐藏蕴涵的含蓄深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金庸小说,“金庸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刻,但始终没有人就“西方文艺与金庸”做专门的研究,本文从艺术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文艺对金庸创作的影响,并指出金庸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这和他对西方文艺的接受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六六六”粉吗?它可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农药杀虫剂。它的巨大威力让很多害虫命归黄泉。可是,它为什么起名叫“六六六”粉呢?很多人对这个奇怪的名字作出了猜测。有^说,它是经历了666次实验才研制成功;有人说,它是用了666种药物配置而成;甚至有人说,它是在某年的6月6  相似文献   

11.
西方意象派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借鉴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是由社会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意象派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以及意象叠加、意象并置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差异原因,它并没有达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神韵”境界,与中国传统“神韵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意识、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作为主体世界的人及其体验世界的方式也从传统中逆转,创作者既敏锐痛苦地感受世界的变化,又在创作中主动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对象世界——意识流就是主体转向的客观必然,它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一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法,是适应主体社会多元冲突的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后现代文化的典型文本,“戏仿”(parody)是“滑稽模仿”(burlesque)的特殊类型,是后现代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它通过拼贴/移植、断裂/填充、文本间性/读者反应等叙事策略形成戏仿文化形态,又通过转述者引导机制、转述内容记忆置换和嬉戏与意义重建形成戏仿反应机制,但是同时也有游戏文本格式化的典型倾向。  相似文献   

14.
<正> 《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有人根据作品穿插的现实生活题材所包含的讽喻性,就认定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杂文”;也有人依据历史小说概念来评定,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历史小说,只能是“一般的短篇创作小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作品中“直接抨击现实的细节”,“是这部作品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缺点”;有人虽然承认作品中穿插的抨击现实的细节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但又认为这是鲁迅“取战斗之一利,而存艺术之一弊”。围绕《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主要分歧,是它的题材处理。到底如何理解鲁迅在其创作中处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深刻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个对《故事新编》予以正确评论的是茅盾。他认为《故事新编》是五四以来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内重外轻”的文化模式和表情达意的文学倾向中,文学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心灵素质一直受到关注。中明以后启蒙思潮的勃兴和个性意识的伸张,孕育、催生了一系列完整意义的创作主体说。综合而言。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论讨论得最多的是作家的“德”、“学”、“才”、“识”及其相互关系。它恰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本体强烈的表意特征对创作主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人们对邓析的“两可之说”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诡辩,有人认为它是合情合理的。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邓析的“两可之说”,其结论是邓析的“两可之说”并不是诡辩。  相似文献   

17.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创作倾向息息相关。“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它的出现主要由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韩愈个人主观选择等原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近来,在国际舆论上忽然听到一些对美国的赞许声。比如,看到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就阿尔及利亚问题表决时投弃权票,有人就说,这弃权仿佛就是美国放下了它的殖民主义的屠刀了。不仅如此,有人还天真地希望美国一反它以往的政策,进一步转变到奉行反殖民主义! 又如,美国中东事务助理国务卿朗特里,进行了对中东一些国家的访问:利比亚、黎巴嫩、约旦、阿联、伊拉克。有人也说这访问是为了“友好”,还有人认为:朗特里的活动采取了现实的政策,体会到  相似文献   

19.
张智丰 《科学世界》2010,(11):86-87
有句话叫“气大伤身”,说的就是经常愤怒、发脾气会带来许多身体问题.情绪也会受困扰,所以当有人发脾气时,别人往往会劝解说:消消气。更何况,有人愤怒了,估计人际关系就不和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尤其在我们这种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大家都更倾向于回避冲突,维持和谐关系,愤怒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情绪,大家盼望的是能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最终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20.
凌艳芬 《科技信息》2013,(12):309-309
<正>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于是,我们跑到前线去采风,让沸腾的生活燃烧自己创作欲望,用一个舞蹈者特有的眼力捕捉形象,提炼形势,升华主题。有人说:"只要你对生活迷恋,生活总是慷慨报答那些执着的追求者"。当我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首次在舞台上演出时候,有人欣喜奔走相告;有人用怀疑冷嘲热讽。但是,从观众的掌声中,我们得到了答案。从此我们决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改革开放以后,涌进了很多西方文化、观念、节奏、意识等,使我们在这些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来的如此迅速,还不等人们看清他的真面目,那些使人眼花缭乱的迪斯科、太空舞、街舞、肚皮舞等一呼而拥上了社会大舞台,人们为之惊喜,但也受到了一些人的盲目的崇拜和偏爱。此时的中国舞蹈一时间被挤到一旁受到冷落,呈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