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锚杆注浆联合支护大断面煤仓硐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土朱矿井煤仓硐室为例,运用松动圈理论和组合拱理论分别计算了硐室围岩稳定性系数,2种理论计算得到硐室围岩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1,证明了锚杆注浆联合支护设计参数符合硐室围岩安全稳定的要求.运用FLAC4.0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了大断面硐室围岩的稳定性,建立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注浆联合支护3种模拟方案,分别分析了3种方案时硐室围岩的变形情况,模拟结果显示锚杆注浆联合支护的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收敛量都较小,底鼓量也较小,能保证该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最后运用工程类比法确定采用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方案,并通过后期现场观测,证明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效果良好,能够保证硐室围岩的长期安全稳定.图4,参7.  相似文献   

2.
锚杆注浆联合支护大断面煤仓硐室围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朱矿井煤仓硐室为例,运用损伤力学分析了巷道开挖效应;利用FLAC4.0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了大断面硐室围岩的稳定性,并建立了无支护和锚杆注浆联合支护两种模拟方案,两种方案模拟结果的对比显示锚注联合支护形式能够有效地加固围岩和控制围岩变形;通过工程类比法和FLAC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大断面硐室锚杆注浆联合支护方案进行了设计,确定了锚注联合支护参数,通过后期的现场观测,说明了锚杆注浆联合支护在大断面煤仓硐室支护中效果良好,能够保证硐室围岩的长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深部开采造成的冲击地压、大变形和常规锚杆/索破断失效等问题,本文以某煤矿釆区为研究试验段,基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破坏机理,采用FLAC3D-PFC3D耦合建模方法首次开展NPR锚杆/索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建立PR和NPR锚杆/索两种支护方案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动荷载下硐室围岩以及锚杆的受力、位移情况.结果表明:25MPa冲击荷载下,25根PR支护锚杆/索中21根已失效,围岩大面积失稳,耦合墙出现严重变形,硐室呈现内凸弧形变形破坏.而相同条件下,NPR锚杆/索均未失效,硐室围岩稳定性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4.
李岁学 《甘肃科技》2014,30(20):43-46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不明确、关联巷道复杂且结构形式多样、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等情况下矿山特大复杂硐室的施工问题,结合酒钢西沟矿扩能改造项目破碎硐室施工的成功经验,提出导硐掘进法及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特大断面复杂硐室的施工风险,满足了项目安全、进度和质量管理要求,对同类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注浆加固与锚杆支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围岩承载能力,减少巷道变形。确保大硐室开挖中的支护安全、有效。介绍了注浆加固在破碎区开挖大硐室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头门硐室处于千米埋深、应力集中、设计断面大、结构受力复杂等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红庆河煤矿副井马头门硐室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层的物理性质对副井马头门硐室围岩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进行副井马头门硐室围岩收敛变形监测工作,基于数值模拟和变形监测结果,对副井马头门硐室初期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补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副井马头门硐室支护结构安全储备较高且设计方案合理,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柳泉煤矿大断面软岩硐室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柳泉煤矿-420m水平大断面软岩翻车机硐室的具体地质条件,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法对硐室锚网喷联合支护合理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分析结果和现场实践表明:采用锚杆长度为1800mm、直径18mm、间排拒700mm、菱形金属网、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参数,围岩塑性区较小,控制效果较好。为类似条件下硐室的支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姚德建 《科技资讯》2010,(23):77-77
随着开采设备的逐步升级,一次性回采的高度越来越大,回采高度超过6m,这样组装好的支架高度也超过6m,这样庞大的支架,若在地面组装打运到回采工作面,势必对打运通道有很高的要求,也难以实现畅通无阻,为此需要在距回采工作面附近施工组装大硐室。本文分析针对谢桥矿1161(3)工作面大采高组装硐室支护提出了一整套的掘进支护技术方案,并通过分步施工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通过高强锚杆锚索和架棚联合强化支护技术是控制深井复合顶板条件下大采高硐室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神火集团新庄煤矿二2煤-380m水平~-600m水平皮带暗斜井两帮与顶板发生明显位移,影响正常运输。本文在介绍二2煤-380m水平~-600m水平皮带机头硐室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力二部皮带机头段巷道变形严重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扩帮挑顶施工锚杆、顶底板锚索、注浆加固的方法进行支护。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变形严重的硐室,其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担负提升和煤炭运输重任的硐室,支护的好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合理有效地选择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1.
担负提升和煤炭运输重任的硐室,支护的好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合理有效地选择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2.
唐文迎 《科技信息》2012,(29):416-416
矿井大断面硐室采用锚网索喷二次支护方式,既能有效控制硐室变形,又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以沁城煤矿井下水泵房支护为例,详细介绍了锚网喷加钢带锚索组合支护技术在大断面硐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强煤矿副立井马头门硐室为工程背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特点,借助FLAC3D有限差分程序进行传统支护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硐室采用传统的锚网喷+锚索+普通混凝土支护形式,出现围岩变形明显、应力集中程度大、硐室围岩整体失稳破坏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软岩工程力学理论及室内物化实验结果,分析马头门硐室的破坏机理,提出恒阻大变形锚网索+底角锚杆+柔层桁架耦合支护的力学控制对策。实践表明,新型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深井软岩马头门硐室围岩的大变形破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穿层锚杆作用效果的DDM数值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穿层岩石锚杆作用特点,通过建立以层面粘结力C、内摩察角Φ等效表述的数值模型,将位移不连续方法(DDM)应用于深部硐室层状岩石顶板锚杆支护效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锚固条件下硐室顶板的铅垂位移特征;通过DDM计算结果与传统梁理论所得结果的比较及顶板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利用梁理论进行锚杆支护设计的不合理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地下层状岩石锚杆支护参数设计应在考虑锚杆与围岩的共同作用条件下计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应力也逐渐增大,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受力的要求。本文根据一450水平电车库充电硐室的地质条件,采用了组合拱支护理论设计了锚网喷支护方案,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施工参数与施工工艺,充电硐室的支护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和睦山矿区软岩硐室的支护与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松软岩层中的大型硐室支护的理论,针对和睦山矿区软岩硐室的具体情况,采用柔性初次支护卸压,适度滞后的强力二次支护的方案,并描述了其支护机理。通过对工程硐室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统计,证明方案支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辉 《安徽科技》2011,(3):53-54
前岭矿61采区变电所硐室由于围岩不稳定,层理、节理发育难于维护,由原来的锚杆支护变为锚杆+锚索补强加固,应用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顶板的自承载能力,而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软岩硐室围岩作用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场锚注加固试验基础上,根据注浆量统计结果,对软岩硐室围岩间空隙分布进行反分析,采用FLAC建立相应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支护围岩关系对支护体内力和围岩自承能力的影响以及支护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得出的结论对改进煤矿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工艺有一定意义.图6,表2,参5.  相似文献   

20.
徐州李堂煤矿主井装载硐室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环节较多且此处岩层为泥岩、细砂岩、灰岩。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裂隙较为发育,非常破碎。采用复合支护施工方法有力保证了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