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在酸性乙腈——氯化铜体系从辉铜矿制备纳米氧化亚铜。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JSM-5600LV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与传统制备纳米氧化亚铜方法相比,该法改变了先经历氧化后再还原(Ca^+→Cu^2+→Cu^o或Cu^+)的过程,而直接从Cu^+到Cu^o或Cu^+。在酸性乙腈——氯化铜体系中,Cu(I)能稳定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乙腈体积分数和盐酸体积分数适宜的条件下,Cu(I)可从辉铜矿中浸出并可制备纳米氧化亚铜。  相似文献   

2.
水热条件下以2,6-二氰基吡啶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了-种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DC)(H20)2]2(H2PDC:2,6-吡啶二甲酸),并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官能团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铜配合物[Cu(PDC)(H2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Mr=529.36,a=4.717(2)A,b=10.339(5)A,c=17.972(9)A,α=81.142(8)°,β=83.341(6)°,γ=85.823(8)°,V=858.9(8)A3,Z=2,D=2.047mg/m3,F(000)=532,μ=2.397mm^-1.单晶结果表明:晶体分子中含2个不对称的类似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1个铜(Ⅱ)离子、1个DPC配体和2个结晶水分子组成.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平面,该二维平面沿c轴以…ABABAB…形式堆积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Fe(Ⅲ)和Cu(Ⅱ)-EDTA螯合物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作柱中衍生剂,研究了分离、测定Ve(Ⅲ)和Cu(Ⅱ)的EDTA螯合物的最佳条件.在Waters Spherisorb ODS2色谱柱上,以甲醇-水(体积比40:60)作流动相(pH=5.29),在265nm处检测,Fe(Ⅲ)和Cu(Ⅱ)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053和0.176ng.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均不干扰测定,用该方法测定了人发中铁和铜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电沉积回收氰化尾液中铜和氰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高铜高氰溶液中铜氰络合离子的存在形式,以及溶液中各物质的阴极析出电位和阳极氧化电位.理论分析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铜氰络离子主要以Cu(CN)3-4和Cu(CN)2-3的形式存在,且以Cu(CN)3-4的形式为主,温度及pH值对铜氰络合离子的存在形式有明显影响.选用合适的电极材料通过电沉积法对氰化尾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回收废水中铜的同时有效避免氰化物的分解,铜的电流效率可以达到36%以上,溶液中游离氰根浓度由0.096 mol/L提高到0.316 mol/L.实验证明了采用电沉积法处理高铜高氰氰化尾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邢树楠  于美艳 《科技信息》2013,(15):57-57,138
本论文用浸渍法在铜表面制备了1-氨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膜,借助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膜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咪唑离子液体膜对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缓了基体的腐蚀进程。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1-氰基-中氮茚-3-[N-(2-氨基乙基)]甲酰胺(化合物3).通过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Cu2+、Zn2+、Ni2+、Co2+、Mg2+、Na+、K+和Ca2+的识别作用,发现Zn2+、Ni2+、Co2+、Mg2+、Na+、K+和Ca2+对化合物3的荧光光谱几乎没有影响,但Cu2+对化合物3有非常强大亲和力,Cu2+可以使化合物3的荧光发射明显猝灭,化合物3在DMSO溶剂中作为铜离子荧光探针,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对于铜离子有着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在PH6,34的柠檬酸三钠-盐酸介质中,铜(Ⅱ)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形成络合物,在线性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吸附波,一阶导数峰电位Ep=0.56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0.005~0.315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1μg/m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Cu(Ⅱ):Ferron=1:1,表现稳定常数β=1.52×104。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于生铁和硅钢标样中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铜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品种KWS3418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铜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250μmol·L-1时,甜菜幼苗生长良好,与对照(0.3μmol·L-1)相比,各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随着Cu2+浓度的增加(Cu2+〉250μmol·L-1),甜菜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其单株干、鲜重和叶面积均显著下降.Cu2+为250μmol·L-1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叶绿索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与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这些结果表明,甜菜有一定的耐铜性,但是高铜处理可能通过引起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下降来抑制光合作用进而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芳醛、丙二腈和4-氨基-2,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80℃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7-氨基-6-氰基-5-芳基吡啶并[2,3-d]嘧啶-2,4(1H,3H)-二酮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和其它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涂覆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电极,研究Cu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考察了实验条件对Cu2+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u2+在修饰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溶出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u2+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  相似文献   

11.
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Cd(Ⅱ)、Pb(Ⅱ)、Cu(Ⅱ)和Bi(Ⅲ),由于谱峰重叠面无法直接进行分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学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在0.1,mol/L柠檬酸铵溶液中,以银基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用于同时定量分析溶液中Cd(Ⅱ)、Pb(Ⅱ)、Cu(Ⅱ)和Bi(Ⅲ)离子.由于Cu(Ⅱ)和Bi(Ⅲ)离子的溶出峰严重重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39个样品作为训练集建立了PLS回归模型,各离子浓度范围分别是Cd(Ⅱ)0.10~2.56,μg/mL、Pb(Ⅱ)0.20~2.66,μg/mL、Cu(Ⅱ)0.10~2.56,μg/mL、Bi(Ⅲ)0.60~3.06,μg/mL.采用另外10个样品作为验证集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4种离子的回收率分别为92.3%~103.0%、94.7%~106.0%、89.0%~105.0%和94.8%~108.0%.与传统的单变量校正方法相比,多元校正方法可以用于重叠溶出伏安信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5-((4-甲酰基-1-哌啶基)甲基)异肽酸及其Cu(II)配合物的合成为例,从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目标产物的表征、研究型实验结果反馈三方面阐述了综合性实验与理论知识体系的相互关系。实践表明,研究型综合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对学生的整体化知识体系的构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肖攀 《科技信息》2010,(25):I0026-I0027
本文以4-吡啶氰和一价铜盐,在溶剂热条件下原位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5.7(nm),b=15.9(nm),c=10.8(nm),a=90°,β=93.8,V=984.2nm3,配体为刚性配位,形成一个三维的具有孔道的结构,还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研究铬天青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确定试验的最佳条件为pH值=6,0.1mol/L离子强度剂(NaCl)用量0.5ml,0.1%铬天青用量0.6ml。得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光度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其对应的方程及参数为:ΔA=0.08302-0.06207C,R=-0.9987,SD=0.001830。共振散射光谱的强度则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线性的增强,其对应的方程及参数为:ΔI=-226.15+287.9C,R=0.9866,SD=17.38。  相似文献   

15.
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hen)(sO4)],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936(10)A,b=13.8468(9)A,c=7.0223(5)A,β=108.5340(10),y=1373.09(16)A3,Z=4,R1=0.02942,wR2=0.0833.晶体解析表明化合物中的铜离子与phen配体的两个螯合氮原子配位,并在硫酸根的桥连作用下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链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1,10-邻菲啰啉-5,6-二酮(phon)与二水合氯化铜反应得到了超分子配合物[Cu2(phon)2(μ2-Cl)2Cl2].DMF(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铜离子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中,分子间通过C—H…Cl and C—H…O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网络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新制备的Cu2(C5H5N)2(C8H7O2)4加入到溶有2-甲基苯甲酸、吡啶的C2H5OH/H2O(1:1,v/v)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2(C5H5N)2(C8H7O2)4晶体,结构经x-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中,四个苯甲酸离子羧基八个O原子经syn—syn式桥连二个Cu原子成灯笼状,在轴向分别由二个吡啶分子N配位而形成四方锥形几何结构.分子间沿(010)方向,形成折叠假性的六边形紧密堆积结构.配合物CCDC号:856726.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咪唑-M配位化合物[Ni(imH)6]·(NO3)2(1);[Cu(imH)6]·(C7H602)2(2);[Co(imH)6]·(NO3)2(3).对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的内界相同,都是由6个咪唑分子分别用1个N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了6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其中配合物(1)和(3)的外界含有2个硝酸根离子,属于同构结构.配合物(2)的外界包含2个苯甲酸根离子.分子中存在的大量氢键将3个配合物分别连接成2D,3D和2D氢键网络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IR光谱和UV—Vis-NIR光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乳化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乳化剂OP)胶束对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与铜(Ⅱ)显色反应增溶、增敏作用,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相体系中微量铜(Ⅱ)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10的介质中,铜(Ⅱ)与DDTC及乳化剂OP形成的络合物,λmax=454 nm,摩尔吸光系数ε=1.2×104,铜含量在0~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用该法测得大豆中的铜平均质量浓度为0.902μg/g,加标回收率为99.50%~100.80%,RSD为0.37%(n=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氮(N)、磷(P)、铁(Fe)和硅(Si)的营养盐及其质量浓度对直链藻生长速率的影响.氮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铵(NH4)2SO4、硝酸钠(NaNO3)和尿素(NH2)2CO,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 mg·L-1;磷元素的营养盐为:磷酸二氢钾(KH2PO4)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5,1,2,3,4,5 mg·L-1;铁元素的营养盐为:硫酸亚铁(FeSO4)和柠檬酸铁(FeC6H5O7),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0.05,0.1,0.2,0.3,0.4,0.5 mg·L-1;硅元素的营养盐为:硅酸钠(Na2SiO3),硅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 mg·L-1.单因子的实验结果表明:对直链藻生长速率(K值)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分别为:N,P,Fe,Si,其对应的最佳营养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0~40 mg·L-1;0.5~1 mg·L-1;0.02~0.05 mg·L-1;10~20 mg·L-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直链藻的最佳营养盐[(NH2)2CO,KH2PO4,FeC6H5O7,Na2SiO3]质量浓度配比为30∶0.5∶0.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