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球.再有3个‘多月就放寒假了.这次你要去哪里玩?还\去你典典呆的野生动物园吗?哦,那真是个难忘的寒假……刘兽医.快去放养园肴看,长颈鹿在跳迪/峨.是耳朵发\尸炎了.可怜的家伙.刚才跳舞是想用、蹄子当挖耳勺掏耳朵呢!不理他.我们开始给长颐鹿打消炎针吧-野生动物园惊魂(上)  相似文献   

2.
矿山风晚     
傍晚,太阳西下之际,归巢的倦鸟与出井的矿工,一起拉开了夏夜矿山生活的序幕。矿工们往往裸着上身,搭着衣衫,齐齐聚集球坪,席地而坐,麻利地从裤袋里掏出烟来,给同坐的工友递上一根,在烟雾缭绕中吹着清凉的晚风,听着归鸟的歌唱、夏虫的啁啾,唠着家庭琐事,谈着矿井兴衰。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中,射鸟图像是个特别的现象,目前学术界的认识有待商量。汉画像石的鸟图像具有三个意义:一是一般的象征意义,鸟即西王母世界的灵禽、成仙的先导和工具,等等;二是原始神话的复述,如后羿射日;三是表现现实和彼岸两个世界之间的沟通。射鸟图像中射鸟只是个虚拟动作,主要表现的就是两个世界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深圳福田红树林陆鸟类变迁及保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992年2月~1993年2月和1997年1月~1998年1月,用路线统计法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陆鸟进行了两个周期调查.两期调查结果比较表明,该地区近期陆鸟减少2目5科40种,其中国家保护鸟类6种,当地繁殖鸟类13种;优势种和常见种减少12%,多样性指数最高值由3.8026降至2.7804,陆鸟最高密度由583只/km2减至355只/km2.分析了陆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种类变迁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河南省域高压输电线路涉鸟故障进行调查,并对2003到2013年间该地区涉鸟故障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发生的涉鸟故障跳闸事故64次.涉鸟故障发生的地理环境特征为豫中西部53次,占82.8%,且与候鸟迁徙通道相重叠.涉鸟故障的季节性规律为冬春季节是鸟害的高发期,与冬候鸟迁徙活动周期相同,发生在10月至次年3月,6个月间共计48次,占涉鸟故障总数的75%.涉鸟故障的日节律表明晚间为高发期,晚19:00至次日7:00时段发生鸟害跳闸50次,占78.13%;其中6:00至7:00时段发生17次,占26.56%.对涉害鸟类生物学习性进行分析,依据鸟害的原因及特点,将涉鸟故障划分为鸟粪闪络、鸟巢短路、鸟体短接、叨啄复合绝缘子4种类型.建议将目前普遍采取的以"堵"为主的隔离型、驱逐型措施,改进为以引导型为主,隔离型、驱逐型相辅,"堵"、"疏"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口鸟洲     
在湖南省衡阳市东南五十五公里的耒水河上,有一个闻名遐迩的鸟洲——江口鸟洲.它是由耒水河中的三个小岛:陈家洲、张家洲和龙家洲组成的.面积总共二九○多亩,可聚集的鸟却有十六个目,三十六科,一四八种,总计数万只.每当黄昏,万鸟归巢,在鸟洲上空盘旋飞翔,顿时将夕阳西下的美景遮盖,一片婉转动听的百鸟齐鸣,构成壮丽的场面.  相似文献   

7.
石蒜类植物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对石蒜Lycorisradiata(L'Her)Herb、换锦花L.sprengeri Comes ex Baker、中国石蒜L.chinensis Traub和忽地笑L.aurea(L'Her)Herb.4个种采用切割法,并对石蒜L.radiata和长筒石蒜L.longituba Y.Hsu et Q.J.Fan 2个种采用双鳞片法进行繁殖研究,同时,以前4个种1年生子球为材料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个种切割繁殖子球数存在显差异。以中国石蒜的繁殖系数最高;切割两刀和三刀间差异不显;种类、激素处理及鳞片部位对子球繁殖有显影响,石蒜优于长筒石蒜;用BA 500mg/L处理繁殖系数最高,达25倍;不同种类子球生长速度不同,种间差异极显。忽地笑生长最快,最大围径达16.7cm,最大重量为89.8g;两种繁殖方法中,双鳞片法繁殖系数高于切割法,但切割法在短期内能获得质优个大的子球,忽地笑和石蒜2年生子球50%以上能达到合格球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A:其实不只是反鸟类在白垩纪末灭绝,原始的今鸟类如黄昏鸟、鱼鸟、燕鸟家族也都灭绝了,只有冠群鸟类存活了下来。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有的研究认为较为进步的今鸟在生长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生的鸟类有的刚出生就能飞行,在一年之内甚至几个月就成熟了。这种世代交替速度很快的短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9.
机场鸟情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飞行阶段,将机场分成8个区进行鸟情研究,日观察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反映出鸟情与鸟撞及二种规律变化间的关系,能反应鸟类生态分布、飞翔行为与飞机部位、飞行阶段间的鸟撞发生关系,特别是鸟撞发生的概率,为鸟情预报和避免鸟撞发生奠定科学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杜鹃类鸟营一种奇特的繁殖方式——卵寄生(亦称巢寄生)繁殖.它们自己不筑巢、不孵卵,而是把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请它鸟代孵,并饲养幼雏.对这种奇特的繁殖方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专家观察、研究、探讨过.杜鹃类鸟属鹃形目,包括六个亚科、  相似文献   

11.
鸟害闪络是引起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实地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9个地区1 518基220kV高压杆塔上防鸟害设施的种类、损毁状况、防鸟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目前主要应用障碍性防鸟设施防止鸟类在输电杆塔上栖落和筑巢,以风力驱鸟器、鸟刺、滚动针式驱鸟器和防鸟罩为主;调查杆塔安装比例为53.6%,各地区存在差异;平均每基杆塔安装的防鸟设施数量为4.8个;不同类型防鸟设施损毁率不同,平均损毁率约为18.0%,其中带鸟刺风力驱鸟器和普通风力驱鸟器损坏率较高,分别为27.5%和27.3%.安装防鸟设施未能完全阻止鸟类在输电杆塔筑巢,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鸟类在输电杆塔上的筑巢位置进而减少鸟害闪络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9月,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系统搜索法对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白腹锦鸡雌鸟的繁殖期活动区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对遥测时间超过4个月的3只雌性个体的研究表明:白腹锦鸡雌鸟的繁殖期活动区面积为(31.16±26.02) hm2,核心区面积为(10.06±8.47) hm2;繁殖鸟的活动区在产卵前后有明显变化,算术中心距离超过300 m,未繁殖鸟不明显.白腹锦鸡雌鸟主要选择较稀疏、稍矮、盖度较大、倒木数少的乔木环境和较密而盖度较大的灌木、草本植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飞机鸟撞分析模型,基于显式有限元分析程序PAM-CRASH建立了LY12-CZ铝合金平板的鸟撞数值模型.采用Johnson-Cook方程表述LY12-CZ材料的本构.LY12-CZ铝合金在4种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拉伸试验获得,对曲线进行拟合得到Johnson-Cook方程中的4个常数.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鸟体模型,引入Monaghan EOS方程来描述鸟体材料.针对所建立的鸟撞数值计算模型,开展相对应的鸟撞试验,获得测试点的应变,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应变与试验测得的应变吻合较好,验证了鸟体、铝合金本构模型以及鸟体高速冲击计算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辽宁林区四个球蛛新种,种名为:双孔球蛛Theridion biforaminum Gao et Zhu,sp.nov.,桓仁球蛛Theridion huanrenensis Zhu et Gao,sp.nov,新月球蛛Theridion lunulatum Guan-et Zhu,sp.nov.,蛇突球蛛Theridion serpatusum Guan et Zhu,sp.nov.模式标本保存要河北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15.
次生林中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址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次生林内,对1996年标记的被5种次级洞巢鸟利用并保存下来的104个巢址进行了4年的再利用跟踪调查.所标记的巢址被5种次级洞巢鸟、2种初级洞巢鸟和花鼠所利用.标记巢址总的再利用率为55.16%,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的再利用率为51.29%,说明次级洞巢鸟利用过的巢址仍是其后续繁殖的重要资源.每种次级洞巢鸟都偏爱同一种类以前利用过的巢址,被同种鸟重复利用的巢繁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只被利用过一次的巢,表明被同一鸟种多次利用的树洞是该种鸟繁殖更适宜的巢位.次级洞巢鸟对标记巢址存在交叉利用现象,且对再利用的巢址具有选择性;影响次级洞巢鸟巢址再利用的因子主要包括洞口类型、洞口水平直径、洞内径、洞深、洞距地面高和洞口垂直直径.次级洞巢鸟在对巢址资源的再利用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壁虱科的小寄生虫,它是急性传染病回归热的传染媒介。它寄生在鸟身上,但并不都吸吮鸟血,其中有一部分吸鸟血,而另一部分则叮在同伴身上吸吮它的体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共食”。有时这种“共食”现象,如同串珠一般地连下去:即第二个吸第一个体液,第三个吸第二个体液,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7.
鸟的睡眠     
鸟类的睡眠,在时间上有着令人惊异的差别.大多数鸟一天大约睡八小时,而有些鸟差不多要睡一天,而另一些鸟几乎一点觉也不用睡.斑头秋沙鸭每天要睡十三或十四个小时,而鸥椋鸟每天安排它们睡觉的时间还不足一小时.雨燕、家燕、乌燕鸥和我们常见的一些广布性的机警的鸟,好象一点也不需要睡觉,要不然就是在飞行中睡觉.即使在同一个种内,  相似文献   

18.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夏雀形目食虫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 ̄1993年每年3 ̄6月对兴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食虫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35种雀形目食虫鸟中的20种常见种进行了食性分析,其中17种鸟的食虫量在75%以上,这些鸟类在抑制森林和农田害虫种群数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鸟崇拜是人类原始图腾崇拜的普遍形式.距今8000~5000年的红山诸文化曾经有过十分发达的“神鸟“崇拜.在考古发现的遗物中有许多各类鸟形纹样、鸟形雕塑和以石、陶、泥、木、玉等材质制成的鸟形器和佩饰物.鸟是北方诸族萨满的主神或主要保护神,在北方古代游牧民族中鸟崇拜和鸟祖神话十分流行.红山诸文化的“神鸟“崇拜与北方民族的“鸟神“崇拜,特别是萨满“鸟神“有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鸟撞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严重威胁航空发动机的运行安全.对绿头鸭进行CT扫描,通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法建立绿头鸭真实鸟模型.将真实鸟模型及传统鸟体简化模型撞击平板仿真结果与Wilbeck真实鸟撞击平板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真实鸟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鸟撞静止风扇叶片与鸟撞旋转风扇叶片条件下鸟体及风扇叶片的瞬态冲击响应;选取836 r/min、1 984 r/min、3 344 r/min及3 772 r/min4个典型风扇转速研究了风扇转速对鸟撞过程的影响;分别选取1/6、2/6、3/6、4/6、5/6叶高位置为撞击位置,研究了撞击位置对鸟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旋转对撞击过程中鸟体被切割块数、单个鸟块质量及受冲击叶片数量有直接影响,不考虑叶片旋转条件下的接触力、叶根应力、前缘应力等值明显低于考虑叶片旋转条件,使得对叶片应力及损伤预估偏保守,不利于叶片强度设计,因此在研究鸟撞过程中对叶片旋转运动应予以考虑.836 r/min转速下鸟体与叶片相互作用方式与其他转速有明显区别,836 r/min转速下鸟体动能减小,其他转速下鸟体动能增加,且鸟体动能增量随转速增大而增大;836 r/min转速下前缘应力峰值要大于1 984 r/min转速,其他转速下,前缘应力峰值随转速增加而增大;接触力、叶根应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撞击高度的增加,在撞击点相对速度及叶片扭转角共同作用下,接触力、鸟体动能增量、叶根应力峰值、鸟体动能、叶片前缘应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撞击3/6叶高位置时前缘峰值应力及鸟体动能增量最大,撞击4/6叶高位置时叶根峰值应力及接触力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