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精彩回顾】2020年5月7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加快构建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深化5G与制造业各垂直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首批八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正式公布,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以及湛江六个城市,分别是:京信通信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广州)、  相似文献   

2.
5G网络技术的推进,将给互联网带来创新的商业模式,如智慧城市、智能农业、车联网、无人驾驶、工业控制等应用行业,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面向5G业务的承载思路是基于IP/RAN的承载技术方案,现承载网扩容和增强型演进策略实现4G/5G共同承载,因此该文将研究面向5G业务的IP/RAN承载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3.
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江西信息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两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深入发展,建议江西把握5G融合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培育5G消费互联网新动能,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构建AR/VR、车联网5G应用生态,夯实"5G+"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驱动着互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方向发展.随着各类新型终端(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低功耗传感器、无人化智能机器设备)接入网络,5G应用对定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并且在定位场景、定位精度、定位安全性等方面出现了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基于5G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可以融合5G带内定位、卫星定位、视觉定位等多种定位手段,从而大幅提高复杂环境下室内外综合定位系统的覆盖范围与定位精度.本文从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5G融合定位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5G带内无线定位和5G融合定位的技术路线,并展望了面向6G的时空服务系统的架构演进与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5G商用落地,"5G+工业互联网"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对于推动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关联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愈发显著.本文阐述了发展"5G+工业互联网"对于安徽省的重要意义,通过对"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进行分析,指出安徽省发展"5G+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劣势不足,并针对现存问题从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开发通用性设备、强化基础工作方面提出推动安徽"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7月16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5G+Cloud+AI"发展战略,将在"5G+远程医疗"、无人机编队、工业互联网、智慧校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据了解,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将共同开展安徽省5G远程医疗领域的研究,共同开展无人机编队应用5G技术合作试点,5G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5G智慧校园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合作。此前,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科研团队与华为公司、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7.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场景需要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持海量互联的传感器接入.文章通过对5G技术及其优势的调查,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分析了"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框架和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结果表明,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当我们在谈"互联网"时,包含了哪些内容?按照正统的学术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如宽带、光网、5G建设等;二是互联网最新技术,可以概括为"大智移云",即目前火热的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三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主要包括互联网和制造业、以及农业的融合;四是互联网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这是目前发展最火热、覆盖最广泛,并且还有巨大挖掘空间的领域,包括电商、互联网医疗、互  相似文献   

9.
工业互联网是5G的应用场景之一,二者的融合已成为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5G+工业互联网包含交互、控制、采集和定位四大应用场景,都要求高速的传输速率、超低的时延和极致的可靠性等。阐述了5G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总结了上行超宽带、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高精度定位、低功耗大连接、行业组网架构五大关键技术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展望了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移动通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创造出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迹。整个移动通信的发展十年一代,每一代都是前一代峰值速率的千倍。1G到4G面向消费者应用,5G已经扩展到产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应用,与4G相比,峰值速率提高了3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高了10倍、频谱效率提升了3倍,移动性能可支持时速500 km/h的高铁,连接密度提高10倍,每平方公里可接入100万传感器,能效和流量密度均提高100倍,且支持移动和产业互联网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Code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相关技术方案,成为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负责我国5G试验的IMT—2020(5G)推进组也宣布,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正式发布,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将针对各厂商面向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尽管这些离5G标准尚远,中国通信企业在通信标准上撼动国际巨头还需时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5G+工业互联网”布局早、走得稳、覆盖广、涉猎深,经过政产学研用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全力提升“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总体成效明显“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实施三年以来,浙江省政产学研用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提升全省“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已呈现一定的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5G时代》梳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对当前产业状态进行了介绍,为我们做了一个入门级的科普。《5G时代》一书指出,第七次信息革命是智能互联网,而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书中还对5G的三大场景、六大特点、核心技术、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绍,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5G"。本书还对5G赋能传统产业做了深入阐释,为读者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农业等因5G而将产生的深刻  相似文献   

14.
<正>对标国际典型创新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模式,分析上海制造业发展历程,本文重点提出了体现国家战略和高端品牌的复杂装备产业、以传统产业升级和集成化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网络技术产业、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产业、面向老龄化需求的健康医疗产业以及以融合化发展为特征的新一代服务产业七大新兴细分行业发展方向,为实现上海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5G正加速向我们走来,它的到来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可以初见端倪。"习惯了使用4G上网的你,回过头来去使用3G网络甚至是2G网络上网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龟一般的网速可能会是你的回答,如果说让你使用5G上网呢?你的答案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说3G网速是清风、4G网速是暴风,那么5G网速应该就是龙卷  相似文献   

16.
该课题对面向5G业务的OTN承载思路进行探讨。首先对面向5G业务的OTN承载组网构架进行简述,并对面向5G业务的OTN中传和回传承载策略进行介绍,采用E-OTN功能不仅实现微妙级时延和大带宽的通信业务传输,而且能够组网灵活汇聚和转发。同时对面向5G业务的OTN承载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其中包含速率快成本低的传输能力、光电混合型调度、us级延时传输及转发、面向5G业务的OTN承载的标准化、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光网络和分组的结合,以适应未来5G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满足组网灵活性、低时延、带宽大和系统容量高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万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人物互联",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传统产业"单脚跳"到与互联网协作"双腿跑"……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IT"大咖"们畅想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未来。5G+AI两把"钥匙":双核驱动带来"万物互联"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促进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移动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现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4G技术的应用成熟化,为5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应用越来越成熟,离着推广应用距离也越来越近,这必定会给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经济等带来较大的变革。该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首先从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理论概述出发,主要论述了5G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并对其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21,30(5)
2020年12月22日,华大智造云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云影")远程超声机器人凭其面向5G智慧医疗、创新发展的专业技术,兼备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的优势,在"2020全球5G应用大赛"决赛中突破重围,最终斩获优秀产品奖。作为全球领先的医学影像智能科技公司,华大智造云影通过融合机器人、人工智能、5G无线通信、机器视觉、三维图像重建、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让创新赋能医学影像,拓展时空边界,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做到人人可及。  相似文献   

20.
正工信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其中"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举措备受关注。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两者即是高科技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