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新基建篇     
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撬动新兴产业的重要支点,也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20年,"新基建"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热词,并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自此,全国范围的新基建具体工作部署也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精彩回顾】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新基建产业人才市场重心正进一步南移,广东对新基建产业人才的需求位居全国第一。新基建是中国科技和产业经济"弯道超车"、产业升级的黄金机遇。随着新基建事业大刀阔斧地开展,全国各地对新基建产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赛迪顾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在广东2020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中,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近170项,  相似文献   

3.
浙江企业科协在"十三五"时期为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贡献了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浙江作为"科创中国"试点省份,可通过企业科协工作深化与变革,将通过赋能知识服务、完善组织体系、助力人才成长、数字化变革等释放新动能,更高效地服务地方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浙江"重要窗口"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划归新型基础设施范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入"新基建"时代.进入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在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丰富内涵和全面要求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基建"很快也成为一个"热词",频频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下,各个新基建项目正在安徽多地布点"开花"。不论是5G、物联网这样的信息基础设施,还是大数据、智能交通这样的融合基础设施,新基建正在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赋能。日前,安徽省政府印发《支持5G发展若  相似文献   

6.
正新基建号角的吹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确定了方向。"新基建"下人工智能等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成了当下最为热门的议题。当我们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内涵也随之革新。近期,我国提出了加大对5G、智慧电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投入。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7.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战略支撑,其建设难度高、涉及面大、应用范围广,运行过程中非预期结果较多.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复杂性特征,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设运行规律,将系统解构为工程建设、设施运营、...  相似文献   

8.
“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数字经济相结合的最新产物,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度成为近年来的焦点话题。为建立数字基建评价的指标体系,搜集2019年15个沿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我国“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字基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数字基建存在投资疲软、基础工程设备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将15个沿线省份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详细特征将其归结为引领型、新秀型、追赶型和发展型4类。结合“数字丝绸之路经济”的发展举措,针对不同省份提出进一步发展数字基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少专家认为,发力"新基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对冲疫情影响、推进"六稳"工作、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速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备受关注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由此可见,新基建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新基建带来新风口,广受关注的芯片产业链发展迎来新机遇。多位业界专家和公司高管表示,与传统芯片相比,作为新基建计算引擎的5G、  相似文献   

11.
新基建是转型升级和工业4.0竞争高地的数字"底座",苏州加快新基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投融资模式面临"缺乏固定资产可抵押物、融资主体定位尚不明晰、缺少投资进退场景设置"等制约,当前关键问题之一是创新投融资方式,抢占新基建契机。为此,苏州需要通过"采用债务融资工具配合权益类融资的模式、采用专项债券配合社会资金的模式、采用政府引导基金配合社会资金的模式和积极探索新基建不动产投资依托基金试点"四个方面的投融资创新,抢占新基建先机。  相似文献   

12.
工业控制系统是电力、交通、能源、水利、冶金、航空航天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而电力工控系统安全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在"新基建"背景下,中国能源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电力行业安全现状与威胁,解析电力系统面临哪些工控安全风险,评估受攻击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提出电力行业工控安全建设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皇 《安徽科技》2021,(2):18-20
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稳增长、稳就业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概述了新基建的内涵、产业逻辑,分析了安徽省新基建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安徽省新基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牛丽文  刘喜男 《河南科学》2022,(6):1019-1024
为探索提高新基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发展质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根据文献从宏观环境、公私双方实力和项目本身3个维度识别影响新基建PPP项目潜在关键成功因素(CSF),选取国内100个新基建PPP项目作为案例样本,得出新基建PPP项目高质量发展的5个等效前因条件构型.研究发现:新基建PPP项目质量的提升非单一因素影响,由多种等效因素构型共同影响;物有所值(VfM)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FAA)是新基建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分别从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匹配不同构型,以发挥核心关键因素主导作用,以点带面式提高新基建PPP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在长三角地区,"新基建"之风早已吹起,各地给予政策支持,为"新基建"建设按下快进键。"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今年全国两会上,"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新基建"一词立刻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所谓"新基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攻坚。《通知》提出,建立山东省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下的创新型省份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擘画新蓝图,明确新导向: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相似文献   

18.
创新,居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标习总书记赋予浙江"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委作出了"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创新台州""创新椒江"也相继被台州市委、椒江区委提出.新一轮创新热潮正扑面而来,椒江区如何在此轮创新比拼中抢抓机遇、成功突围,高质量成就"创新椒江"?这亟待思考.为此,椒江区政协通过走访企业、召集座谈、查阅资料和比对数据等方式,对该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浙江作为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沿海发达省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日益突出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制约性问题",治水"已成当务之急。2013年,浙江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打响了生态环保新战役。11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正式作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提出以治污水为  相似文献   

20.
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贯彻落实,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为发展主线,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数字中国战略思想的重要实践地,也是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早在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要决策。"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贯彻落实,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