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非工程性防御科普宣传,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法赋予政府的法定职责,其目的在于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主要措施包括:借助多种机会和媒体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等。科普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多地震的国情、地震基本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如何正确对待、识别地震谣言的常识等。  相似文献   

2.
实施地理素质教育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是中学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联合国关于 2 0世纪的最后十年为国际减灾十年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是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和各自学校的现有条件 ,把防震减灾教育与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教育 ,使学生掌握防震应急、自救互救常识 ,掌握防震减灾法律知识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依法防震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素质 ,是一个值…  相似文献   

3.
四川I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一爪“防震减灾日”。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避震意识,真正掌握避震和疏散安全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近日,“鹿城区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启动仪式暨百里路小学纪念5·12避震逃生大演练”在温州市百里路小学举行,来自鹿城区中、  相似文献   

4.
王磊 《遵义科技》2009,37(6):60-60
2009年11月17日,贵州省2010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暨2009年市、县防震减灾评比工作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处、乌江台网、北盘江台网、罗甸地震台、威宁地震台、遵义地震台、毕节地震台等单位依次作了会商报告。遵义地震台作为参会单位之一,根据遵义市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
杨扬 《今日科技》2010,(5):20-20
近日,嵊州市科技局、科协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活动主题,联合市妇联、司法局、卫生局、人计局、药监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在市文化广场开展了科技咨询活动,展出防震减灾、节能减排、卫生知识等方面展板140块,发放防震减灾、消防知识、甲型H1N1流感病防治和优生优育优教等科技资料5000多份,接受咨询近1000多人次,进行义诊义务咨询500多人次,使科技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一种多发性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强烈地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破坏性,常常给人类带来灾难。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普及群众防震抗震常识,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面临地震灾害时,城市社区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天津市城区的3个社区中,对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社区居民减灾应对行为情况、社区居民对地震灾害科普内容及形式的期望等方面进行了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与应对能力调查,并从社区韧性视域下分析了地震灾害中社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区层次的应急准备组织工作和逃生意识还有所欠缺,居民对于社区的应急组织能力比较认可,同时普遍缺乏自救互救的实操经验,对于参与应急演练的意愿强烈。基于此,提出了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日,拱墅区青少年宫通过省地震局和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考核验收,被认定为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拱墅区科技局、科协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宣传、保稳促调方面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地震预防工作机制,编印《拱墅区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动员全社会力量,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提升全区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在青少年宫开辟“地震科普园区”,  相似文献   

9.
《银川科技》2007,(6):24-24
12月4日,银川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在银川市二十六中宣传法律法规。当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日暨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银川市二十六中举办,银川市教育局、银川市地震局、银川市税务局等单位也参加了宣传活动,活动会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的形式为学生宣传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0.
《遵义科技》2009,37(3)
2009年5月22日,遵义市地震台揭牌仪式在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举行,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申楚。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处处长张川涛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揭牌仪式由遵义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清连主持,市科技局局长段开强为揭牌仪式致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城区科技局在市地震局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始终把落实短临跟踪、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做为第一要务,把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针对我区的具体情况,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相似文献   

12.
柴子雲 《甘肃科技》2013,29(15):79-81,150
文化建设与知识宣传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建设为知识宣传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而知识宣传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地震专业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秉承"用‘小’场馆,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这篇大文章"的理念,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不断强化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扩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效果,成为兰州市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阵地。  相似文献   

13.
张楠  赵士达  李坤 《科技资讯》2014,(28):11-12
目前广大民众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关注度极高,对于地震知识的获取,网络也成为了重要的防震减灾知识获取渠道。现有的相关地震知识的安卓平台软件基本都是简单的介绍一些地震知识,并且内容多来自网络留言或跟帖,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内部不全面。本软件能作为公共服务产品,方便天津市民通过网络下载,获取专业的防震与自救知识,进行天津市应急避难场所信息速查及定位,地震事件发生后呼叫12322进行电话及邮箱求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3,(2):79-81
孙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朽名句也成为了我们今天防御地震所有谋略的中心。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地震灾害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等特点,被列为群灾之首。但对于人类来说,地震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我们正确地了解、掌握了防御、躲避、自救、互救等防震应急方面的知识,往往可以将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全力做好冬春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大全民消防教育宣传力度,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近日,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设计印制了50000份消防安全知识彩页和消防安全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助推冬季火灾防控工作. 此次印制的宣传资料包括《市民防火手册》《农村防火宣传手册》《消防安全知识手册》以及消防安全常识彩页四大块.内容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防灭火常识、农村防火常识、逃生自救常识、安全取暖常识、电动车停放充电安全常识、占堵消防车通道的危害性以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原理等30余个小类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遵义科技》2010,38(2):F0002-F0002
2月9日,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在贵阳召开,副省长孙国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研究员作了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与地震趋势报告。贵州省地震局局长王尚彦研究员作了贵州地震基本形势的报告。遵义市等三个地区作了大会交流发言。遵义市政府副秘书长秦岭、市科技局局长段开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防震减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在校园教育中融入地震科普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水平。主管校园安全以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校在防震减灾教育中能做到领导重视、设备完善、强化宣传、定期演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技能。但深入思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校园的推进过程发现,所有的防震减灾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后宣传"这一层面。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上没有专职老师,其他学科教师教师对于防震减灾知识并没有一定的了解,无法在教育中融入地震安全相关知识。如何才能将防震抗震知识有机地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呢?我通过一节科普课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遵义科技》2006,34(6):57-57
为贯彻落实遵市办发[2006]72号文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打牢药业发展基础,针对全市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企业相关人员、基地法人、种药大户GAP知识贫乏,中药材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技术水平低,知识落后等情况。遵义市科技局和遵义市中药办于2006年9月26—27日在遵义市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遵义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第一期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遵义科技》2007,35(5):I0001-I0001
处长田维明等一行在遵义市科技局局长段开强、黔南州科技局局长赵日华、遵义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清连、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何强等农科院长刘作易、省茶叶学会秘书长王亚兰、省茶科所负责人等。  相似文献   

20.
<正>防灾减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今年国际减灾日期间,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紧紧围绕主题,通过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技能示范、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等活动,普及推广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