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人权的保障.可以说,宪法诉讼制度已不是可否进入我国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进入我国的问题,即在我国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但在我国宪法还没有足够的权威来影响法治。本试图通过分析宪法权威在我国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设,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在法治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年的行宪历程,我国宪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宪政立法不完备,未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等。在我国没有必要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解决宪法适用不充分的问题须立足现实,适应中国基本情况,应以促进宪政立法取代法院造法,并促成宪法监督机构的专门化,同时,大力培植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宪法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宪法的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4.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要在制度和治理之间进行国家制度体系的法治建构。宪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基石,为制度体系向治理效能的转化提供根本法治支撑。宪法是坚持和完善制度体系的规范基础,维护宪法权威能够凝聚制度共识、树立制度权威、彰显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宪法全面实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驱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母法”。而现实中,宪法往往成为人们意识中的“空中楼阁”,这并非源自宪法的内容,而是没有树立好宪法信仰。培植宪法信仰是宪法信仰主体和对象的互动过程,一方面要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制订良好的宪法。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法治已成时代强音。但法治的形成,宪法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它本身就蕴涵着法治价值,并且通过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为法治打下基础;将程序性审查与实体性审查结合,使法治从形式走向实质;确认“法的统治”地位,使“法制”走向“法治”等途径来彰显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5月23日下午,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邱长奕主持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邀请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剑光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专题辅导解读,局机关全体人员、下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邓剑光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与会人员系统介绍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修改宪法的必要性、原则及要求,解读了宪法修正案的主要修改内容,并就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和实施宪法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受益匪浅。邱长奕同志要求局机关全体人员要学好《宪法》,树立宪法意识,把《宪法》作  相似文献   

8.
李叶青 《科技信息》2009,(31):62-63
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设立一种权威的、可操作的违宪审查制度。通过对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本文认为可以"双重违宪审查制"来完善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单一违宪审查制度,即设立宪法委员会和宪法法院,分别行使非诉讼的、事先的审查权和违宪侵权诉讼、附带性审查权,使得不同的违宪立法和行为得以纠正,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和权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宪法的权威,保证现行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本文以1982年宪法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宪法中关于违宪审查制度规定的缺陷,并对其完善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将会加强对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就面临着在宪法现有规定未修改之前应如何协调物权法与它的关系问题,或者是如何实现二者的最佳契合的问题。实现二者的最佳契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护宪法权威,充分尊重其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确保物权法的规定不违背宪法的有关原则和精神;其次,充分发掘宪法有关规定的内涵空间;再次,在不违背宪法的有关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赋予宪法有关规定的内涵以时代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1.
加强立法补偿,完善配套规定是发挥党章效力的基础;加强党章教育,增强党章意识是发挥党章效力的关键;加强职能监督,维护党章权威是发挥党章效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制度儒学将政治和教化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孝不仅构成道德伦理的根基,更发挥着协调群体关系、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制衡等积极作用。制度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起点在于孝道。由孝上升到孝治,是制度儒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儒学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冷漠的态度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立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程序性缺失,使权力机关监督无法落实到位。建立专业化社会监督机制可以弥补程序缺陷,增强权力机关监督能力。专业化社会监督程序构建已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优势,可以从主管部门、专业化公民的确定程序、介入立法监督的时间程序、参与监督形式、监督结论及效力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中国宪法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话语体系的西方化,理论的多元化和集体主义倾向,而现代宪法学则表现出早期宪法学传统的中断和较强的注释性以及深受苏联宪法学影响的理论单一化与理论体系封闭性的特征.中国宪法学的未来走向,一要确立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二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中国宪法学,三要促进宪法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监理企业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常因不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而脱离实际运行,完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对标准的理解不够华且没有结合实际.本文按照一般监理企业体系的建立程序,叙述了建立程序、原理、方法,希望对监理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宪法第二务第一项第五款对于总统、副总统缺位时的递补问题以及总统无能任职时的各种情况的规定过分简单,且欠明确,百余年来考验的结果,发现了许多缺陷。一九六七年制定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五务针对这些缺陷,一一加以弥补。使多年来美国宪政上一个颇感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台阶试验是《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规定的成年组(20~59周岁)必测项目,目的是评价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通过研究及参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实践,研究显示:台阶试验指数不能有效地评价不同体重受试者的心血管功能;不能有效地反映心脏功能的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亦不能有效地综合评价人体心肺功能。台阶试验应用过程中存在程序复杂、不易迅速准确掌握、器材不过关等一系列问题,说明它是一项不够成熟的体质监测项目,有待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制度儒学以圣人正义论作为处理民众、君主与天命之间关系的准则,认为民众是王道政治的现实基础,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是社会秩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君主的权威以保障整体的稳定与和谐.制度儒学中的天命观念不同于墨家的天志学说,尤其对后者忽视群体生活中的个性差异的价值取向持否定态度.毕竟儒家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揭示天命变化的规律,为公众选择和公共利益提供合法性论证,进而确保社会共同体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高一涵是皖西籍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法学家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重要人物。30年代后,高一涵在国民政府中长期担任监察官员.在30年代初的宪法讨论中,高一涵通过著名论文——《宪法上监察权的问题》,具体而深入地阐发了自己的监察思想。孕育高一涵监察思想和相关制度建设之主张的思想渊源首先应是其留学、五四、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民主政治理念,其次则为中国传统法学资源中的监察制度及其文化,而现实中国的政治进程与实践也促进了其监察思想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