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人机体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活性的影响,以30名健康老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易筋经组和对照组各15人,经过6个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分别测定实验前后血清IgG、IgM、IgA含量及C3、C4含量.结果显示血清IgG、C3、C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增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认为长期坚持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能提高老年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物分子固定化或传感界面设计技术是研制压电免疫传感器的关键之一.本文结合电聚合膜和聚电解质静电吸附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中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研制成一种检测补体C3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研究了pH值、抗体稀释比和温育温度等抗体的固定化条件,讨论了传感器采用这种固定化方法的响应与再生性能,并与戊二醛键合固定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响应频移值大,在补体C3浓度为7.75μg/mL时。采用该法频移值达239Hz,而采用戊二醛键合固定化法频移值仅163Hz;灵敏度高,最小检出浓度达0.078μg/mL;选择性较好,对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响应很小,仅为35Hz.此外,该传感器能重复使用20次以上,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3.
吕翠 《科技信息》2010,(34):I0091-I0091
免疫球蛋白在机体的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机体的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研究物种进化和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线索。目前对于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发现了三大类免疫球蛋白,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有较大的不同。本文对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酶免疫分析法(EIA)研究了人血清非特异性IgG 在抗-HCV抗体检测中的干扰作用.结果显示:随着正常健康人血清标本(阴性血清)中I gG量的增加,其OD值随之增高,当标本中的IgG含量增加至一定值时即产生假阳性结果.此结果表明非特异性IgG与支持材料(酶标板)非特异性结合可造成对EIA实验结果的干扰作用.这就解释了一些学者报导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高血清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患者用EIA法检测抗-HCV时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免疫球蛋白(Ig)分子,是免疫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物质刺激后产生的重要免疫分子,其来源仅限于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因为在其他的体细胞Ig基因不发生功能性基因重排,故不会有Ig分子的产生;同时Ig分子主要通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行使着体液免疫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31例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29例50岁以上健康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补体C3、C4、B因子(BF)的含量,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血清IgG水平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IgA显著升高P<0.05,补体C4、BF水平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IgM,C3水平两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失衡,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在治疗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维持免疫稳定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水平,我们对100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和健康人组比较,结果表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均比健康人组为低;前者有显著性差异、后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gM接近健康人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食管贲门癌综合治疗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措施是必要的.在老年人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可能是癌症的易感者.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黄芪渣虫草发酵物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将黄芪渣虫草发酵物进行普通粉碎及超微粉碎处理,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白羽王鸽进行饲喂.将126对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为7组,分别记为空白对照组,普通粉添加量1%,组、2%,组、3%,组,超微粉添加量1%,组、2%,组、3%,组,经过28,d饲喂实验后测定其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经测定实验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脂质指标在实验组中有降低趋势.证实黄芪渣虫草发酵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白羽王鸽的免疫活性,且超微粉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8例喘支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测定,分析喘支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1)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采用APAAP法。(2)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1)喘支患儿CD8+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2)喘支患儿血清中IgA明显降低(P<0.05),结论: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喘支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为临床上喘支的防治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几种理化参数快速、准确鉴别蜂蜜与糖浆。以北方地区常见的17种蜂蜜和10种糖浆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参数(水分、多酚、黄酮含量、pH值、蛋白质含量及分子质量范围、单糖含量比等)分析蜂蜜和糖浆的异同。为了提高果糖和葡萄糖的分辨率,采用氨基色谱柱,在流动相的选择上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pH值、多酚含量、黄酮含量无明显区别。水分含量、单糖含量比、蛋白质含量及其分子质量范围有区别:1)蜂蜜、糖浆的w(水)范围分别为15.13%~19.88%、 22.13%~28.50%;2)蜂蜜、糖浆的果糖与葡萄糖质量分数比分别为0.95~1.50、 0.13~2.80;3)蜂蜜中w(蛋白质)范围为1.12~5.09μg/g,分子质量范围为45.0~116.0kDa,糖浆中不含蛋白质。将蛋白质含量测定与蛋白质分子质量测定相结合,增强了通过蛋白质鉴别真假蜂蜜的说服力。水分含量、果糖与葡萄糖质量分数比、蛋白质含量及分子质量可作为掺假鉴别的指标,为蜂蜜的掺假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石蜡切片和酶消化的育珠河蚌外套膜的外表皮细胞,作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有4类表面结构不同的细胞。细胞间有细丝相连结。研究表明,外表皮细胞除了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外,还有物质吸收、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椭圆背角无齿蚌卵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学方法及超薄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较系统地研究了椭圆背角无齿蚌卵细胞的发生、发育与成熟过程的细胞学特征:原始生殖细胞在滤泡壁上分裂增殖,成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发育、膨大成为卵母细胞而排入滤泡腔。在滤泡腔中卵母细胞不断地进行卵黄的合成与积累,体积继续增大。最后成熟的卵母细胞,在未完成减数分裂的情况下直接排入外鳃叶腔,与随水流入的精子相遇而受精,在观察的基础上,作者比较分析了双壳纲淡水贝类生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特征,着重讨论了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双核仁现象与卵黄发生,成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阻断与重新起始。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铜对椭圆背角无齿蚌鳃的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铜常用于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但当水体中的铜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便对软体动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本研究选取椭圆背角无齿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进行组织石蜡切片制作.研究浓度为0.01mg/L、0.1mg/L、1mg/L和10 mg/L的硫酸铜作用不同时间后椭圆背角无齿蚌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0.01mg/L硫酸铜处理7 d和14 d后,鳃的组织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鳃丝逐渐变得短粗,细胞空化逐渐加重,鳃丝、丝间隔和鳃小管的上皮细胞变小.  相似文献   

14.
金属离子和脲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Cd^2+及Ag^+有抑制作用,脲对AKP的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为低于2mol/L和高于2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脲对背角无齿蚌AKP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背角无齿蚌的外套膜,进行离体组织培养,所得培养液及组织水解液,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兔离体小肠,其药理作用与珍珠质有效成分之一的牛磺酸相同,结果证明,背角无齿蚌外套膜培养细胞能分泌珍珠质,具有天然珍珠的药用有效成分及相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1990年3月至1993年6月,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了脉红螺心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并与其它软体动物和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脉红螺心肌纤维细长,无肌节和周期性横纹,排列不规则,纵横交错,在两条心肌纤维连接处有类似闰盘的结构。肌原纤维由粗丝和细丝构成,两者平行相间排列,对位不整齐.线粒体发达,成簇分布在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其间有脂褐素颗粒存在,肌质网不甚发达,成泡状结构,分布在肌膜下.大量糖元颗粒存在于线粒体周围或肌原纤维之间。脉红螺心肌纤维的肌微丝直径处于河蚌和金乌贼的之间。  相似文献   

17.
椭圆背角无齿蚌血细胞的活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相差显微镜对椭圆背角无齿蚌血细胞进行了滴片的短时观察和培养瓶中的较长期的活体观察,发现其血细胞在体内和刚取出时全为圆球体,而在体外较短时期内,绝大部分细胞要伸出伪足和棘突,紧贴玻璃表面,相互连成网状,只有少数细胞一直保持球形,不与瓶壁贴附。  相似文献   

18.
氨氮胁迫对背角无齿蚌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剑  胡宝庆  饶育才 《江西科学》2008,26(6):887-890
本研究测定了在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Lea)血清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溶菌酶(LSZ)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清SOD活性在氨氮浓度为10mg/L时最低,之后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肝胰腺SOD活性在氨氮浓度为2.5mg/L-10mg/L时随氨氮浓度增加而上升,当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浓度的增加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略高于对照组;在氨氮浓度为2.5mg/L~20mg/L时,肝胰腺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浓度为2.5mg/L时为最小值,此后略有回升,在浓度为40mg/L时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AT活性明显下降,在浓度为40mg/L时下降至最小值;肝胰腺LSZ活性随氨氮浓度增加成起伏变化,在氨氮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小值,之后明显上升,当浓度为20mg/L时达到最大值,而血清LSZ活性在氨氮浓度为2.5mg/L-10mg/L时与对照差别不大,在浓度为20mg/L时下降到最低值,在浓度为40mg/L时明显升高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麒麟菜粗多糖中多糖与蛋白质结合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藻麒麟菜中提取的粗多糖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采用Sevag法在除麒麟菜粗多糖蛋白质,则蛋白质与多糖以相同的比例减少,粗多糖酸解液的pH调整为11.0后,经凝胶SephadexG—l00层析,能使蛋白质部分分离,而酸性条件无法使之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粗多糖中蛋白质不是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能以离子键方式与多糖分子中的硫酸根聚阴离子相结合,提取麒麟菜多糖和纯化过程中,控制合适的pH条件有利于分离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receptor with which T cells bind specific antigen can, like immunoglobulin, distinguish between antigens which differ only slightly in structure, it is unique in recognizing antigen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one of the self proteins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restriction). The receptor was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in mouse and man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receptor idiotypes, and consists of two disulphide-linked polypeptides, and acidic alpha-chain and a neutral to slightly basic beta-chain. Peptide maps have shown that, like immunoglobulin, both chains vary for receptors of different specificities. T-cell-derived cDNA clones have recently been identified in mouse and man encoding immunoglobulin-like molecules. These were identified as derived from beta-chain genes through a partial N-terminal protein sequence of the beta-chain isolated from a human T-cell tumour. We have now purified the alpha- and beta-chains of the receptor of the human T-cell leukaemia line HPB-MLT, and have determined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several tryptic peptides derived from each chain. Our results further confirm that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cDNA clones encode beta-chains. The sequence of the alpha-chain peptides identify this as another immunoglobulin-like polypeptide chain. Particularly striking was an alpha-chain peptide with high homology to the conserved portion of the immunoglobulin J segment and T-cell receptor beta-chains. Surprisingly, the alpha-chain peptides show little similarity to the sequence predicted by two overlapping putative murine alpha-chain cDNA cl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