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先碧 《知识就是力量》2012,(3):F0002-F0002,1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梯,攀艺术之峰。也就说,看似感性的艺术和看似理性的科学之间并没有一条深深的鸿沟.两者做到极致之后是相通的。最高明的艺术,一定是符合科学家所发现的自然法则;而最艰深的科学,也能从中窥探到壮观瑰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自然杂志》2006,28(6):F0003-F0003
在快节奏的科研生活中.李政道先生力图让艺术走出象牙塔,让科学家去拥抱艺术.为科学与艺术架起桥梁.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并开创了一条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人交相贯通的学问之逆。  相似文献   

3.
《世界科学》2005,(6):F004-F004
科学与艺术貌似南辕北辙,针锋相对,然而科学求真,真中含美;艺术求美,美不离真。科学与艺术,就像从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两个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美,可谓殊途同归。这里记录的是“2005上海科学与艺术展”的精辟,但愿能为你提供一份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美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4.
张超 《科学之友》2009,(10):104-10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中的多种信息有机融合,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开拓思路,激发想象,进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2007,(6):F0003-F0003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5月10日~1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11万人次的市民前往参观。本次展会从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之相得益彰的结合:用科学之美丰富了艺术的内涵,用艺术之美浓缩了科学的精妙,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吸收科学与艺术新知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客观世界始终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变化,何以会有这种发展和变化呢?关键就在于人类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不停地开拓创新。开拓创新,这就是对过去的否定,对现在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有了这种否定,有了这种不满,有了这种幢憬,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不再老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整个社会也就因此而大大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玉民 《大自然探索》1994,13(2):107-114
本文对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为问题作了初步研究,首先,指出了科学活动中屡屡发生的越轨行为已使这一问题的探讨成为必要.其次,对科学社会学理论关于科学自主性的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解释所提供的自治机制是基于某种理想类型(ideatype)并不足以为自我抑止越轨行为提供充分的说明;然后,文章按科研成果在科学活动中的运行时序,阐述了其中存在的越轨行为的类型和特征;最后,文章对越轨行为的内在及外在原因作了探讨,并对抑止越轨行为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认为针对性的外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金宏涛 《科学》1999,(11):56-57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这是因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因素。肯定方面决定了一事物存在的连续性,否定方面则决定了一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相对性。在唯物辩证法中,事物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这两种规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础在于事物的运动本质,也就是说这种转化依赖于事物中肯定与否定方面的数量。在自然科学中有两类量。一类是有量纲量;一类是无量纲量即纯数。对有量纲量来说,当肯定方面多于否定方面时,事物的“质”存在,事物处于量变阶段:当肯定方面等于否定方面时,量变停止;  相似文献   

9.
室内配饰设计作为一种艺术科学,它从色彩、质感、形式等专业角度去考虑,每一项都包含了一定的审美观.它需要对整个空间布局有一种很好、很艺术的整合,它渲染了一种艺术氛围.在信息与文明相互渗透的背景下,体闲、娱乐环境包含了社会交往、用餐、休息、娱乐等诸多社会功能和精神文化功能,它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配饰行业的发展.本文就休闲娱乐室内配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技创新背后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类似的问题与讨论很多:杨振宁教授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国人总要习惯性地表现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毋庸置疑,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身份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持续创新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实质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创新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