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展布以及优势储集体,提高对其含气性的整体认识,提升水平井的实施效率。采用了岩性对比法、沉积旋回法、测井特征分析法、厚度类比以及高程对比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S区盒8段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对比。理清了盒8段砂体展布、叠置关系及连通性特征为盒82下段砂体最为发育,在平面上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片性,盒81下、盒82上段、盒81上段砂体发育面积明显减小。砂体展布是影响水平井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储层物性次之。水平井实施优选区应为在空间上有一定展布规模,砂体连通性、物性均较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盒_8段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盒8段是重要含气层位。本次研究充分利用钻井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该地区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段从盆地北部由北向南依次发育辫状河沉积相和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辫状河沉积相包括河道亚相和洪泛沉积两种亚相,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对盒8段砂体展布进行研究表明,在平面上顺物源方向呈现出条带状的分布特征,厚度变化差异较大,但平面上分布较为连续。  相似文献   

3.
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它们各自对储层物性施加不同程度作用。通过定量计算5个成岩作用强度参数,详细分析成岩作用的定量特征及其对孔隙减小的效应。研究区视压实率普遍大于70%,视胶结率全区大于90%,成岩综合系数为0~20%,成岩减孔率为60%~90%,视溶蚀率普遍大于90%,这5个参数表明研究区储层以强压实、胶结作用和强溶蚀作用为特点。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为弹性驱动的河流相低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中普遍见水.根据试采情况将气藏储层分为气层、水层、气水层三类,开展气、水层的测井识别研究.以区内26口井50个射孔层段各层的试油结果作为依据,选出了700个样本点作为判识建模的标本,以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等8个原始测井值作为判识变量组合,采用模糊判别分析,建立了各层的判识模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精度达到97%,水层为89%,气水层为94%.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陈万钢  刘波  刘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774-7780
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储层岩性和物性复杂、电阻率曲线形态复杂,测井评价难度极大。综合核磁共振成像测井、岩心扫描镜片、岩心观察、试气和生产等动态数据,排除压裂施工的影响,优选出典型的气层、气水层和水层,归纳出相应电阻率曲线形态类型。发现气层、气水层和水层均出现钟型、箱型和平稳波动型,分析造成因素。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测井解释的方法,绘制了交会图版,对高不动水饱和度层段结合视地层水电阻率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高渗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砂岩强烈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沉积微相其胶结类型不同,从而导致酸性水溶蚀次生孔隙发育的程度迥异。通过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大量岩石显微薄片的观察,总结出7种苏里格庙地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砂岩储层成岩相,并分析了5种沉积充填类型(序列)与成岩相的关系。总结出高渗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为净砂岩溶蚀相和净砂岩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它们主要发育在辫状河心滩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中。根据沉积相展布及成岩相发育规律,对苏里格庙及其外围地区的高渗储集层发育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以野外露头、岩心描述、电测曲线研究分析为基础,结合二叠系盒8、山1段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1-盒8段地层由下至上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等4种亚相类型;在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纵向上标准单井综合柱状图和南西-北东、西-东两个方向的沉积相连井剖面,可知从山1段到盒8段,由下至上表现出由曲流河三角洲转变成辫状河三角洲、水体由深变浅、物源向湖盆推进,整体呈现进积型三角洲沉积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苏里格气田苏36区块主产层为盒8—山1段,为了探究该区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展布规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岩性分析、粒度分析、单井相解释及连井剖面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模拟沉积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盒8上亚段和山1段发育曲流河沉积相,可识别出点坝、决口扇、泛滥平原等微相;盒8下亚段发育辫状河沉积相,可识别出心坝、侧坝、沙泥坪等微相。从山1段到盒8段,沉积体系由曲流河到辫状河,又过渡为曲流河;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近物源碎屑物快速堆积;砂体平行物源供给方向呈条带状展布,沿长轴方向砂体连续性较好。有利储集体集中在盒8下亚段,储集性能优于盒8上及山1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苏5区块下二叠统盒8段砂体特征,确定有利的勘探目标层位.通过岩芯观察,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对盒8段沉积相进行研究,确定盒8段下部主要发育缓坡型辫状河沉积,盒8段上部则主要为多河道低弯度曲流河沉积.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对盒8段小层砂体进行对比和追踪,确定盒8段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主要呈近南-北向展布,在研究区西部主要沿北西-南东向展布,而在研究区东部则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特征.综合砂岩累计厚度对砂体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物源区构造活动的减缓和河流作用的减弱导致砂体规模逐渐变小.根据砂、泥岩厚度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将盒8段砂体划分为4种结构类型:连续叠置型、间隔叠置型、互层型和透镜型.砂体结构与储集物性存在密切联系,连续叠置型砂体孔隙度和渗透性最高,而透镜型砂体物性最差,盒8段下部砂体结构及储集性能明显优于盒8段上部,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10.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盒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观察、测温、测盐及组分分析等方法,厘定了流体包裹体的产状及气液比,结合埋藏史恢复了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并通过状态方程恢复储层古压力.研究表明,甲烷、饱和烃、CO2包裹体在愈合裂隙与石英加大边中均有发育,气液比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石英加大边中油气的捕...  相似文献   

11.
基于L.K.THOMAS等人的双孔单渗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对理论渗流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全面的全隐式三维三相裂缝性油藏水平井模型,模型中对正确考虑油水、油气情况、毛管吸收、重力排泄作用作了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顺9地区志留系储层为低孔特低渗油藏,常规直井开采、水力压裂增产效果有限。为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开采效率,在顺9地区部署长位移水平井进行开发,以提高单井产能。通过优化井眼轨迹剖面、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合理配置钻井液和钻井参数,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等措施,克服了井壁稳定性差、长位移水平段摩阻扭矩大、油基钻井液条件下固井质量差等一系列难题,为后期分段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型"井工厂"开发技术的运用使北美页岩气藏勘探开发获得巨大成功,拓宽了天然气勘探开发空间。它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与设备利用率、缩短建井周期、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及实地考察,介绍了"井工厂"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页岩气"井工厂"开发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井工厂"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国内"井工厂"实际应用情况做对比分析。并指出,我国目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钻井、完井及压裂技术等还不能完全满足"井工厂"作业要求,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井工厂"模式。因此,建议树立全过程"降本增效"理念,借鉴吸收苏里格模式及海洋平台丛式钻井理念,制定页岩气"井工厂"作业的健康安全准则与环境污染评估体系,大力研究与发展"井工厂"配套智能化设备及技术,以期对页岩气及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典型代表,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孔隙结构测井自动判别和分类渗透率计算模型,有效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在储层导电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粘土束缚水、微孔隙水和自由水“三水”并联导电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显著提高了储层含气性评价精度。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结果与岩芯分析资料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深水气井测试是当今世界油气勘探技术难题之一,工作制度的确定、测试程序的优化、水合物及出砂的防治等问题是其主要难点。通过水合物生成和出砂的临界流量等分析设计合理工作制度,建立测试数值模型确定压恢和探边测试时间,优化测试管串创新形成 “快速清井、低速取样、调产缓变、关井恢复”的一开一关测试程序,在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水合物生成等风险的同时实现二开二关功能,有效指导了LS17-2-1井测试作业顺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试设计与施工基本一致,达到了准确评价气田的目的,能够为类似深水测试设计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组储层物性下限进行评价,确定其孔隙度下限值为4.5%,渗透率下限为(0.03~0.04)×10-3μm2。对巴喀气田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为有效储层分布的有利相带。巴喀气田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位置的高低、砂岩粒度的粗细、裂缝的发育程度三个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位置的高低对研究区的有效储层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钻井解释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研究区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粒度较粗的砂岩段中,随着砂岩粒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好,物性的变好为有效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研究区裂缝较为发育,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加,储层的有效程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大斜度及水平井中,水泥浆的失重和气侵规律与直井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水泥浆的析水量、井斜角、井径及井身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零析水水泥浆的失重与气侵主要是胶凝悬挂引起的,而非零析水水泥浆的失重与气侵,除了胶凝悬挂外,井壁上侧形成的自由水槽却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还表明,在倾斜井筒中,按API常规方法测量的析水是不合理的,而必须将水泥浆装入测量筒,倾斜45°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8.
神木气田双110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井位部署及跟踪调整难度极大。2017-2019年长城钻探公司与长庆油田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联合开发优势,以双110井区为目标,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地质研究,优化井位部署。为了保证开发效果,从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试气等资料入手,开展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砂体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优选含气富集区。在井型、井网论证的基础上,优化井位部署,最终实现“少井高产”。共完钻直/定向井208口,对比方案少钻37口井,静态I+II类井比例达84.0%,部署完成水平井15口,平均水平井长度1 433.5 m,砂岩钻遇率83.3%,获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