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诗人多以饮酒著名,"酒"在唐诗中颇具份量,折射出唐代诗人与酒的情结。唐代诗人好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饮酒养生;二是通过宴会、诗酒文会广泛交友;三是饮酒以激发诗兴;四是借酒浇愁。通过对其"咏酒诗"的分析,以求时唐代政治、文化、社会风气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翻开李白诗集,我们会发现有多处对饮酒场面的描写,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江上吟》“美酒樽中置千斛”;《梁园吟》“且饮美酒登高楼”;《江夏赠韦南陵冰》“愁来饮酒二千石”;《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等等。为什么李白对酒如此钟情?怎样理解这些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成为理解李白诗歌的关键。我以为:  一、李白的饮酒诗深刻地表…  相似文献   

3.
刘灵昕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43-44,47
李白是中国古代盛唐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世代相传,经受住了时间大浪的洗淘,流传至今。李白的诗中常常看到"酒"的影子,以酒抒情、借酒言志是李白诗歌的独特情趣,《将进酒》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品味到李白雄浑的诗风。  相似文献   

4.
喝白酒     
正那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秒杀了无数个脑细胞,一时还是找不到写作灵感。正在我愁眉苦脸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诗仙"李白斗酒百篇,气势磅礴,他的诗大多是在喝完酒的时候写的。我想:是不是我喝一点酒也能写出大作呢?嘿嘿,我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于是,我跑进厨房打开橱柜,拿出一瓶白酒"洋河大曲",又拿了一个玻璃杯。我四处张望了一下,没发现人影,就抱起酒瓶躲进了房间。  相似文献   

5.
长安酒家胡     
正胡姬酒肆是唐代风情的代表,却忘了碧眼高鼻的胡姬早就在中国大城市中当垆卖酒,阅尽人间辛酸。历史学家有唐型文化的说法,指出大唐盛世时期,许多异族在中国安居乐业,共享和平。还有人引李白的《少年行》诗: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想象唐代长安城中,酒肆林立,碧眼高鼻的胡姬,穿梭顾客之间,促销各种美酒,就跟今天北京三里屯,上海新天地的风情一样。这些诗句让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和酒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在魏晋时代,饮酒可说是一种时代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中以饮酒而出名者不乏其人。其流风遗韵影响到陶渊明,使他的生活和酒不能分离。他为彭泽今时,“公田悉令种秫”,为的是不乏酒;颜延之留给他二万钱,他却“悉送酒家,稍就取酒”;他平时饮酒的情态也是够别致、够直率的:“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华,还复著之”,“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  相似文献   

7.
一文人好酒,自古皆然;酒后作诗亦极普遍。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酒具有镇静麻醉作用。在古人眼里酒是解忧扫愁的良方,因此在产生离愁别恨、羁旅行役、壮志难酬等优惠情惊时,他们总用酒来麻醉自己求得解脱。曹操就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人翁统也说“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销万古愁”。①二是酒有刺激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诗人饮酒后大量的美感经籍和潜意识被调动起来,感情充沛,思如泉涌,想象奇特能写出优美的篇章来。李白“斗酒诗百篇”,苏武“文章本天成,饮酒自得之”都说明了这一点。辛弃疾对酒特别偏嗜,他“平日为…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似乎缺了酒就少了喜庆的氛围。然而,在推杯换盏之际,你是否知道喝酒的科学?中国人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获稻、为此舂酒"的诗句。在古代,酒既是祭祀神灵时的神圣之物,也是人们思想、文化、感情和心境的观照——"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酒,是刘伶大醉以忘忧的杯中圣品;"欢然酌春酒,摘我圆中蔬",酒,是陶渊明闲适生活的田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很多总是和酒联系在一起的.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酒,也是诗人的一种抒情言怀、蕴蓄离思的媒介,也是诗人离别愁真情流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礼记·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业不能长进。创作上也是如此。陶渊明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说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至杜甫,更为重视友朋间的观摩磋商,相互学习。在《杜少陵集》中,“论文”(六朝以无韵为笔,有韵为文,后世沿用,所以“文”也就是指诗)一语屡屡见诸篇什,如:(1)何时一樽酒,共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杜甫和李白在开元二十九年(741)第一次相会的时候,曾经非常愉快地畅谈过创作上的体会(见《遣怀》等诗)。他无限怀念那一次的讨论,渴望能与李白再次细细地“论文”谈诗,互证心得。(2)叹息高生老,新诗日…  相似文献   

11.
酿酒起于何时,史书尚无确切记载,据说是夏禹的臣子仪狄发明了酿酒,酒就流传下来。有了酒就有了装酒具,饮酒具,就有了酒文字,就有了饮酒人,贪杯好饮,就有了酒令、酒歌、酒诗、酒词,也就有了酒文学。历史上著名的饮酒歌、饮酒诗、饮酒词层出不穷。从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到李太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从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相似文献   

12.
提起兰陵,人们多会想起李白《客中作》的诗句。是的,一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看醉了多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华儿女!然而,不少人也许并不知道,兰陵原不是因美酒而出名的,或者说,兰陵的有名,绝不仅仅是困了李太白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酒在《诗经》"二雅"及清华简《耆夜》的宴飨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作为一种媒介,沟通神人、君臣、宾主,是贯串宴飨礼的纽带。酒是宴飨礼的中介物,也是宴飨诗的关键意象,它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酒是宗族血缘网络的纽带,也是祭祀祖先神灵的媒介。周人重德,在对酒的态度上重视酒德。周人饮酒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德是礼的内化,酒德是周人对酒的态度的表现。周人不杜绝饮酒,但反对纵酒失德。从某种程度上说,宴飨诗是周人礼乐制度嬗变的镜子。《耆夜》展现了宴飨礼典尤其是赋诗的具体过程,反映了周公的"无逸"思想,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句来赞誉"诗仙"李白的诗作。这位诗人就是被人们尊为"诗界圣人"的杜甫,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徒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才,可以敌国,杜甫的诗名,在该研究者的心目中,"与天际齐高,与大地一样辽阔,与春常驻,与金石并寿,可与日月并分光辉"。《登高》是该研究者读过的杜诗中最喜欢的一首,该文就该诗所传达的诗人情感的变化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国风》产生在西周到春秋这样一个历史大变动时期,产生的区域也比较广,而当时各地经济、政治的发展又很不平衡,因此呈现出许多复杂情况。如何联系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特点来理解诗的内容,还有待继续探索。我这里想就自己近来读《风》的点滴体会来谈。 一、“朋酒斯飨” 《豳风·七月》末章有“……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几句一般的研究文章都不怎么提及,而只是摘引它前面的关于受剥削等情况的诗句,我觉得这是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他鲜明而独特的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精神的人格极有关系。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指出:“陶渊明最和前人不同的,是把诗和酒连了起来,以酒大量写入诗中。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确以陶渊明为第一人。从此,酒与文学便发生了更密切的关系。”在唐代,伴随着对陶渊明为人的欣赏,陶渊明的志趣、价值取向不再封闭在田园里,而是向社会渗透。  相似文献   

1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国古代《诗三百》中象这样具有比兴特点的诗句俯拾皆是,而这种比兴手法正反映了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移情现象。蒹葭、白露、杨柳和雪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没有情感、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由于人寄寓在它们身上的离别的感喟哀伤,思念的缠绵向往,使得它们染上了一层情感色彩,达到了物与情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为我们描绘的李白肖像,其仙风道骨,卓尔不群的高士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定势,一谈及李白,是断断离不了“仙”、“酒”二字的。就连李白的死,人们也不愿承认诗人是“以疾卒”,①而更愿相信“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②更有甚者,说李白在扑碎一江月后,竞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飘然随波而去,足见李白之仙气十足,然而李白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飘然洒脱,狂…  相似文献   

19.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名句,为后人们千古传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这颗围绕着地球运转的无生命的行星曾激起了许多文人骚客的感慨,并写下了万千诗句,而在所有歌咏月亮的诗词中,又数李白对月亮的歌咏最为精彩。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由强盛走向衰亡的过程,他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他的诗歌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无拘无束。他的作品与别人不同,别人的作品也很难与他的作品相混,对月亮的咏叹便是这样。在李白的诗词中,月亮总是被赋  相似文献   

20.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写的一首春日送别的诗。这首诗,后因谱入乐府,取首句“渭城”二字作《渭城曲》。刘禹锡《与歌者何勘》诗云:“旧人惟有何勘(kan)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就是指此。诗题一作《赠别》《阳关曲》或《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又《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云:“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李商隐在《赠歌妓》诗中,也有“断肠声里唱阳关”的诗句。由此可见,这首诗一经谱成乐章以后,就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歌辞,也是别席离筵的绝唱。由于乐曲的广泛流传,“阳关三叠”,也就成为人所共知的名作。就诗论诗,它也是不可多得的出色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